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潮州库 > 潮安区库 > 专题片

高义古村承文脉 廉洁书记永流芳

2021-06-28 09:46:32 来源:潮安区融媒体中心

C0100主持人 王漫:美丽家园,厚德潮安。你听过“打一冷颤建一座祠堂”的趣闻吗?你见过庵寺山门墙上雕“神马”吗?你尝过“蟹地”祖屋里面“文武井”出的“蟹黄”水吗?今日,《厚德潮安》栏目组将带领大家一起走进浮洋镇沟墘村感受这个古村落的独特魅力。

(特技转场)一进村子,映入眼帘的是古色古香的建筑群,一座座宗祠古宅,历经了几百年的盛衰,尽管许多建筑已经十分破旧,但古村落却十分难得地保存着原生态环境,保持着它的历史可读性和沧桑感。在高义村党支部书记林烨的讲解中,我们慢慢地品读着它的传奇。

C0022主持人 王漫:穿行在古朴而又幽静的巷子里,好像置身于一个久远的年代,这里古民居的建筑格局确实是非常奇特,林书记,为什么这里的建筑格局这么奇特呢?(高义村党支部书记 林烨):因为这座厝,像这条巷直看代表战马,这条巷子横看是蟹脚,蟹脚的缝,来到这里的人都称赞这里的建筑风格非常独特,C0023//在正面看是只战车,叫“八骏齐奔”,进来屋内才能体现它的蟹局特色,比如这座厝每边三条巷子,四座厝,加上外边的围墙,外边的围墙都是环抱状的,就像两只大蟹脚,//因为这个地方是蟹地,古人利用蟹地建蟹局,//蟹意味着后代更繁荣。

林书记告诉我们,这些民居布局十分讲究,充满玄机,这里分成新厝和旧厝,前面都有池塘,两边对称各有一个门,这两个门一旦被堵住,外人是无法进入的,整个建筑群共有10个巷口,但只有后面两个巷口可以退出,盗贼想在这里得手,就很不容易了。

更为神奇的是,位于这两座古屋一横巷的两口水井,打出来的水都是蟹黄色的。这两口古井旱不竭、涝不溢,味道甘醇,称誉为“文武井”。

C0008高义村书记 林烨:这里是蟹地,建造成一个蟹局,又是蟹局,又是“八骏齐奔”的战车阵,设置这两个井,使子孙后代能文能武,//这里一个,这座厝的一边也有一个,这两个井是以蟹局来建的,//这两个井都是在蟹缝中挖建的,既不伤蟹局,又寓意后代出能文能武全才。

几百年来,“文武井”成了全村的活水源,养育了高义村一代又一代的后人,走近古井,依稀可见井口被绳索磨下了无数条发亮的深槽,烙下了古老的历史印记。

C0043主持人 王漫:在我身后的这座祠堂就是传说中“打一个寒颤建一座祠堂”的贤可公祠,公祠的砖雕、石雕、木雕、彩绘等装饰,让人目不暇接,颇具气派,这座祠堂又有什么样的民间传说呢,林书记?C0044高义村书记 林烨:当时这家人可以说控制整个中国的石蜡生意,//客户到村里找老太谈生意,当时谈的价钱比市场价高了几倍,老太听后非常激动,一紧张,加上欢喜,天气又冷,就像上厕所,//老太没打招呼就离开,一离开几个人就在使眼色,这么高的价钱还不卖,然后老人上厕所时间长,时间一长就以为是老太在抬价,几个人商量后就再加价,当再加价时老人上厕所也差不多好了,天气一冷,就打了一个寒颤,几个人还以为老太不卖,就再加价,在上厕所期间打个寒颤加两次价,加的价钱就可以建这座祠堂,这座祠堂是道光二十八年建的,当时的做工是非常精细的。

昔日气势恢弘的公祠如今已破壁残垣,屋橼下原来那精美的木雕也退却了原来的颜色,但极具特色的人文遗产和古老的民间传说还在延续。

C0004高义村书记 林烨:在村里,可以说每走几步就有一个故事,比如这个云路庵,来到这里,哪怕是专家,都觉得很不解,古早的庵寺倡导的都是行善积德,古早时马都是用于战争,又是宣扬仁道,又用战马,觉得很不解,实际这里面有一个故事,当时翁万达的父亲去拜关公,担米去拜,鸡跳进去米筐,//一妇人也来拜关公,发现筐里有鸡,就说翁万达的父亲偷鸡,于是两人争吵起来,//翁万达的父亲发誓,如果是我偷鸡,我踏出庙门跌断脚,拜完后,因为古时候古人穿屐,一生气不小心跌断脚,//翁万达得知后迁怒关公庙,把关公庙拆掉、烧掉,//因为我村的先祖在社会上有威望,翁万达让关公像搬回,临时没地方摆放,所以放在这个云路庵,//这两只马一只是关公的,一只是关平的,历史沿袭下来就是这样,来此参观的人都觉得很神奇,庵寺门前有战马。

