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潮州库 > 潮安区库 > 专题片

嵌瓷艺术的前世今生

2015-01-10 20:00:00 来源:潮安区融媒体中心

主持人王漫:美丽家园,厚德潮安。潮安钟灵隽秀,传统民间艺术独树一帜。嵌瓷就是其中颇具代表性的一种。今天,《厚德潮安》栏目组将镜头对准嵌瓷,一起领略、感受这门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听说我市青龙古庙的嵌瓷丰富、大气,是嵌瓷艺术的集大成所在,现在我们就先到青龙古庙去感受一番。

一、嵌瓷:屋脊上的大写意

嵌瓷俗称“革饶”,是潮汕地区特有的民间艺术,融潮汕地区民风民俗、传统儒家文化和宗教文化于一体,它以绘画为基础,运用各种彩色瓷片剪裁、镶嵌在建筑物屋脊墙体,达到装饰的目的。相传该工艺始于明代,至清代而日臻完美。青龙古庙是潮州市一处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宋代,历代多有修缮。主庙堂屋顶上的嵌瓷建于1990年。二十几年的风吹日晒,当年参与建设的小少年已长成壮年,而屋脊上的嵌瓷流光溢彩,风华依旧。

主持人王漫:3C0025此时此刻,在阳光的投影下,在蓝天绿树映衬下,屋顶上的风景就更加华丽和抢目了,远远地将我的目光和注意力都吸引过来,这就难怪嵌瓷艺术会被誉为“永远亮丽的民间造型艺术”。但是,为什么时间不会在嵌瓷身上留下痕迹呢?我们一起来采访这位大哥吧。

嵌瓷艺人卢渤: 3C0025瓷片是采用釉下彩,它高用温烧制而成,永不变色,而且制作的过程用好材料,所以永不变色。//那么,你还记得当年的情形吗?当年的情景?要讲好久的//瓷片是一片片剪的,先准备好(瓷片),制作时再一片片贴上去,共有多少人参与呢?有十几人。大概做了多久?分两部分做成的,后幅在这里做了近两个月,而一些工作是在家里完成的,比如“剪饶”,爬上屋去做?是的,全部在屋顶上做,架设竹架。

卢渤当年参与青龙古庙嵌瓷的建设。他说,整个青龙古庙的嵌瓷共分三次完工,最后一次前拜亭的建设在2012年。三次建设让屋顶上的嵌瓷更为丰富、大气和完美,成功地营造了一种融宗教文化和传统文化于一体的历史语境,静谧而神秘。每一组嵌瓷都是一个故事,每一组嵌瓷都有寓意,这些寓意其实就是人们自我描绘的美好生活图景。在卢大哥的指点下,我们一一辨认出神话故事里的八仙,三国演义里的长坂坡,赵子龙怀里还裹着阿斗,还有封神榜里的姜子牙与妲己。

主持人王漫:告别青龙古庙,栏目组寻艺之旅并未结束。金石镇湖美村是潮州嵌瓷的故乡,青龙古庙嵌瓷的建设者、嵌瓷艺术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卢芝高老师就生活在那里,现在栏目组就赶到湖美村去探访卢老师,听他讲一讲嵌瓷的故事。

(下节导视:古朴清幽的嵌瓷博物馆,史上最长的屋顶嵌瓷摆件,美妙绝伦的艺术境界,气定神闲的老艺人,走向屋脊的嵌瓷登上大雅之堂。嵌瓷艺术的前世今生正在播出。)

二、卢芝高和他的嵌瓷艺术

主持人王漫:经过将近一个小时的车程,我们来到了金石镇湖美村这一处院落前。爬满藤蔓的围墙、仿古的门廊让它看起来非常神秘,这就是卢老师现在的创作基地了,除了卢老师,里面是不是还有一个宝藏在等着我们?还是快点进去吧。

穿过门廊,院内果然别有洞天,曲径通幽,楼台水榭,正是一处清幽、雅致所在。这是卢芝高老师亲自设计的园林式建筑,是建设中的潮州市嵌瓷博物馆。沿着石板路,穿过小径楼台,我们找到了正在作画的卢芝高老师。

