在之前的龙湖古寨系列报道中,我们看到了古寨近年来发生的种种变化,这些改变和进步的出现是政府部门不懈努力的成果,同时也少不了群众百姓的投身付出,他们之中有热爱家乡的本地村民,也有钟情于古寨文化的外乡人,但在这里,他们只有一个同样的名字——龙湖人。
解说词:在龙湖直街的石板路上,志愿导游许教龙正用自创的潮语押韵解说法向前来古寨游玩的旅客们讲解寨内每一座古宅祠堂的建筑格局和人文典故。
一节现场声:
解说词:朗朗上口的解说词让千年古寨变得活色生香。虽然一路讲解下来相当累人,但许教龙脸上却始终洋溢着笑容。他告诉记者,这已经是他当义务导游的第五个年头了,传播古寨历史文化,让古寨的历史价值得到更多人的认可是他唯一的心愿。
同期声:许教龙024:我就把目前建设的新成果和龙湖古寨古老文化传承融合一起进行解说,(022):作为一个龙湖人,我想把父老乡亲给我的智慧和学到的历史文化跟游客和海内外的朋友共同学习,共同交流,弘扬龙湖的古老文化传承,促进龙湖的旅游业和各行各业走上新台阶。
解说词:希望龙湖古寨的文化得以传播发展的,还有一群特殊的外乡人,他们就是广东社工双百计划龙湖镇社工站的社工们。
同期声:龙湖镇社工站副站长 张小研:2017年进来的时候做了一个社区调研,发现龙湖古寨有很多优秀的文化,但也发现这里的小孩对这里的文化并不是很熟悉,我们觉得这是个资源,也是个问题,所以我们就做了一系列文化传承的项目。
解说词:为了让孩子们了解自己的家乡,社工们找来熟悉古寨的文化学者和非遗传承人为其讲课,并从中择优选拔,成立了一支由17名青少年组成的龙湖古寨导赏员队伍。
同期声:导游学生(女):把古寨传播给外来的游客是非常有必要的,让他知道古寨的美和文化,比如说古寨是非常重视教育和孝心的,这个过程也会让我成长,让我更了解家乡本土的文化。
同期声:龙湖镇社工站副站长 张小研:希望他们能服务这里的人,游客来的时候,我们的导赏员就会向游客介绍景点的历史。
解说词:除了社工团和志愿者,参与古寨景区发展建设的还有寨内各行各业的商户们,4年前,来自沙溪镇的陈昭和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与古寨结缘,就此带着朋友们进寨创业,将一座建于上世纪中叶的粮仓改造成了一间清吧。
同期声:清吧负责人 陈昭和:当时几个人来这里游玩,走到龙湖古寨,深深的被龙湖古寨的文化内涵吸引了,我们几个人就有了想法来这里做一个休闲的场所,让这里的年轻人晚上有一个休闲的好去处,主要是经营冷饮,小吃,意大利面这些东西,这里本来是做仓库的,当时装修的时候,为了保留原来粮仓的构造,只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小的装修,保留原有的文化在里面。
解说词:洪于乔是一位钟情于古寨古建筑拍摄的专职摄影师,在十几年的拍摄生涯中对这座美丽的古寨产生了浓厚的情感,出于对古寨的喜爱,她在龙湖寨内买下一处宅子,建起了一座茶舍。
同期声:适然茶舍负责人 洪于乔:我拍摄了龙湖十几年,所以对龙湖非常有感情,龙湖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我过来,拍摄龙湖的过程中与龙湖人长期的交往,龙湖人的淳朴和善良也非常吸引我,这两个方面吸引我来龙湖开这间茶舍。
解说词:在供游客赏乐品茗,进行商业活动的同时,这座茶舍也是洪于乔推广古寨建筑摄影的据点,每年都会有不少摄影学生来此进修。
同期声:适然茶舍负责人 洪于乔:我长期进行摄影教育,我有一批学生在拍摄古建筑专题,龙湖古寨作为潮汕建筑博物馆是非常难得的素材,这个地方也可以作为他们的落脚点,以这里为据点还可以与周边的老人进行更深一层的接触,对他们拍摄这个专题会有比较大的帮助。
现场声:记者 许泽杭:有了众多“龙湖人”的助力,现在的古寨已经不是一座空寨,她的内涵和美丽不断地被发现被呈现,古寨已经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秘钥。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座拥有深厚人文底蕴的千年古寨可以重现它往日的辉煌,并为建设她的百姓们带来更加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