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绸灯源于汉景帝年间的一个传说。相传当时汉景帝爱妃有病在身,久治不愈,忽有一夜间,妃梦中有身着紫色道袍仙人指点,言其因有妖物缠身,若要病愈,应于居所之门上悬挂有二个红色带光器物。妃将梦景告于帝,帝即令行之,数日妃病愈,帝遂命后宫各门首均仿效之,以延其祥。后士大夫阶层遂仿效之,至盛唐期间,民间普遍效用,而此期间,民间平民百姓是难以支付如此昂贵的付出,以竹编之,以纸糊之,而替代,又因器形过于单调,后有民间匠人在上面绘于吉祥图案及姓氏。这就是我们中华汉族沿袭红绸灯之由来。
红绸灯制作方法与传统竹制灯笼制作略有不同,主要是揉和了中华民族古今灯笼之风格,保持民间传统特色工艺结构,由内定型金属灯骨,上下连筒蜂窝,竹篾,灯骨插在蜂窝凹凸型活动笈只内,形成伞杆型骨架,外面套上红色绸布,配于金花纸装饰,既美观又增强透亮度,华雍高雅、鲜艳夺目,喜气洋洋。运用了折合原理,便于运输存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