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潮州库 > 潮安区库 > 专题片

郑锦木和他的书刻艺术

2016-06-20 20:00:00 来源:潮安区融媒体中心

(节目导视:书刻艺术是一门集多种艺术元素于一体的新兴艺术门类,融合了镌刻、构成、色彩、雕塑、装潢等多种艺术语言,书刻家郑锦木在实践中顿悟渐进,刻画出对人生和社会的理解与感悟。《厚德潮安》之《郑锦木和他的书刻艺术》即将播出。)

C0012主持人:美丽家园,厚德潮安。现代刻字也称书刻艺术,书刻艺术是一门集多种艺术元素于一体的新兴艺术门类。在我们潮州,就有一位著名书刻艺术家,他就是郑锦木,今日,厚德潮安《栏目组》将带领大家一起走进他的艺术世界,领略这一中华书刻艺术的独特魅力。

C0001主:郑老师,你在从事什么创作呢?(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潮州锦木书刻艺术研究院院长 郑锦木):书法刻字艺术,//中国刻字从商周以来就有,以前字是刻成凸的,比较明显是在商这个时代,后来刻在大的器皿上,//大的器皿上都有这些刻字,一直刻字是中国传统文化里的血脉,一步一步传承下来,//现在我要刻得是“福”字,准备刻成凸的,凸起来带有现代气息在里面,//现在时代气息需要更强的冲击力,加上还得利用色彩。

书法在我国已有六千多年的历史,篆刻也有三千年,而现代书刻却只有20年,因为它的兴起时间不长,所以很多人还不了解这个新生事物的艺术价值,甚至视所未视、闻所未闻。

走进郑锦木的工作室,古朴而又充满书法美感的书刻作品迎面而来,这些作品将书法与刻字艺术有机融合,立意精巧,强调各种对比关系,既表现了书法高古质朴的奇趣,又具有强烈的现代审美意味。

C0001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潮州锦木书刻艺术研究院院长 郑锦木://书法是刻字的前提和相当重要的条件,关系到刻字的平面构成,字写得不好,要刻好是相当困难的,首先书法要过关,书法的平面构成要处理得好,再根据图形来做,刻起来字就会符合书法中的味道,有法度,字是经得起历史的考验,特别是用木材来做这个字,//刻字可以说是书法的二度创作,也是再创作,通过平面构成之后,用刀来产生立体,再把立体用色彩来强化,产生视觉冲击力,让其看起来更突出,//书法是刻字艺术的核心部件,书法必须写得好,字才能刻得好,构成上才能符合法度上的要求。

郑锦木告诉我们,书刻艺术可以说是书法与刀刻的融合,两者缺一不可,书刻家必须具备很好的书法功底,才能在书法的基础上,进行书刻创作,但单单书法写得好,也不一定能够创作出好的书刻作品,因为书刻是刻在木头上的,不同木头形状,不同木头质地,都可能影响书刻作品的“形”和“意”的融洽。

C0005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潮州锦木书刻艺术研究院院长 郑锦木://首先是选材,达到意跟形两者的结合,现在我选了这块木材,外轮廓是高低不平,先构思要刻什么字,要刻“厚德载福”四个字,那么“厚德载福”四个字在这块木板形态上应注意意形,要使文字形状跟木板外轮廓相衬,文字的构成跟木板这种载体要注意吻合,在布局上看起来才比较赏心悦目。

在书刻创作过程中,郑锦木着力确立主题思想,从字的意义和板子的外部形式两者实行结合,力求在立体构成中使书法布局和木材纹理等更好容纳在一起,做到既能分得清楚,又能产生跌荡这样一种效果,在色彩方面也根据字形和整个构图形式来考虑着色,提高亮点,产生冲击力。

