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潮州库 > 潮安区库 > 专题片

清晖毓秀 怀德养正

2016-04-11 20:00:00 来源:潮安区融媒体中心

(节目导视:清晖楼书画文化交流中心以书画交流为载体,积极组织书画名家、书画爱好者开展交流活动,促进书画文化交流,活跃当地文化氛围。《厚德潮安》之《清晖毓秀 怀德养正》即将播出。)

C0009主持人:美丽家园,厚德潮安。在我们潮安,有这样一间书画文化交流中心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社会提供书画艺术交流平台,提升群众文化艺术品位为宗旨。它,就是位于潮安彩塘镇的清晖楼书画文化交流中心。今日,厚德潮安栏目组将带领大家一起走进清晖楼,一起感受许广桐的清晖人生。

潮安区清晖楼书画文化交流中心,办公场地和展厅面积1200平方米,其中展厅包括1个主展厅和2个副展厅。其名取自“松柏有本性,山水含清晖”之句。

C0001许广桐:清晖,在古时有两句这样的诗,“松柏有本性,山水含清晖”,古时候的文人对山水的别称就叫做清晖,清晖也是明亮,晨辉,旭日初升的意思,大概也是代表一种正能量,//办清晖楼的本意就是通过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传递正能量,所以也起了“清晖楼”这个正能量的名。

清晖楼书画文化交流中心自创办以来,坚持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社会提供书画艺术交流平台,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普及群众文化艺术,提升群众文化艺术品位为宗旨。

C0002许广桐:清晖楼开办以来,2014年九月份举办过国学大师饶宗颐教授书法展,到现在已经是举办了六七个展览,其中也有岭南书画名家的品赏会,也有本地著名书画家王维元老师,青年书法家许业桐老师的展览,近期还举办潮州著名的花鸟书画家李家润老师的展览,还请潮州著名学者、文史专家曾楚楠老师现场举办“潮乡师道”文化讲座。

清晖楼以书画交流为载体,积极组织书画名家、书画爱好者开展交流活动,为促进书画文化交流,服务当地书画艺术人才成长,引导群众参与健康文化生活、陶冶性情、培养高尚情操,活跃当地文化活动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C0002许广桐://清晖楼举办展览的目的就是传播中国的传统书画文化,弘扬本土的书画艺术,通过把外地的书画家请进来,把本土的书画家推出去,让他们在艺术上融汇、交流,让艺术更加多元化。

C0058书画篆刻家太康://清晖楼的主人是一个大藏家,这里办了很多名家的展览,包括饶宗颐等一些名家的展览,这是很有名气的一个艺术机构。我愿意在这里办展览。//清晖楼这么大的一个场地这么有品位的一个艺术机构,这样一个展厅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可以跟当地的画家互动、藏家互动,对外地画家进入广东地区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非常感谢清晖楼的许广桐先生,非常感谢。

近年来,清晖楼通过开办展览,传播书画艺术,每年的暑假都开办青少年免费培训,让青少年接触艺术,学习书画,培养他们的书画兴趣,让地方的文化氛围更加浓厚。

C0001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李家润://应该说近几年通过(许广桐)他的收藏,办展,一年至少办四次展览,还有就是自掏腰包提供笔墨等,在暑期免费办青少年书法学习班,//单单这一点,就足可以证明他对地方传统文化的贡献。//(办展览)可以扩大视野,使到除了感受地方文化,也可以放眼国内其他风格,对当地文化起到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节目导视:情结书画艺术,痴迷书画艺术,几十年来,许广桐怀着对书画艺术的痴爱,诠释着清晖人生。《厚德潮安》之《清晖毓秀 怀德养正》正在播出。)

许广桐热爱书画艺术,与书画艺术结缘,缘于父亲写得一手好字,正是受到父亲的熏陶和感染,他喜欢上了书画艺术的收藏,促使他日后走上了书画艺术之路。

C0005许广桐://从小就喜欢欣赏书画,特别是在书法方面,应该说是受到了我父亲的影响。我父亲应该算是我们乡里的文人吧!他也喜欢书法。喜欢写毛笔字。小时候经常看到邻居很多叔伯婶姆找我父亲替他们写番批(书信),或者是在筐、箩、竹笠上写记号。他还经常写一些古文古诗的书法贴在墙上,我从小就受到他的影响,非常喜欢唐诗、宋词、古文观止,这些古典文学,特别是对书法的欣赏有特别的痴爱。

情结书画艺术,痴迷书画艺术,许广桐自小便对欣赏书画艺术情有独钟,甚至达到如痴如醉的程度。

C0005许广桐://以前的信息网络没现在这么方便,要想买本字帖都要上大城市去买,还不一定能找得到;唯一的办法就是踩自行车到附近乡里看门楼牌匾和祠堂牌匾,因为这些牌匾大多由名人或书法名家书写,比如彩塘镇水美村少卿第,就是我们潮汕历史上唯一的文状元林大钦所写的,我们宏安乡有一个许氏宗祠(华表祠)是清末潮州名贤辜朝荐表奏朝廷为他外公所建的祠堂,匾额“许氏宗祠”四字据说是明末潮州书法名家吴殿邦所书,祠堂牌匾题字一般都是没落款的。

