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013主持人 王漫:美丽家园,厚德潮安。众所周知,洋洋洒洒近百万字的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光是品读就得花费不少时日,然而,有一位知名的书法家,却用小楷一笔一划将它抄写成书法长卷,他就是李镇锐,今日,厚德潮安栏目组将带领大家一起走进书法家李镇锐的笔墨世界。
C0005主持人 王漫:这一位就是书法家李镇锐老师,李老师,你好,(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李镇锐):你好。主持人:老师,你现在在写什么内容呢?李镇锐:我在抄写《红楼梦》主持人:《红楼梦》?中国古典名著,为什么会想到抄写《红楼梦》呢?李镇锐:这部《红楼梦》我是从2009年开始抄写的,《红楼梦》是一部非常伟大的古典名著,抄写《红楼梦》我有几个目的,第一是深入了解古代这一种文学艺术,加强自身的文学修养,第二是对书法来说,能够耐下心用小楷字来抄写《红楼梦》,对自身书法艺术的提高也非常有好处,因为小楷字固定书法的结构,把结构定型下来,对以后其他书体的发展也是非常有好处,第三方面是因为现在社会比较浮躁,自己能耐下心来抄《红楼梦》,对自己也是一种磨练。
李镇锐自小就对文学名著《红楼梦》情有独钟,《红楼梦》中包含众多诗词歌赋,写尽人生百态,他认为,用毛笔字抄写《红楼梦》,既能提高文学修养,又能增强书法功底,2009年7月,李镇锐便开始了他书法艺术上的“长跑”,着手将近百万字的《红楼梦》变为白纸上散发着墨香的书法作品。
C0005//(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李镇锐):一部这么大的巨作,要抄写需要非常大的耐心和恒心,因为是长达六七年的时间,我这部《红楼梦》抄到现在将近七年时间,//这是一个恒心和耐心的问题,一个字,多的十几到二十划,少的一二划,这部《红楼梦》将近百万字,要在这里面一笔一划雕凿下去,是需要非常大的耐心,不然是无法做到的,就是要始终都保持这一种心态,不管碰到什么困难,碰到什么问题,都要静下心来慢慢磨练,这是一种非常艰苦的磨练过程,
李镇锐告诉我们,抄写名著看似简单,实际上是件费神的事,为了减少差错,保证质量,他书写时必须提起十二分精神,自始至终保持最佳状态。这项任务,是最考人的意志力,只有远离外界的浮躁喧嚣,耐得住寂寞,守得住追求,才能写出真正的好字。
C0005//(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李镇锐):《红楼梦》总的是120回,我已经抄到第118回,就剩下两回多,大概还需要两三个月时间才能抄好,争取在2015年底完成。C0006李镇锐:我这部作品,虽然是历经六七年时间,但是作品都是一气呵成的,看起来都是一次性写的,历经这么多年,看起来都是一气呵成的,完成后是一部非常好的艺术作品,还有一个就是在每本的册页头都请全国各种书法名家题签。
李镇锐长年潜心书法艺术的研究和创作,尝试用毛笔创作传统文学题材,在长年楷书《道德经》及《红楼梦》的基础上,用行书形式精心创作《行书老子道德经》,原作长达100米,气势恢宏,笔法流畅。
C0047(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李镇锐):这一部是手抄行书《老子道德经》,原作是100米长卷,我把它缩印成书长大约是30米,折起来是一本书,拉起来是一条长卷,//《老子道德经》是一部非常伟大的著作,是老子的名著,它聚集了天文地理,军事哲学,包罗万象,是一部非常好的、经典的哲学著作,手抄这部《老子道德经》,然后把它印成书,一个是方便人对《老子道德经》内容的学习,第二是,我用行书的形式把它抄写出来,作为一种字帖,让人可阅读,可欣赏,可以作为一种教材来传播。
(节目导视:书法家李镇锐情结墨缘,痴迷书法,“墨耕”不辍,对书法艺术执着追求,锻造出自己独特的风格和魅力。《厚德潮安》之《李镇锐:小楷写鸿篇 翰墨抒人生》正在播出。)