C0003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潮州锦木书刻艺术研究院院长 郑锦木://这是秤砣,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统一度量,当时把六国的度量统一成一个标准,制作了一杆称,这反映的是当时的秤砣,//我创作的这粒秤砣有历史的意义,因为人们看到这秤砣,就会想到秦始皇,中华民族的祖先,当时非常早就实现统一度量,人们会想到历史,//第二是比较形象地刻画当时的东西,这粒是铜的,会想到当时多数的材料是用青铜,还有就是制作的过程中融入艺术,有一种艺术价值的体现,所以历史、文化、艺术就能在这个作品中体现出来,意义非常大。

现代刻字艺术也称书刻艺术,它是一门集多种艺术元素于一体的新兴艺术门类,以书法为母体,融合了镌刻、构成、色彩、雕塑、装潢等多种艺术语言,包含汉字形象的书法美、凿刻的形式美、材料肌理的美、色彩及装饰的美,通过将意境之美与书法之美的整合,使现代刻字的美感得到提炼和升华,它采取“义形创作”的方式,通过“义”和“形”表现“意”“象”“情”“景”“境”的传统审美,使作品更具有思想性、主题性、哲理性和学术性。

C0003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潮州锦木书刻艺术研究院院长 郑锦木://这是属于现代刻字艺术,作品叫做《智圆行方》,来自儒家文化,有一句话说,“没有方圆,不成规矩”,这是方的,这是圆的,这是有规矩的,有方圆有规矩,我把“智”字刻制在圆周体上,行动的“行”字刻制在方形上,下面这是脚,这两条线是不断向外,意味着规矩做事的话,你的路子会越走越宽,这边“智”字刻在圆周体上,意思是有智慧的人要像圆周体一样灵动,不能头脑四方,要有灵活的思维方式,还有就是作品有一个天圆地方,天人合一的意义,//通过直观这种形式来表现作品的内涵,越看越耐人寻味,作品做出来要让其有生命力,作品的生命力来自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思想,作品做出来有文化内涵,也有生活的哲理性,又有一些趣味性,使到作品有无限的生命力。

(节目导视:郑锦木情钟书法,痴迷书刻艺术,在书刻艺术的道路上,坚持不断创新,又将孔子文化融入到现代刻字的创作中,尊孔崇儒,弘扬孔子文化,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厚德潮安》之《郑锦木和他的书刻艺术》正在播出。)

郑锦木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研究院艺术委员会会员、潮州书刻艺术研究院院长。其书法长期着力临摹二王、颜真卿、米芾、孙过庭《书谱》,潜心研习金文、魏碑、汉隶等历代碑帖经典,注重技法和学识修养;篆、隶、真、行、草善于博取前人之长,尤其以草书为专。用笔沉实利落、俊迈豪放,笔力遒劲、提按自如、姿体清晰、神韵隽越、意趣盎然。刻字师从清华大学王志安导师的“义形创作”理念,把书法融注于现代刻字艺术中,实现书刻并进,作品主题思想突出、意象性和哲理性强,在平面、立体和色彩三大构成中,既遵循传统又具有时代语言气息。

(2013.12.5新闻资料《郑锦木:在书刻艺术之路上孜孜以求》)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 王志安:(郑锦木)的很多作品是根据不同题材,不同内容,用中国传统的审美艺术哲学,来表现意象情景,作品中有不少作品能表现出思想性、主题性和哲理性,这种创作的层面,其实已经是提升到艺术的创作层面。

郑锦木与书法和刻字都很有缘分,他在部队当兵的时候,由于宣传的需要,他必须时常拿起笔出黑板报或宣传栏,为了让自己的字像样一点,他从那时起就开始学习书法。

C0001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潮州锦木书刻艺术研究院院长 郑锦木://一开始也是碰到了一些瓶颈,学习一段时间觉得很难再学下去,但是通过交流,老师的指导,再看书学习,突破了瓶颈,产生了飞跃,给自己带来了信心,学习是反反复复的一个过程,但是总结起来,你要学好一件事,态度和信心,这是至关重要的。

书、心画也,字如其人。郑锦木对书法的学习已达到痴迷的程度,经常通宵达旦地临帖、创作,在他眼中从来没有节假日,为了提升书法水平,他先后三次到中国书法家协会培训中心学习,到中国书法院高级研修班深造,从此,他的书法艺术取得了突破性的飞跃,他的书法作品多次在省级、国家级的展览中入展,并加入了中国书法家协会。

