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导视:潮州木雕这朵民间艺术的奇葩,绽放在潮汕的每一条寻常巷陌,独特的木建筑文化,独特的潮州文化,锻造出潮州木雕的诸多可贵特色。《厚德潮安》之《金石木雕:能工巧匠造华美推陈出新永传承》即将播出。)
C0002主持人 王漫:美丽家园,厚德潮安。在我们潮汕地区的寺庙、祠堂等古建筑,都会用大量的木雕来做内部装饰,像我身后这一座位于揭东陇上村的泰华祠,听说里面的木雕非常多,非常之精美,而里面的木雕,全部都是出自我身边这位木雕艺人他们师徒之手,这位是来自潮安金石赖厝的赖沛钿,沛钿兄,现在就带我们一起来去看一看。
一踏入“泰华祠”, 栏目组便被眼前巧夺天工的木雕艺术所震撼。只见屋宇庄严雄伟,堂正繁丽,屋内的雕梁画栋上皆是典型的潮州木雕极品,真可谓是集潮州木雕之大全。(快切一小节木雕特写镜头)
C0003主持人王漫:金碧辉煌、光彩夺目,我觉得我无论用什么形容词,都很难形容这巧夺天工的木雕艺术,确实是非常之震撼,沛钿兄啊,完成这样的木雕大概历时要多久?(潮州市木雕工艺美术大师赖沛钿:)这座总的木雕工程用了六年的时间,王漫:六年啊,确实是不短的时间,沛钿:因为这个祠堂里面的木雕构件比较精美,耗时比较长,//这个祠堂是要建成在潮汕地区比较有代表性的建筑物,用工精细。//潮州木雕主要的手法是多层镂空,区别于外地木雕的最大区别就是镂空,透雕,外地其他派别是用浮雕,潮州木雕是用通雕、透雕,使到木雕安在建筑物上看起来玲珑剔透,比较立体,有这种(独特的)艺术效果,其他派别是没有这种艺术效果的,王漫:这种手法的难度也比较大,沛钿:这种叫多层镂空,//因为多层镂空是以穿插的形式,为了使到(木雕)既通透,又牢固,用穿插的手法,这也是潮州木雕最经典的手法。
潮州木雕是植根于民间沃土的艺术奇葩,与黄杨木雕、东阳木雕、福建木雕并称为我国四大木雕。在制作过程中, 潮州木雕的每道工序、各种工艺形式都非常精细, 髹漆贴金作品更是熠熠生辉、光彩夺目, 贴金木雕再配以金漆画、金漆字, 文化内涵更为丰富,艺术表现形式上更显华贵庄重, 从而形成了细腻、精致、纤巧、瑰丽、金碧辉煌的艺术效果和艺术风格, 可谓集匠心于一体, 赋玲珑于全身。
C0004赖沛钿:潮州木雕也叫做金漆木雕,//因为主要材料是用樟木,樟木性柔,木质比较密,适合做多层镂空,但是会有色差,古人非常有智慧,通过上漆,贴金,效果更加金碧辉煌。
在赖沛钿的带领下,我们栏目组来到他的工作室。出身金石赖厝“木雕世家”的赖沛钿,从事木雕工作已经三十多年,现在他已是潮州木雕工艺美术大师,在潮州木雕界享有盛名。
C0085主持人王漫:我眼前的这件作品呢,就是蟹篓,蟹篓应该是潮州木雕的代表作是不是?沛钿:是,潮州木雕最经典的代表作就是蟹篓,王漫:有什么特别之处?沛钿:潮州木雕做摆件非常少,主要的摆件是这个蟹篓,是用圆雕的形式来表现,渗透了潮州木雕的镂空、浮雕、阴刻、阳刻,潮州木雕所有的雕刻手法都集中在这个蟹篓,潮汕是沿海城市,靠海为生,对虾、蟹、鱼都比较熟悉,木雕师傅利用鱼、虾、蟹和篓表现出潮州木雕镂空这种手法,把这个篓雕得非常通透。
眼前的这个结构复杂的木雕作品,包含了渔船、螃蟹、鱼虾、竹篓等物品,每一个都栩栩如生,而更让我们没有想到的是,它居然是由一整根木头雕制而成。和传统的蟹篓有所不同,赖沛钿在这个木雕的创作技法上,有了新的尝试。
C0085赖沛钿:这是用一整块木头做出来的,以前的蟹篓是竖立的,像这一个,这块我想创新,做成竹排,然后还有这几个篓,做成卧式的,这是一种创新。//王漫:这种镂空的技法真的是难度非常大,这里面的虾、蟹是如何雕刻的呢?沛钿:这得用潮州的工具,潮州的工具比较修长,才能够这样凿,外地地师傅是无法完成的,(他们)用的工具短,无法像我们这样镂空,//C0087沛钿:后面有我的工场,我带你来去看看师傅们是如何制作的,//C0034要由外到里慢慢雕,篓的外型凿好后再来镂空,王漫:就是说在雕刻的过程中,得从外到里,这样一层一层地去雕刻,然后雕刻时还需要用到这一种比较长的刀,才能一层一层深入去镂空。
(节目导视:潮州木雕历经一百六十余载,几经动乱,从未间断。金石镇的木雕艺人们世代相传,为弘扬和传承这一独具地方特色的工艺而努力坚守着。《厚德潮安》之《金石木雕:能工巧匠造华美推陈出新永传承》正在播出。)
潮州木雕的工艺技法,可分为线雕、浮雕、隐雕、通雕、圆雕五种,而根据不同的手法,需要用到的工具也不同,而最难的镂空通雕,更是需要用长刻刀深入木头内部,完成细部的雕琢,这对雕刻师有着很高的要求。