高义村的老屋随处可见,有趣的民间传说更是俯拾皆是,这里积淀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而且在当地人的爱惜和保护下,这些古宅从没有在人们的视线中消失。这里,依然保留着淳朴的民风,保留着古色古香的古建筑。

(节目导视:独特的人文,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高义村的世世代代,前广东省委书记林若,便是从这片温文儒雅的土地上,走上革命从政的道路。《厚德潮安》之《高义古村承文脉廉洁书记永流芳》正在播出。)

高义村原叫“沟墘”,先祖家道殷实,富贵不忘仁义,契合“高义薄云天”的典故,因此,“沟墘”就被冠上“高义”的雅称。高义村独特的人文,对后代潜移默化,在这片温文儒雅的土地上,走出不少贤人俊彦。儒林第,就培养出了前中共中央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林若。

林若书记在青少年时期就开始接受进步思想,孜孜追求革命真理,他在校学习期间,团结、引导进步青年跟着共产党走,积极参加爱国学生运动。

C0063高义村书记 林烨://老书记小时侯在梅州接受教育,当时在学校时接受共产主义理念,参加革命,//他的侄子,即堂兄的儿子,年龄相近,他是参加国民党,但老书记是加入共产党,然后他作其侄子的思想工作,要求其加入共产党,认识共产主义,但当时两人(因为信仰不同)闹翻了,//老书记认准共产党的革命事业,坚持不懈地走这条道路。

和平建设年代,林若书记非常重视落后山区的开发建设,他花费大量的精力和心血,引领山区广大干部群众走治山致富的道路,打开了山区经济发展的新局面,并亲自带队进村驻点,参与植树造林,大力推进造林绿化工程。在他的引领推动下,1991年3月,广东省被国务院授予“全国荒山造林绿化第一省”的荣誉称号。

C0064高义村书记 林烨:这组图片是记录老书记倡导绿化,保护环境,老书记当时在改革开放初期,//他是尽心尽职地促进改革开放,同时在环境保护,绿化荒山,他也是投入非常大的精力,老书记被公认为“绿化书记”,//他是一个真真正正,全心为民,有远见的书记。

C0066高义村书记 林烨:这组图片是体现老书记服务社会、服务国家、服务大众,同时对自身家庭的要求,他几个孩子的资历都是非常高的,但他对孩子的要求都是要其服务大众,从基层坐起,//哪怕是自己的媳妇,无一个借用他的权利,借用他的社会影响,主持人 王漫:老书记真实是非常清正廉洁,高义村书记 林烨://我觉得(林若老书记)真真正正是一个共产党的好干部,主持人 王漫:也是所有领导干部的榜样,高义村书记 林烨:当然也是作为社会现在倡导奉公、廉洁,真真正正是一个好榜样。

林若书记在近70年的革命生涯中,始终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始终对党和革命事业无限忠诚,始终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甘于奉献、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本色。他早年就离开家乡参加革命,留在家乡的实物并不多,但他留给人民的,是一座清廉治政砌成的丰碑。

C0085高义村书记 林烨:在老书记廉政为民、勤政为民这种精神的影响下,我村历届的党支部都是以他为榜样,热心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作为教育基地的建设,在各级政府领导的支持下,这个教育基地现已建成,作为现任的村党支书,我们接下来要加强自身的党风廉政建设,努力提高作为教育基地的服务水平,使广大的人民,特别是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得到提高,//为创建和谐、美丽、幸福的潮安作一份贡献。

如今,林若书记出生的老屋已成为红色教育基地,广大青少年在此接受革命传统教育。这无疑又丰富了古村落的历史文化内涵。

C0096主持人 王漫:高义民风朴,地灵人杰,英才辈出,历史文化底蕴广博深邃,人文精神独特,灿若星河的高义文化古迹及丰厚的文化遗产,成为孕育一方人才俊杰的温暖摇篮。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