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潮州库 > 潮安区库 > 专题片

北势南韵 山川映涛----画家林映涛的山水艺境

2015-02-28 20:00:00 来源:潮安区融媒体中心

一、艺术风格:“北势南韵”

(间音乐转场)

C0007主持人 王漫:这里就是映涛老师的工作室,我们现在就来采访他。映涛老师你好,请问你现在正在从事什么创作呢?(画家 林映涛:)我是在进行青花瓷的创作,画青花瓷。//主持人 王漫:这种青花瓷的创作跟你平时山水画的创作有什么区别呢?是否有一定的难度?(画家 林映涛:)应该还是有区别,因为过去画画是平面的,在纸上进行画,现在表现的介体不一样,变成了一个陶瓷,变成了一个精美的器皿,那么它吸引人的地方呢,首先就是区别于一张平面的宣纸,我画的瓷器是我们这里的手拉胚,所以各个瓷器有各个瓷器不同的造型,面对着不同造型的瓷器都有一种不同的创作冲动,这是这一种器型所产生出来的魅力。

正是凭着这种创作冲动,林映涛在艺术的道路上孜孜不断地追求着。他自幼喜爱书画,毕业于潮州师范学院美术专业,先后师从过知名画家肖映川,中国著名山水画家李宝林,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潮汕版画会副会长、潮州画院画家。

近年来,林映涛游学于大江南北,不断吸收中国山水画各个流派的丰富营养,特别是在成为中国著名山水画家李宝林的入室弟子后,他对北派山水题材更是情有独钟,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画风。

C0011主持人 王漫:映涛老师啊,有人形容你的作品浑厚中透着灵秀,你是怎样形成自己的这种风格呢?(C0012画家 林映涛:)//刚才你说的我这一种近年中国画的风格,所呈现出来这一种偏向西北风格,确实是我近年追求的目标,也是比较钟爱的题材,//我本身也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南方人,所以一开始中国画的学习呢,也是经过一段时间在岭南画风这方面的学习和探索,应该也是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后来随着这一种创作的深入,随着这一种外出,到西北部采风的深入,逐步地迷上了这一种西北的山水,西北的山水有其特点,非常苍茫,非常大气,非常雄厚。

林映涛的画作多半是层峦叠嶂、层林尽染的境象。在对北派山水价值认同与坚持的同时,也对南派国画“水墨为上”的求实态度十分执迷。

C0013画家 林映涛:说到个人风格的形成,我认为以北派山水来说我的风格不是完全准确,应该说是以北派为题材,尽量靠近北派画家这一种浑厚的表现方法,同时毕竟我是南方人,表现出来还是有南方灵动的东西,我也做不了纯北方的东西,这是无可能的。

为使作品呈现出更为丰富的艺术感染力,林映涛不断将南北文化进行碰撞交融,他说,南韵与北派结合起来,是一种难度,也是一种境界,他在画作中大胆舍弃了南方山水的小桥流水等场景,从而来达到他自己的艺术追求。

(C0015画家 林映涛:)其实舍弃这些东西也可惜,中国画体现一种生趣,体现一种灵动,是非常重要,但是你因为要体现一种大气的东西,你无法顾及一些比较细的东西,所以正是我画面体现出来的一个特点,另外一点呢,南方山水我认为最典型的是比较灵动,因为本身南方山水比较湿润,所以非常阴隐,非常水汽的东西比较多,所以在这一点上我基本也有所追求,那么在注重这一种厚、实这种东西的情况下我还是喜欢通过水,通过墨来创造画面这一种墨色的丰富,墨色的生动,墨色所产生出来的这一种韵味,这种阴阴隐隐的韵味出来,这一种应该是南方比较典型的东西,(主持人 王漫:)将两者非常好地结合起来。

2010年9月和2014年4月,《林映涛山水画展》分别在广东画院和汕头龙湖区翰苑展览馆展出,展出的山水画大气磅礴、厚重苍茫,不仅最大限度地彰显岀北派山水以“丘壑立骨”的壮美奇观,也最不失南派山水的秀色风韵。深厚的画功以及“北势南韵”的独特艺术风格,受到众多书画名家的赞誉。

(新闻资料)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肖映川:林映涛到广东画院来办画展,我觉得是一个很值得庆贺的事情。∥我觉得我们潮汕画风总是比较阴柔,画的东西比较细腻、比较丰富,没有北方那种大气、雄刚、厚重的感觉。我觉得林映涛这次学习北方一些画家,像李宝林老师,∥具有了北方气势的画作,//这是潮汕画家所缺少的。

(新闻资料)广州军区政治部文艺创作室画家 陈炳佳:映涛这条路走的是大写意山水,大写意山水有过去宋元山水的一些风范,强调大写意心境、自由表白,强调笔墨本身的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结合。∥(前面一句)属于李家山水精髓,这些都很难能可贵。

