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潮州库 > 潮安区库 > 专题片

象埔寨:灵龟福地 皇城缩影

2021-06-28 09:44:25 来源:潮安区融媒体中心

(节目导视:有着近千年历史的象埔古寨,按象形龟地布局理论营设,各具寓意,惟妙惟肖,匠心独运,寨内有“三街六巷七十二厝”之美称。《厚德潮安》之《象埔寨:灵龟福地皇城缩影》即将播出。)

C0010主持人王漫:美丽家园,厚德潮安。“三街六巷七十二座,座座格局不相同。”作为有着近千年历史的古寨,象埔寨堪称“潮汕楼寨之祖”。今日,《厚德潮安》栏目组将带领大家一起走进古巷镇古一村寻觅古村落象埔寨的踪影

象埔寨,位于潮州市潮安区古巷镇古一村,东距潮州古城约8公里,于南宋景定三年即公元1262年开创,是古巷陈氏发祥地,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是明清发展盛期的贸易商埠,也是目前粤东地区保存完整、年代久远的古寨之一。

C0003地方文史爱好者 陈焕如://因为古时候我们的祖先万世致政公选址非常有特色,我们从南岭到象岭,也就是象埔寨后面这个岭,象岭,刚好99个岭,那么在象岭下面,傍山建寨,所以就叫象埔寨。

象埔寨选址具有传奇特色,据介绍,象埔寨在明、清时代是贸易商埠,古时寨前方是川流不息的古港,南、北两面是护寨的河沟,后方是象岭、朝笔峰,一面倚山三面临水,得天独厚。

C0003地方文史爱好者 陈焕如://古时候,象埔寨前面是一个古港,这个古港在明朝的时候在寨前是一个贸易的商埠,到了清朝期间,我们就在古五的地方截断,筑了一条鱼塘垾,变成一百多亩的池塘,建池塘之后奇怪的是,这个池塘从来不生石螺,为什么不生石螺呢?因为象埔寨是龟地,按象形龟地布局理论建造的,所以古时候我们这里就传说石螺被龟吃了,外乡人不相信,放了一些石螺进去,石螺不见了,所以说象埔寨的选址是灵龟福地。

象埔寨寨前广场十分宽阔,一圈老寨墙将古寨围得严严实实,看上去就像是一座老城,拱形的寨门由石砌而成,在寨门上有匾额写着“象埔寨”,并有落款,上款为“壬戌之秋”,下款为“颖川郡立”。按陈焕如老师的说法,象埔寨是象形龟地,寓意吉祥如意。

C0005地方文史爱好者 陈焕如://这是象埔寨的整体图,象埔寨是按象形龟地布局理论布设的,前面这个寨楼就是龟头,前面两粒方石就是龟眼,后面两条长的石头,就是龟眉,然后里面还设有四个龟脚井,你看左边,前面的龟脚井向前,后面的龟脚井向后,这些红点代表龟脚井。再看右边,也就是虎畔,前面的龟脚井是向后,后面的龟脚井是向前的,为什么要这样布设呢,因为这个井的布置是错落呈爬行状,说明这只龟的活太龟,处于爬行状态,这四个龟脚井的布局非常讲究。这里面还有一个龟脐井,后楼还有一个龟尾,就是后厅凸出的部分,所有构成了这个象形龟地的布局理论。

C0011地方文史爱好者 陈焕如:让我们来看看这个龟脐井。这个就是龟脐井,位于我们这个寨的中心。//这个龟脐井非常独特,我们建寨到现在七百多年,到目前,龟脐井的水依然清冽甘甜,专家鉴定,这井的水比矿泉水还好。让我喝给你们看。

C0016地方文史爱好者 陈焕如:我们现在来看龟脚井。因为这是灵龟福地,一共有四个井,这是其中一个,在图纸中也就是这个井。我们看这个龟脚井,离寨墙非常近,至今依然清冽甘甜。C0020地方文史爱好者 陈焕如://这个井就是图中的这一个,它的后腿是在最后,而这边的井是退后,这边的井是向前,大家看,这四个井位置不相同,不平行,前后错落,呈爬行状,说明这只龟是活灵活现的,中间是龟脐井,后面还有龟尾,让我们去看看。