嵌瓷艺术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卢芝高:卢老师您好!我刚才看您在作画?作的什么画?这一幅是竹林七贤。那为什么要采用挂壁方式?一般大幅画要挂着画,而且我一直以来是做壁画的,习惯挂起来画。噢,那壁画的创作对嵌瓷创作有什么帮助呢?一般嵌瓷师傅看他的水平多高,这和绘画基础是相关的,如果师傅基础一般,嵌瓷作品也一般,这些都是相关的。你的艺术底蕴如果不到,你的嵌瓷也好不到那里去。

年近古稀的卢芝高出生在一个古建筑世家,曾祖父是潮汕地区嵌瓷艺人,此后技艺代代相传,到了他的父亲卢树云,嵌瓷技艺已相当精湛,在潮州现有的古建筑及相关书籍中,如今还有他的作品存世。耳濡目染,幼年的卢芝高开始迷上了壁画,并逐渐掌握嵌瓷技艺,练就了扎实的功底。改革开放后,卢芝高参与潮州古建筑修复工作,凭借着独有的艺术素养,吸收提高前人的创作手法,他的技艺再上层楼,在圈子内小有名气。上世纪90年代,卢芝高报读北京国画函授大学,系统掌握国画创作基础。此后,他博采国画技法与壁画艺术的精华,嵌瓷作品脱去匠气,开始有了质的飞跃,逐渐进入大家的视野。去年9月,卢芝高应邀到广东省美术馆举办专场展览,十几米长的屋顶摆件和《二十四孝》系列橱窗作品引起业界不小的轰动。

嵌瓷艺术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卢芝高:1C0038当时卢馆长的意思是把潮汕嵌瓷古建筑放在大厅展示,设计考虑了很久,长度10多米,而且到长途运输到广州,是很困难的,当时分为七部分,用集装箱运到后再安装。看不出有七块的痕迹,看不出,就是要用不出又要便于运输。//当时亚洲美术馆馆长会议在那里举行,三十、四十多个国家,所以引起世界的轰动,在这个过程也有非常多国家要求到他们处展览。

走下屋脊的嵌瓷登上大雅之堂,卢芝高更多地创作一些小型的橱窗作品及艺术摆件,相比于屋顶上的嵌瓷,小摆件更要突出精细,耐得起近距离、多角度的考究和玩味。

嵌瓷艺术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卢芝高:1C0058这些是全立体的,这是最难的,难度在于“饶”的表现,“饶”是硬的东西,要做出衣服的柔软,这必须有一定的功底,有一定的绘画基础,有流畅性,到更高层次整幅的内容、神情、情节要表达出来,如果做件土安仔来摆就没有内涵。//(象一幅戏秋香),他们是青年的男子,你必须做出他们的神情,有点傻气也有点猥琐,面部的表情必须做得出。

“忠”、“孝”是卢芝高嵌瓷作品的主题,像这一幅,贫寒的家庭无钱买蚊帐,懂事的小孩赤裸着上身饲蚊,不知情的父亲睡得特别香甜。情节、神态、意境面面俱到,传统文化的教化意义也被演绎得淋漓尽致。

除了创作,现在卢芝高把更多的心力用在教授徒弟上。他的徒弟有自己家族内的,也有家族外的。这一位来自潮阳的师傅,跟帮学习已有两年,“剪饶”得心应手。

1C0058王漫:我现在来学习一下“剪饶”,请教小师傅,要怎样开始呢?真的很难,你看很难,你看图上那一棵大树,由很多片叶子组成的,要剪成一片叶都有这么难。

“剪饶”只是一个基本的环节,想要学成整套技法,没有多年的勤学苦练是基本不可能的。在卢芝高看来,嵌瓷技艺依赖身口相传,更依赖于艺人们综合文化素养的建立,唯有放眼于当下的审美和嵌瓷未来的发展,把自己对人生、对生活的理解植入到创作中,作品才能更为鲜活生动,才更有表现力和生命力。

王漫:通过嵌瓷创作,借助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来把自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渗透、融合到一件件的艺术作品中,卢老师的作品也因此而有了灵气和内涵。在卢老师的努力下,一批批继承传统又融入现代意识的作品正在诞生,走下屋脊的嵌瓷登上大雅之堂,走进更为广阔的天地。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