李镇锐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也是中国书画艺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文化学会理事。作为一名长期从事书法艺术探索的书法家,李镇锐其书法以柳体入手,遍临欧、颜、赵诸体,行草以二王、米南宫、赵松雪、孙过庭等为基础,旁涉篆、隶,尤精行草,备受书法界广泛好评。
(8.20新闻资料)潮州文史专家曾楚楠:作为一个书法家应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只有把各家的精髓、精神学到手,并转化为自己的东西。所以其现在已基本达到得心应手的境界,你细看其书法包含各家的风格,也不失其本人的风度,这是指能出能入,这一点非常难得、非常可贵。
李镇锐自幼便酷爱书法艺术,几十年来临池不辍。李镇锐与书法结缘,还得从一个小小的杨桃筐说起。
C0070(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李镇锐):接触书法的时候应该来说,是从孩时,我是农村人,我是溪口六亩这个地方,过去各家各户都有一个装杨桃的筐,这个筐必须有一个号,像我家就叫做“六合兴”,父辈把筐挑到外面卖杨桃的时候,这个号就是代表我家内的一切,杨桃的质量好坏,是一种品牌,还有就是筐上写的这几个字,写得好不好还是一个品牌,老辈虽然没有文化,但是筐号都写得非常雅,雅也是一种享受,在儿时就想,作为孩童,我也应该学习写雅,写雅字。
文修气质武修魄。1974年12月,李镇锐参军入伍,走上了从军之路,二十载的军旅生涯造就了李镇锐丰富的阅历,开阔的视野,李镇锐潜移默化地把军人雄强的精神,英武的气质融入到笔墨之中,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和艺术魅力。
C0070(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李镇锐)://应该说(军旅生活)对我的影响比较深,我在部队服役20年,回到地方干公安20年,整整工作40年,在部队也好,公安也是半军事化生活,这都是跟部队一样的,部队就是一种阳刚之气,和人一样,人要有一种阳刚之气,艺术也是同样道理,书法能体现出军人的一种性格,体现出警队,公安干警的性格,要有一种正气,一种阳刚之气,所以为什么多数人对我的书法作品都比较喜欢,就是(我的书法作品)中有一种正气,有一种阳刚之气。
几十年来,李镇锐情结墨缘,痴迷书法,“墨耕”不辍,他对书法艺术的挚爱,早已成了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书法是他生活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即使出差到外地,他的文房四宝也得随身带上,一有空就写上几段。
C0071(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李镇锐)://在部队也好,在地方工作,到省公安厅去学习去开会也好,外出的机会,出差的机会都比较多,一去就几天,如果没带(文房四宝),想写字时就没能写,所以就得带(文房四宝),一个是带古人的书法字帖,没有时间时也可以学习,读贴也是一种临摹学习的方法,有时间,早上或是晚上要睡之前写写字也是一种学习,总之是不能浪费时间,//书法应该说是,渗透了我的一生,一生之中虽然有酸甜苦辣,但是更多的是乐趣,人要保持身心的一种健康,除了不断的学习之外,还要加强身体的锻炼,才能保持健壮的体魄,保持一种精气神。
翰墨注浓情,妙笔伴人生。正是多年的人生积淀,才有了今日书法的盛放。李镇锐从一九八四年开始发表作品,其作品多次在军内外大型展览并获奖;书法作品在首届白居易杯全国书画大赛获特别金奖,在“福禄寿禧·梅兰竹菊”全国书画大赛、第二届“洞庭湖·岳阳楼杯”全国书画大赛、纪念毛泽东同志逝世30周年“毛泽东诗词”全国书画大赛、人民的好总理“纪念周恩来诞辰一百零八周年”全国书画名家大展均获得银奖。李镇锐还荣获“书画艺术名家”和“中国当代书画名家”的殊荣。
C0019主持人 王漫:笔禅墨韵苦亦乐,翰墨凝香写春秋。书法家李镇锐情结墨缘,痴迷书法,研习书法,锻造出自己的风格和魅力,几十年来在书法艺术长廊中“长跑”,“墨耕”不辍,抒写着自己的笔墨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