在古寨中间陈氏家庙后面,筑有一座高大的后楼,其厅外凸,象征龟尾,三街六巷一大通道,象征龟地纹理。

C0021地方文史爱好者 陈焕如:这座是大夫第,奉直大夫,这座的厅,就是龟尾,为什么说是龟尾呢,我们看这个厅,它凸出到墙外,它是一厅二房的,房在寨内,但厅是突出到寨墙外的,这个突出来的就是龟尾//这里也是象埔寨的正中间,前面是大宗祠,这里是正中间,中轴线,// 龟尾在哪个位置呢?这个是寨门,沿着中轴线到这里是大宗祠,宗祠的后面就是大夫第,大夫第就是我们现在站的这一座,这一座的厅突出去也就是龟尾,所以说它的布局非常巧妙。

作为“龟地”的象埔古寨,龟头、龟眉、龟目、龟脚、龟脐、龟尾,各具寓意,惟妙惟肖,匠心独运,方形的古寨,按照象形龟地布局理论营设,意蕴“天圆地方,天人合一”。

C0041地方文史爱好者 陈焕如:象埔寨是按象形龟地布局理论布设的,大家看一下,这一座厝比后座厝高出三站,为什么呢?因为是按象形龟地布局理论布设的,前面有龟脚井,这个龟脚井是在虎畔,在爬的时候,另一只龟脚爬出去是伸向前,这只还未爬,肩胛就高,所以在建设时就按布局建高这三站,前座比后座高出三站,是这样的,//按照活太龟来布设,布设起来这只龟活灵活现,后面最后那个脚也是高出三站,寨内这两座厝比较特殊,高出三站。

(节目导视:皇城布局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坊,象埔寨则有三街六巷七十二座,象埔古寨堪称皇城建筑的缩影。《厚德潮安》之《象埔寨:灵龟福地皇城缩影》正在播出。)

象埔寨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及古建筑艺术魅力而闻名遐迩。1987年12月被列为潮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11月被评为广东省古村落,2012年5月评为广东省历史文化名村,2013年10月列入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2015年12月评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C0027地方文史爱好者 陈焕如://象埔寨的特殊之处在于它的三街六巷七十二座,前面横的就叫前街,我们现在站的叫中心街,后面叫后街,而我们站的这条中轴线就叫通道。通道两侧各有三条平行的巷,构成了三街六巷,布局是七十二座。//这张图是整个象埔寨的布局,前面这条叫前街,现在站的这条叫中心街,后面叫后街,也就是三街,中间这条,从大门一直到祠堂,这条中轴线,就叫做大通道。大通道两边,各有三条平行的巷子,所以构成了三街六巷。

象埔寨是一座方形古寨,整体分为三街六巷七十二座格局。三街分为前街、中心街和后街,六条巷分筑于大通道两侧,各三道平行的直巷、街巷纵横交错,贯穿全寨,形成四通八达的交通。

C0027地方文史爱好者 陈焕如://如果从上面看下来,是一景,叫关爷看书,这条中轴线,就是书脊,而这七十二座分布起来,从上面看就像其中的文字,所以从后面象岭望下来有一景,叫关爷看书。//寓意后一代子子孙孙勤奋学习,能够将文化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陈焕如老师告诉我们,古寨七十二座民居规整有序地分布在三街六巷之间,三街六巷外围紧贴寨墙内侧建有荫城厝108间,人们登上象岭俯视象埔寨,三街六巷分布井然有序,宛若一本打开的书,中轴线恰似书脊,两侧民居则似书页上的文字,形象至极,人们称此吉相为“关爷看书”,意在教育后人应该认真读书。

C0027地方文史爱好者 陈焕如://我们看这张图,这种格局就是皇城的缩影。为什么说是皇城的缩影呢,因为我们皇城是三宫六院七十二坊,而我们这里是三街六巷七十二座,专家看过之后说,这里就是皇城的格局,皇城是宽阔,但格局也离不开这个象埔寨,所以说象埔寨是皇城的缩影。

象埔寨虽名为寨,却俨然一座微缩的古城,异常壮观,皇城布局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坊,象埔寨则有三街六巷七十二座,故有“象埔寨、皇城起”的美誉。寨内建筑格局规范严谨,有“三街六巷七十座厝,座座格局不相同”之说。

C0028地方文史爱好者 陈焕如:象埔寨是三街六巷七十二座,没有一座相同,座座格局不相同,我们现在看的这一座是明代建筑,这一座有龙虎门,那个是龙门,这个是虎门,中间这个门是在正中,这座厝门簪是圆的,象征这座厝是明代建筑,这座厝的墙等是按照原来的格局保留下来的,我们一起进来去看看,象埔寨的建筑是有特殊性,就是中原建筑和南方建筑相结合,这一座是属于两座落建成一座,这座厝看起来表面好像四点金一样,但也不是真正四点金,因为它是四点金其中的变化,按中原的建筑和南方的建筑互相结合起来,要说是四点金又看起来不像,要说不是又看起来像,这座是原生态的明代建筑,明代建筑的杉木结构和图案比较简单、扼要。