节目导视:(心中有山水,笔墨刃有余,将心灵与自然和谐统一,画家林映涛是如何做到?又是如何在画中诠释着阴阳之道?《厚德潮安》之《北势南韵 山川映涛----画家林映涛的山水艺境》正在播出。)

二、艺术造诣:心中有山水,笔墨刃有余

在传统中国画中,山水画强调意境的表现,林映涛笔下的高山大川并没有具体所指,也不是写生作品的“放大版”,而是根据自己对山河的理解,通过勾擦渲染,把具象的山水抽象成画作中的点、线、面,营造出沉静、肃穆、神秘的胸中山川,给人一种独特的水墨艺术享受。

C0015画家 林映涛:)//一个画家必须完全地去写生,必须对景写生,把景融入心中,更重要的是用情感去感受,北方山水感受这种浑厚大气苍茫,南方山水感受这种灵动的东西,去感受灵动里面的生活趣味,然后这些东西通过你个人的情感,同时也通过你个人的修养素质,不断地提高,使之融化为心中的山水,然后再通过纸,通过画面表达出来,所以这里面应该说,先有自然,你应该以自然为师,但是不是照搬大自然,应该是通过内心的过滤,通过一个人的修养素质的不断地提高,画折射出来才有其价值。

正是这种心灵和自然的和谐统一,林映涛在他的艺术追求之路上,不断走向成熟,并得到老师李宝林的肯定。

(新闻资料)中国山水画大师 李宝林:(林映涛)在跟我学画的过程中,我觉得他非常用功、很执着。∥林映涛在对山水画的感觉,我觉得总体不错,他悟性比较好。∥(映涛的)画得很丰富、很有气势、很有力度。

“画为心声”,每个画家笔下表现的不仅是一种文化的积淀,更是一种人格和生命的修为。林映涛笔下的国画山水, 折射的正是他的人格。

C0015画家 林映涛:)//我的作品,最起码让人看到一种比较大气,当然不是很成熟,但是比较大气,其实没有一定胸怀的人画不出大气的东西,为什么呢?你看我的山水,你看我的山,我的远山其实就是简简单单几条线条高度地概括,真实的山也许这边有山峰,这边有山腰,这边有石,各种不同的造型,如果你胸襟比较小的人,你看的东西就看到一些比较小的东西,而我把它高度概括,概括成几条大线条,几块大的块面,//通过一副画,就可以了解这个画家的一种人生与品格的修养,所以我的画比较高度概括,也体现一种比较落落大方。

作为一个画家,林映涛精研中国传统文化,把传统文化运用于国画创作中是他推崇备至的方法,他说中国山水画笔笔皆阴阳,一阴一阳是中国山水画的生命来源,历经千年而不衰。他甚至毫无保留对我们介绍说,运用太极图就是他从事绘画的秘诀。

C0018//画家 林映涛:)李可染可以说是二十世纪在中国山水画取得巨大成绩的一个山水画大师,那么他当年拜侯齐白石的时候,齐白石老先生引导他怎样去创造中国画,那么他是用了太极拳的太极图,太极的阴阳图去指导他在画面上去怎样进行创作,那么这个太极图呢,其实就是大阴大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结合,)所以在每一张画上呢,都要有大的阴阳,在大阴当中要有阳,在大阳当中要有阴,就是说从大虚实到小虚实,从大开合到小开合的结合,(这样比较抽象,能否给我们举个例,)我觉得我的画也有这样的追求,首先在构图上,不要单纯理解干与湿,其实我认为他是一种对比,从构图来说,可以说这是一种合,把将东西表达在这里,然后我利用这块云,这块是开,应该是一种开合,这是开,这是合,当然这里有小开小合,有大开大合,也可以大虚大实,小虚实,每一幅画,首先在构图上要有这种虚实的对比,要有这种开合的对比,所以每一张画在构图上不可能是四平八稳,比如这边好像是一个八卦图,这边是阴的东西,回过头这边是阳的东西,就形成了大的开合,大的阴阳。

历经多年的磨练钻研,画家林映涛把“北派”的粗犷厚重与“南派”的秀润清新有机融合,让北方的厚重凝练和南方的灵秀华滋在他的水墨中律动,以坚实的步履,一步步向艺术高峰攀登。

C0078主持人 王漫:“山川映涛”,林映涛用北方的线条,南方的墨韵,来描绘他心中的山,心中的水。正因如此,他笔下的国画山水,既有北国大山的巍峨苍茫,又有南国山水的清秀飘逸。正所谓“素雅苍茫的水天一色,渔舟唱晚的自娱天趣”,他正是用国画山水来抒写自己的追求。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