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导视:作为一门传统艺术,学习书法需要有执着追求的恒心,许业桐勤学苦练,反复临摹经典作品,吸收传统艺术精华,探求书法艺术真谛。《厚德潮安》之《许业桐:翰墨寄情写华章》即将播出。)
C0021主持人 王漫:美丽家园,厚德潮安。在历史文化名城潮州,有这样一座府邸,它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在府邸正门“驸马府”三个字正是潮安的书法家许业桐所写,今日,厚德潮安栏目组将带领大家认识这一位的青年书法家。
C0025主持人:当时写“驸马府”这三个字是怎样的一种情形?(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许业桐:)当时写“驸马府”我是35周岁,当时接到这个任务时觉得有点突然,因为考虑到我比较年轻,我也是姓许,出于我姓许这种缘故,所以我当时在写的时候也是非常认真,我考虑到要写得大气、博大、庄严,字体也不能写得太草,我的目标就是要把它写得厚实,让人看起来有庄严的感觉,非常荣幸写了这块牌匾,应该说,这是对我学书过程一个非常大的鼓舞,因为这是一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民间唯一(不在京城)的驸马府,对我来说是一种荣誉。
许业桐,广东潮安人,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书法院特聘创作员,广东省书法家协会第五届代表大会代表,广东省青年美术家协会会员,庄世平博物馆书法研究院副院长,广东艺坛书画院特聘书法家,潮州市青年书法家协会主席,潮安区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潮安区第十届政协委员,潮州市青年联合会委员,潮州市书法家协会理事,第六届潮州市十大优秀青年。
(2011.4.9新闻资料:许业桐书法艺术展在市博物馆展出):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李镇锐:(许业桐)他学了许多古人、名家的笔法和整个书法的艺术特点,//在讲究作品的章法、字法、线条的沉实都下了一番功夫。
市文联主席 程小宏:我认为他的入贴比较深,他的每一幅(作品)笔划的起止、提笔、章法、布局,都是觉得从经典中来。
书法家许业桐的书艺楷、行、隶、草、篆皆通,其楷书秀雅清奇,行书飘逸潇洒,隶书高古秀丽,草书行云流水,篆书古朴内涵。他在长期临摹古人、扎根传统,深入经典,吸取营养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自己沉稳、朴素、高雅、内敛的艺术书风。作为我区一位比较有代表性的青年书法家,其书法作品曾多次入选全国、省、市各类书法作品展览。
(2016.3.7新闻资料:青年书法家许业桐书法作品展在湘桥区展出):
市书法家协会副会长 李岳:从其作品来看,用笔考究,线质沉稳、结体疏密有度,动中有静、给人一种自然、沉厚、素扑的美感,更为可贵的是其书法有正确的理解和定位,不受时风影响,始终保持其自己稳健、素扑、内敛的书法,非常难得。
许业桐的书法在追求圆厚沉着的同时,擅长借助笔、墨、纸的优点,不作花俏的水墨效果,运用浓墨渴笔创作大草,丝毫感觉不到因为墨浓而滞笔呆板,给人一种酣畅淋漓,自然天成的艺术审美感受。
(节目导视:许业桐痴迷书法艺术,在墨海中辛勤耕耘、潜心创作,寄情翰墨,执着追求。《厚德潮安》之《许业桐:翰墨寄情写华章》正在播出。)
书法作为一门传统艺术,学习书法需要有执着追求的恒心,许业桐勤学苦练,反复临摹经典作品,吸收传统艺术精华,不断探求书法艺术真谛。一分耕耘、一份收获,经过不断探索和积累,他硕果累累,荣获广东省总工会、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颁发的“广东省职工艺术家”称号,6次荣获潮州市年度宣传文化精品奖,书法作品多次入展国展、省展,入编《广东当代印人(三)》、《全国优秀中青年书法家精品奖》,并出版《许业桐书法集》、《当代书法家系列丛书——许业桐》。
C0011区书法家协会主席 潘金标://作为潮安2000年后,这一批青年书法才俊,(业桐)算是其中的一位皎皎者,对业桐老师的书法实践,书法作品的评价我认为还是非常好,我认为他是一个心中有梦,有追求的青年书家。
青年书法家许业桐是土生土长的潮安人,说起他与书法的结缘,还得从他的伯父说起。
C0006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许业桐://我从小就有接触书法,小的时候是我伯父许潮华引我入门的,他教我写字,带我去比赛,然后在学生比赛中也有获奖,他也喜欢带我去临近村,把我写的字拿给字写得好的人看,但那时候写字目标还不太明确,但对兴趣爱好的培养是很好。1987年的时候他就开始订书法杂志,懵懵懂懂之间我会去看书法杂志、经典名作,这为我以后走上艺术的道路种下了种子,以后再慢慢地生根发芽。
许业桐自幼酷爱书法,一接触书法就一头扎到书法艺术的海洋里。从小学、中学,到大学,书法伴随着他一路走过来。