象埔寨七十二座民居中,格局严谨,风格迥异,虽同样是单进、二进、或三进,同样是一厅二房或一厅四房,有南北厅、花椅石、太平门、古井、石臼,但却找不到一座相同的。

C0036地方文史爱好者 陈焕如:象埔寨是座座格局不相同,现在我们来到的这座是清代的建筑,我们进来去看看清代建筑的格局跟刚才明代建筑的格局为什么不相同,大家进来看,怎样看出这座是清代建筑呢?因为它的门簪是两个印,就象征着它是清代的建筑,这个门跟刚才看到的明代建筑的门是不一样的,这是清代建筑。//这里是前厅,有前天井,刚才那座没有前天井,这中间就叫做后天井,我们现在站的这里就叫做前座,那里叫做后座,这里叫做前厅,那里叫做后厅,这座厝设计也是非常巧妙,前座门是相通的,这边两间房,那边也两间房,后座也是直通的,从格局来看,这两个是南北厅。

象埔寨至今仍保留了大量的明清建筑,这座饱经历史沧桑洗练的千年古寨,已成为粤东地区古建筑艺苑中的一朵奇葩。寨中有四座宗祠,即大宗祠、西湖公祠(二祠房)、松轩公祠(房祖祠)和雍穆公祠,大宗祠建筑风格保留了明代的特点,是典型的明式结构,全祠分三进,坐西向东,屋顶为悬山顶建筑,宗祠最前面是“留芳亭”,这格局是目前粤东地区唯一的一座。

C0002地方文史爱好者 陈两炎://这个陈氏家庙,他是三进式的建筑结构,进去祠堂是两进的,这个流芳亭算一进,三进式的建筑结构,前面是流芳亭这个结构,是粤东唯一一所祠堂是这种结构,//流芳亭这幅对联,叫作“祈国家声远,颖川世泽长”,讲的就是古巷陈氏的来源。//我们的祖先在莆田,有一门二宰相九代八太师这样的美誉,出了两个宰相,一个叫陈俊卿公,一个叫陈文龙公,抗元英雄,两个宰相之后,朝廷就追任他的前四代为太师,两个宰相四代太师合起来就是八个太师,这幅对联就表达了我们古巷陈氏的渊源。

象埔寨人杰地灵,历代英才辈出,据民国十三年重刊的《潮州陈氏有庆堂族谱》记载,已查考的将军、进士、贡生、解元、举人、儒林郎、太学生有47人,抗日名将陈克华,曾参加长征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陈德将军皆出于此。

C0002地方文史爱好者 陈两炎://我们看上面的牌匾,中间这个是武魁,雍正元年癸卯科武举,这个就是出武举人,我们寨前十副旗杆石,就是六张四平,六个文四个武,说明我们祖先崇文尚武,还有两位将军,克华将军和陈德将军,这两个是现代的将军。克华将军是国名党的总将,陈德将军是共产党的少将。克华将军最大的功绩就是潮汕国军抗日的总指挥,抗日名将。潮州红桥里面有一个纪念碑,叫抗日烈士阵亡纪念碑。那块抗日烈士阵亡碑记,就是陈克华将军写的。去年抗日胜利70周年,陈克华将军虽然过世了,但政府授予他抗战70周年的勋章。//陈德将军是粤东地区唯一一个走完两万五千里长征的将军,陈德将军的抗日事迹主要是在山东,他领导那里的军民一起抗日,所以这两位将军都是抗日名将。

历经千年岁月风霜,斑驳的寨墙,烙下岁月的沧桑,仿佛在向人们叙说它那久远的历史。象埔寨丰富的文化内涵及其古建筑,融入了中原建筑艺术和我国宫殿建筑文化,彰显了“京都帝王府,潮州百姓家”的尊贵与气度。古一村将进一步加强对古寨的保护、建设和管理,同时,以古寨为依托发展特色旅游经济,弘扬深厚的潮州文化。

C0005主持人 王漫:传统的古村落是我国乡村社会的缩影,也是许多人儿时的家园,它承载着历史的基因,象埔寨这一座饱经历史沧桑洗练的千年古寨,已成为粤东地区古建筑艺苑中的一朵奇葩。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