几十年来,热爱书画艺术的情结时刻伴随着许广桐,他告诉我们,收藏是一个享受的过程,其中充满了酸甜苦辣。

C0005许广桐://实际收藏是享受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也收藏着文化,收藏着历史,收藏着知识和乐趣,收藏本身是快乐的,同时也是痛苦的,有时会为错失一件心爱作品而非常难过,患得患失;有时得到一件心仪名家作品会欣喜若狂,兴奋到几天几夜睡不着觉,也经常因为囊中羞涩而错失心爱物件而感到无奈和苦恼。

C0007许广桐://就像这幅对联,是岭南大家赖少其先生的作品,这幅对联内容好,书写真,“文质清犹洁,铿锵掷有声”,因为我最敬慕就是饶宗颐教授,觉得这幅对联配饶宗颐教授的像是最适合不过的,但这幅对联也是我广州朋友他心爱的作品,所以通过我不懈的努力和坚持,最后也是忍痛割爱让给我,另外还有一件作品,这件作品是不久前偶然得到的,上联内容是“治世从三益”, 是潮州近现代诗人李学鑫老先生的对联,但可惜下联已失,李学鑫老先生是著名诗人,诗名远播,特别是史晨碑和张迁碑,更写的深邃精妙,这件作品要弃之实为可惜;所以我就请潮州著名学者、文史专家曾楚楠老师为其续联并书之以对。曾楚楠老师不愧潮州文坛翘楚,才思敏捷,三五分钟就把下联对上,内容为“修身认四知”。上联的“三益”,俗话说交有益之友;三益为“直”、 “谅”、 “多闻”。“直”就是正直;“谅”者宽厚诚实,“多闻”就是学识渊博,社会见识广。下联“四知”,就是“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意思是说人在做天在看。现在这件作品上联为前贤所作所书,下联为今贤,所作所书!相映成趣。//所以我认为这是文坛一件趣事,也是收藏中的乐事。

在许广桐看来,收藏书画艺术能使到自身的文化素养得到很好的熏陶,每收藏到一件作品,他都会用心地品读品赏,去和作品对话、研究作品的内容和典故。

C0006许广桐://比如我非常喜欢收藏饶宗颐教授的书画作品,其中有一幅对联的内容是“狂似接舆应未怪,诗如东野不言寒”,这幅对联上下联各有一个历史典故,上联“接舆”是春秋战国时期楚国人,与孔子是同时代的一个人物,名字叫陆通,字接舆,因为他不满时政,佯狂不仕,下联“东野”是唐朝著名诗人孟郊的字,他所作的诗大多是描述民间的疾苦,所以诗作都比较苦寒。我也因收藏而熟知这两个典故。还有一对内容是“德从宽处积,福向俭中求”,就是说德行是在宽容仁厚中积累的,福分是在俭朴节约中得到的。

许广桐告诉我们,收藏让他受益匪浅,收藏着快乐,收藏着文化,收藏着历史,从中学到了很多知识,更懂得做人做事和奉献社会,这也正是他所追求的。

C0004许广桐://我认为做好事和奉献社会有不同的方式,一些企业家和慈善家,捐款修桥道路是在做好事做善事,清晖楼文化交流中心举办文化交流展览,让更多人接触文化、学习书画,为社会传播正能量,我认为这也是一种善举,也是我当初创办清晖楼文化交流中心的本意。//我办工厂已经有二十多年,一直以来都是以工厂来养收藏和经营清晖楼文化交流中心;我相信我会一直做下去,把清晖楼做好做强,为社会传递更大的正能量。

C0005潮汕文史专家 曾楚楠://清晖楼楼名就起得非常好,//广桐非常有眼光,清晖楼不单是单纯的一个展厅而已,他还非常重视,非常注重注入地方历史文化的内涵,这一点难能可贵,对于弘扬彩塘的文风,以至潮安区、潮州市的历史传统文化,应该说是尽了力,作出了贡献。

书画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与文化是相通的。许广桐告诉我们,办清晖楼文化交流中心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是他的理想,希望通过长期举办文化交流展览,让更多人接触书画文化、学习书画,为社会传播正能量,为地方文化建设作出积极的贡献。

C0092潮籍著名学者雷铎://古人有一句话,“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潮州有好山好水,人杰地灵,所以,弘扬文化,就是弘扬这种邦国文化,也就是所谓海滨邹鲁,一方面(在清晖楼)可以看到潮汕,名满全球的饶宗颐先生的大量藏品,也可以看到其他名家名贤的作品,所以是一种精神的享受,老板的眼光甚高,收藏宏富,//还特别请了北派太康先生,在这里办画展,对潮州文化的建设,是有一种推进的意义,叫做“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诚恳地希望,也充分地相信,清晖楼能够更上一层楼。

C0030主持人:崇德尚贤,弘道养正。清晖楼书画文化交流中心以书画交流为载体,积极组织书画名家、书画爱好者开展交流活动,为促进书画文化交流,服务当地书画艺术人才成长,活跃当地文化活动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完)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