赖沛钿告诉我们,潮州木雕向以精雕细刻著称, 在其制作过程中, 首先要拟好图稿, 即做好设计, 然后根据雕刻对象的实际需要选好木材, 其工艺流程大体要经过凿粗坯、细雕刻、髹漆贴金三道工序, 而这一整个过程,雕刻师都只能依靠自己的空间想象力来还原设计稿纸。
C0034沛钿://(镂空雕)需要师傅在凿的时候要有总的构思,根据木头的形状来塑造型。王漫:现在是在进行什么工序?沛钿:这是在开线条,王漫:他学了多少年?沛钿:学了七年,王漫:一开始学的时候是从什么学起?沛钿:开始学时用这种刀练开线条,练到用手稳,运刀均匀,王漫:我也想试试,体验下,//沛钿:像拿毛笔一样,实际对木雕师傅来说刀就是笔,像这样,用两只手,王漫:线条非常美,我很怀疑我能否做到,沛钿:像这样,一只手按着,一只手往这个方向推。
对于每一道工序,赖沛钿都力求做到完美,在他的心里,没有什么事比雕刻更加让他心意盎然的了,而对于潮州木雕,他始终坚持创新与传承并举,一边研究木雕创作精品,一边将这门手艺传授给下一代,他希望这门“家传”的技艺能很好地传承下去。
C0041//沛钿:(这里)大多数都是我的徒弟,//在实践过程手把手教,一开始学时,先教修光,学到一定程度,再学习打胚,就是塑造型,最后还得靠自己的灵感和思维能力。
正是在这种木雕世家氛围的熏陶下,赖沛钿的儿子赖斯晔自小耳濡目染,慢慢地对木雕工艺也产生了一份热爱。
C0041赖沛钿大儿子 赖斯晔://主要是受到父亲这种发扬潮州木雕文化精神的感染,//因为世世代代都在从事木雕,所以内心有这种感情,//我在做的时候,看到我哪里做得不好就指出来,//需要如何修,他都亲自操作给我看。
年轻一代的赖斯晔,在保留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对改进刀具和创新题材等方面也作出了积极的探索,希望更好地传承这门“家传”的技艺。
C0041赖沛钿大儿子 赖斯晔://潮州木雕现在缺少的还是一种创新,在保留传统上创新一些新的作品,//结合外地木雕一些优势,利用电动工具,//电动工具还是需要用手操作,通过头脑思维还是属手工,取这种优势,提高效率,取长补短,//从年轻的角度来看,从构图方面有所改变,//保留基础,保留传统,另外增加一些创新的思想。
而同样出身金石赖厝“木雕世家”的赖在怀、赖以石,也在为潮州木雕这一传统技艺的传承而不唯余力。在赖在怀的工作室,我们栏目组看到,他至今还保留着在地上打胚雕刻这一传统技法。
C0029王漫:在我身边的在怀兄,现在正在进行木雕的雕刻,在怀兄,你为什么要坐在地上呢?(潮州市木雕工艺美术大师赖在怀:)(这是)传统的做法,打胚时都是坐在地上,//因为打胚时需要用力,做大块件时放在地上可以出力,打个比方,(放在地上)这样比较好用力,站在高处就得这样,(费力)。
赖在怀告诉我们,潮州木雕工艺精细,创作难度大,加工程序多,而且都是手工操作,既辛苦又无法形成规模化生产,因此目前从事木雕加工生产的人愈来愈少,青年一代尤其不愿从事这项工作。
C0035赖在怀://现在年轻人一开始学时很喜欢,学一段时间后无信心就放弃,现在学到能创作的人也是少数,//做木雕赚钱是次要,最重要是你自己要有爱好,要有灵感去创作,做木雕是非常辛苦,我一直用传统的做法,一幅作品单是打粗胚就要花费很长的时间,是非常辛苦的。
在赖在怀的心中,一直有着这样一个梦想,就是希望有更多人关注潮州木雕,学习潮州木雕,把世代相传的木雕文化发扬光大,延绵不息。
C0035赖在怀://我还是希望更多的人来关注潮州木雕,希望木雕这门技艺能更好地一代一代人传承下去,不管是自己的孩子,还是社会喜欢艺术,喜欢木雕的人也好。
在潮州的这方水土上,木雕技艺代代相传,木雕艺人们在一块块平平无奇的木头上刀笔生花,刻下了自己的木雕岁月,刻下了潮州古城的历史变迁,一件件的木雕作品中,渗透着潮州木雕艺人们对美的追求和理解。
C0075主持人 王漫:潮州木雕溢彩流芳,历经千年传承,以典型的潮式潮味在中国木雕艺术中独树一帜,而作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金石镇,潮州木雕技艺薪火相传,他们将潮州木雕的精髓发扬光大,为潮州的文化增添知名度,让潮州文化在全国乃至世界更具璀璨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