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厦门大学培训期间,区政协委员们通过集中学习和现场观摩的方式,学习了《治国理政新思维与政协委员履职》、《十九大精神解读》、《乡村振兴战略》等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进一步明晰了新任务、新要求,为更好地提升履职能力,助力潮安振兴发展奠定了基础。
发挥政协委员作为地方政府“智囊团”作用,更好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体现政协委员履职能力和水平的直观表现。厦门市委党校副校长彭心安教授便以厦门市曾厝垵社区发展民宿旅游为例,结合潮安实际,围绕《治国理政新思维与政协委员履职》主题,为我区政协委员提升履职能力提供借鉴。
【采访】 厦门市委党校副校长 彭心安:政协委员为社会提供智慧,如何让潮安做得更好,在工业化、城市化、在产业结构调整、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多方面都需要更多的智慧。我们相信这样的政协委员的培训,能够产生更多的效果,也能给我们潮安区的发展带来更多更好的智慧和成果。
主题鲜明、理论联系实际的剖析和解读,引起了委员们的共鸣。
【采访】 区政协委员 欧阳淑铭:彭教授授课生动活泼、深入浅出,通过大量的例子向我们展示了政协委员是如何充分利用政协协商民主机制来履行参政议政职责。这次学习回去之后,我会进行总结,更好的学以致用,履行我们政协委员的职责。
“美丽厦门共同缔造示范点”——厦门市海沧区青礁村院前社,曾经是名符其实的“空壳社”,年轻人外出务工,老弱妇幼留守,田地荒废、污水横流,一度被列为拆迁村落。通过鼓励青年活化老村、改变村貌吸引游客等方式,仅用几年的时间改造建设,院前社便成了吸引年轻人回乡创业的福地,昔日的“空壳村”蜕变为“经典闽台生态文化村”。院前社新农村建设的先进做法,给前往观摩学习的我区政协委员们留下深刻印象。
【采访】 区政协常委 陈国生:院前社打造美丽乡村之前,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是种菜和务工,村里比较贫困,青壮年村民对村庄发展没有信心,大都外出打工,村庄成了“空壳社”,也因此被列为整体拆迁村。但院前社现今每天都会迎接好几百人去参观访问、饮食体闲等,不仅村里很多年轻人都回来工作了,还成了远近闻名的“闽台生态文化村”。通过这次实地调研活动,希望政协委员们给潮安区部分山区年轻人对村庄的发展给出建议及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