C0001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潮州锦木书刻艺术研究院院长 郑锦木://我非常重视实践,学艺术,林散之说过,“艺贵参悟,参是手段,悟是目的,参进去必须要悟出来,”就是学习古人后必须转化成自己的,在学书法的过程中,学书法必须懂得是在借字学法,不是模仿字,今后写这样的字,而是通过学古贴,学里面那种技法,那种法度,取其技法和法度来为自己的创作服务,写出自己风格的字,写出自己的情性,这样才是自己风格的字。

郑锦木与书刻艺术结缘,源于一次偶然机会在报纸上看到了一幅书刻作品,他一下子就被深深吸引了,怎么也想不到,书法竟也可以这么演绎着,一块普通的木材,经过艺术家的巧手,即被赋予了灵性。

C0001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潮州锦木书刻艺术研究院院长 郑锦木://书法刻字是在我学书法的过程中无意间在报纸上发现有这样艺术,觉得非常时尚,非常适合我自己,觉得非常好,了解到清华大学美院有专门培训现代刻字艺术,//所以我就到清华大学学习,书刻艺术对我吸引非常大,通过学习觉得又能跟书法联在一起,两者是互相促进。

万事开头难,当郑锦木对着木板凿刻时,他才意识到,原来用毛笔写字和用凿刀刻字有着天壤之别,书刻艺术有自己一种全新艺术语言、全新艺术形式,它既不同于工艺、又不同于技术,当他真正接触,才觉得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C0001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潮州锦木书刻艺术研究院院长 郑锦木://在一开始刻字的过程中碰到很多问题,因为诸多艺术都在其中,涉及书法、篆刻、刀具、色彩、装潢,碰到的问题也是比较多的,如果能够在综合艺术中,若干个艺术融合在一个作品中,能够和谐,就说明非常OK。

郑锦木告诉我们,搞书刻艺术,仅凭激情是不够的,要靠智慧与知识,要让作品赋予生命力,就得学会思考,要在实践中顿悟渐进,用脑子创作,通过凿刀,刻画出对人生、社会的理解与感悟,他就是这样在艺术的世界里自由翱翔的。

C0013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潮州锦木书刻艺术研究院院长 郑锦木://孔子的思想和思维方式所表现出来的智慧一直是引领我们中国文化两千多年,//当今孔子文化仍然对我们的生活、工作和个人文化修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我刻孔子文化也是我对这种文化的崇尚,我非常喜欢,所以我才会认真努力地去做孔子文化。

郑锦木长期注重学识和个人品格修养及学养提升,坚持“尊孔崇儒、学而第一”的求学理念,又将孔子文化融入现代刻字的创作中。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在不久以后,举办一个以孔子文化为主题的书刻艺术展,让更多的人了解孔子文化,了解书刻这门新兴艺术的独特魅力。

C0021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潮州锦木书刻艺术研究院院长 郑锦木://除了刻制大幅的孔子像要捐赠之外,接下来准备要筹办一个儒家文化展览,重点突出孔子儒家创始人,这些刻字作品是72片,主要是刻孔子的《论语》,//通过这样的展示,包括名言、警句,都是警示人们从善,做好事,修身,提高个人修养,//儒家文化最突出是表现“仁”字,这就是儒家的文化,所有的名句、警句都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所以把这些直接与观众见面,让大家不仅直观地感受到这种文字,感受孔子文化,同时也感受到一种艺术,体现一种艺术。

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如今,郑锦木其以独特书刻艺术而闻名海内外,书法和书刻作品先后入展全国首届册页作品展,入展全国第七届、第九届全国刻字艺术展暨第十二届、第十四届国际刻字交流大展,第二届国际刻字艺术大展赛等等。

C0007主持人:书刻是一种既古老而又崭新的书法艺术表现形式,郑锦木对书法情有独钟,痴迷书刻艺术,在书刻艺术道路上,坚持不断创新、不断探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