C0006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许业桐://一直学习到大学,在汕头大学,图书馆的藏书量是非常丰富的,我都是借关于书法的书,当时接触了书法的理论,书法审美的书,甚至哲学、美学的书。当时我们有个老师叫做刘启林,当时我拿我的作品给他看,他说我这样写不好,就教我一些学书的方法,叫我去学王铎的书法。
许业桐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书法痴,他工作之余,勤于翰墨,临池不辍,对书法的痴迷已经是如痴如醉,即使是与别人聊天也是三句不离书法,平时只要有一点空闲,他都会把毛笔拿出来练上一练,正是凭着这股勤奋劲,年纪轻轻的他写得一手好字。
C0006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许业桐://毕业之后在龙湖上班,跟沛波他们一起组了一个青年书法群体,青年书法群体这些人是亦师亦友,互相学习、互相激励,定期聚会,当时有一套很好的书叫做《中国书法大学临摹课程》,当时不知如何自学,只能去寻找大学专业院校的学习方法,还有一班朋友一起学习,在2009、2010年我还参加过中书协的刊授,李义兴老师也批过作业,作业批得很详细,后来在我上班开始工作之后,我觉得这种切入是比较正确的,有一班亦师亦友的朋友一起学习,对我的促进是非常大的,2000年,我开始入选国展,2002年我开始入选中国书法最高的兰亭奖,2005年、2006年遍地开花,行内的人逢投必入,这些国展对我有一些刺激,让我投入更多精力去学习,但是慢慢我觉得只是简单地投国展是不够的,我觉得还是要回归经典,才是最重要的,不能老是投展,投展只是书家学习的过程中去做的一件事而已,接下来还庭院深深。
随着对书法艺术的不断理解,许业桐经常研读有关书籍、虚心向名师前辈请教,通过种种途径提高对书法艺术的领悟,在博取众家之长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审美,使书法艺术有了更大的长进,受到了同行的认可和好评。
C0004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许业桐://这是我收集了2001年我参加中国书法杂志社刊授,就是我写作品寄过去,老师进行批改,我们来看看下,我现在回过头来看这些批注,对我影响还是非常大的,他批注来也比较好,我们来看看这些书信,当时他说:“很高兴看到你的作品又进步了,这应与你的勤奋是分不开的,坚信坚持下去一定会取得更好的成绩,大件作品章法不错,气势甚佳,不足的地方就是用笔的把握还不到位,尤其是使转还不够灵动,”这说到这些方面非常好,“书法的高境界与最基础的用笔是绝对密不可分的,没有过硬的用笔功夫,难以达到更高的境界,”给我的启发就是,用笔是基础,需要做到非常扎实,//“落款这两行笔势甚活,灵动有余,但是沉重厚朴不足,书法作品其点划还是应以厚重为主”,因为厚才有味道,厚才能够深藏不露,厚才能够隐藏很多东西在其中,让人不能一眼把它看完,所以厚是非常大的一个美学概念。
正是书法艺术无穷的感召力,使许业桐在书写生涯中乐此不疲。辛勤的磨练为他打下了厚实的书法功底,为提高创作水平,他积极创作书法作品参加展览,加强与各地青年书家的交流和学习,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大胆探索,形成自己独特风格。
C0002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许业桐://就像我写行草书,其实不只是行草书,五种书体我都有写,就是说,真真正正的创作,当打通时是无所谓楷书、行书、隶书、篆书的区别,其实这其中好多使转,好多用力方式,是用了篆隶的方法,所以看起来更厚,运行的线条方向是绞转,是一波三折,而不是直过的,书写中为什么有楷书,因为我必须用楷书那种法度相迎,空间、对比这种法度,大小、长短,都要做到准确,字的姿态,还有我必须用草书那种灵动表现在其中,必须用篆隶那种厚实、厚朴、深沉表现在其中,所以一件作品表面看起来是行草书,实际是很多东西同时包含在其中,只是用了行草书的方法写出来,这里也有一种飞白,但是现在书写的速度比以前更慢,更沉,并且在书写过程中我能够比较准确、细微地控制,把我的情感慢慢述说。
对于书法创作,许业桐总是不择纸笔,任性而书,他的不少作品用纸都是毛边纸,古风扑面,丝毫不损害其作品的线条质量,他喜用羊毫大笔写中小字,看似不经意而游刃有余,不拘尺度而显出其功力之深厚。在谈到自己的书法创作时,许业桐说过:“以古人的创作方法为准则,加上现代人的一些元素,使两者完美结合”。
C0002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许业桐://其实书写过程中是朝内涵方面来做,必须加入好多内容,我们经常提到法度,法就是从古人学到东西,这种法,技术、技巧,但是度的把握,就是我要表达合理、准确,还要恰当,恰如其分,这是一个度的问题,在学习的过程,随着学习,我现在更注重内涵的表达。
C0010主持人 王漫:青年书法家许业桐热爱书法艺术,在墨海中辛勤耕耘、潜心创作,不仅在书法创作方面走出了自己的一条路子,而且为发展书法艺术作出了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