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潮州库 > 潮安区库 > 专题片

前厝社宫粿 添丁又添“火”

2021-06-28 09:43:21 来源:潮安区融媒体中心

(节目导视:潮汕民风淳朴,逢年过节都保留着拜神祭祖的传统民俗,彩塘镇仙二村前厝社至今还保留着在传统的“劳热”节做宫粿这一习俗,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感恩和期盼。《厚德潮安》之《前厝社宫粿 添丁又添火》即将播出)

C0003主持王漫:美丽家园,厚德潮安。在潮汕地区,逢年过节祭拜神明的供品中都少不了粿类,除了常见的红壳桃、鼠壳桃之外,还有一种粿,不知大家是否有听说过,就是宫粿。听说宫粿白如雪,圆如月,今天,我们就带大家来到彩塘镇的仙二村(前厝社)看一看。

正月十七的彩塘镇仙二村,到处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气氛,家家户户喜气祥和,年味十足。仙二村前厝社的妇女们也像往年一样,在村里的大厅内忙碌着,准备着传统的“劳热”节的过节粿品---宫粿。

C0027村民:前厝(这个习俗)是从先祖传下来,就是每一户添丁都得做宫粿敬神,在一年之中的正月初十、正月十一、正月十八需要做宫粿祭神,一份宫粿,一壶白酒,还得三牲,大鱼大肉大鸡,宫粿的价值不高,但是工力非常大。

潮汕民间习俗,历来都极其重视时年八节的祭神拜祖,粿往往被作为时节祭神拜祖的必备祭品,仅次于“三牲”。彩塘仙二村前厝社至今还保留着做宫粿这一传统习俗,家里新添男丁,都得做宫粿来拜神,以示前厝社添丁又添财,生活红红火火。

C0033前厝社理事会会长 杨维钿://我们前厝社做宫粿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了,宫粿的起源是,一年里如果每一户家里新添了男丁,就应该备一盘宫粿,一壶白酒,来答谢神恩。宫粿又圆又白,代表我们全社每家每户能够团团圆圆,合社圆圆满满,有清白的家风。

杨维钿告诉我们,宫粿做得白,一方面可以更好地体现粿的质量,一方面有“家风清白”的涵义;“圆”则寓意着“合家团圆”,代表前厝社宗亲和谐相处、圆圆满满。宫粿用于祭祀,寄托着人们一些美好的愿望,包含着好的意头。

C0033前厝社理事会会长 杨维钿://宫粿做成圆,圆圆如日月,白白薄薄如书册,寓意我们厝内的子孙能够日夜勤读,专心功书,考取功名,报效家国。这一盘宫粿叠得高高,叠得越高代表我们子孙书读得越多,能够考取功名。宫粿下锅的时候四片叠成一个梅花形,寓意四代相传,代代出贤人,层出不穷。以鱼鳞相接的方式叠是寓意年年有余,厝内可以添丁添财。

前厝社宫粿造型独特,别具一格,以白、薄、圆著称,在附近一带享具盛名,粿模更是雕刻有“喜”和“寿”字,祈求吉祥如意,平安好运。

C0005前厝社理事会会长 杨维钿://前厝社的宫粿印跟别的地方有所不同,别处地方的宫粿是没有花纹的,前厝社的宫粿是有花纹的,主:里面都有什么样的花纹?杨维钿:宫粿印中间是一个“喜”字,四周是圆的梅花型。

C0023村民://像这个粿印是比较古老的,据我所知已经有104年的历史,//这些花纹就是缠枝莲花,寓意连连得子,子孙绵延,中间是个“喜”字,像这个有个“寿”字,花纹都是一样的,都是非常吉祥的文字。

(节目导视:前厝社宫粿圆圆如日月,白白薄薄如书册,制作工序极其细致繁琐。《厚德潮安》之《前厝社宫粿 添丁又添火》正在播出。)

在潮汕地区,做粿几乎是老一辈家庭妇女必备的手艺。宫粿的制作程序非常细致繁琐,一整盘宫粿单靠一人之力是做不来的,一般需七八个人一起共同协作,做大半天的时间才完成。

C0005主:大家看一看,这些就是已经做好的宫粿,确实是又白又圆,伯啊,这些宫粿是怎样做出来的,(前厝社理事会会长 杨维钿:)要做宫粿首先要把大米通过三至五次的捣打,直至最后捣成一粒白白的米心,这是第一个步骤,第二就是把米心碾成粉,碾成粉后让其慢慢风干,然后按比例加水搓成团,就像这样一团一团,就是在鼎里搅拌成这样,“搅粿”搅成之后还得拿到粿钵反复捶打,这样做起来的粿才会柔软,做起来的粿才好看。

小小的宫粿,看似简单,制作工序却极其繁复,费时费力,用前厝社村民的话说,要有“十八般武艺”,每一道工序都得讲究技巧。

C0001村民://水要先烧开,然后火候调慢,加入米粉,让其煮沸,大概需要煮五分钟,再搅拌,也就是“搅粿”,主:“搅粿”的过程需要注意些什么?村民:需要注意果要煮熟,搅拌后来做就比较容易些,主:大概需要搅拌多长时间?村民:大概需要搅拌五六分钟,主:就这样不停地搅拌吗?村民:是啊,就像这样搅拌,这样基本上就算是要搅好了,然后就可以拿到粿钵反复捶打,主:怎样判断这样就算是好的,村民:要看是否有粘性,这样就算熟透了,然后就拿到粿钵里让其冷却,再进行捶打,揉成团,如果面团还不够柔需要加水再继续捶打,需要用手捶打成团。

“搅粿”过程很讲究,水和米粉的比例要恰到好处,水多一点会糊掉,水少一点又揉不到一起,比例要求极为严格。潮州俗语担“尔做一钵糊”就是出实这里,可见“搅粿”是做宫粿过程的重头戏,粿搅得好坏,直接影响宫粿的质量。

C0012村民:要做宫粿的面团不能太硬,要柔软,要有韧性,像这样感觉还是不够柔软,需要再加水揉软,这样宫粿做起来容易些,//捶打的过程手要用力,不用力是无法把粿捶打得有韧性,柔软,//像这样还不够柔软,还得加水,主:宫粿做出来的质量跟面团捶打的质量是不是关系相当大?村民:是的,宫粿要想做得好,需要花费很大的工力,厝内的这些妇女们都是做宫粿的老手,//我做到现在已经有二十多年了。

粿搅好后,形成又柔软又有韧性的面团,接下来就是用手捏成一个圆形的粿皮,要想粿皮捏得圆,需要面团搓得好。

C0024村民:很讲究,需要搓得好,捏起来边缘才好看,如果搓不好,捏起来就不好看,//印粿的时候是从中间的字按起,再按周围的花纹,要拍出来需要这样,才容易拍出来,粿才印得好看。

做宫粿能手的阿姨告诉我们,捏好后的粿皮还得放入粿印中,用力均匀按压,做出来的宫粿花纹才清晰又好看。

C0026村民:需要把宫粿放在正中间,从中间先按,再按周围的花,这样花纹才比较清晰,//印的时候花要比较注意,因为要叠鱼鳞相接时花脚才比较清晰,印的时候用力要均匀,花纹才清晰。

宫粿印好后,需四张错落叠放在一起,形成一个花型,才可入锅进行蒸煮,蒸煮大约十分钟就可以起锅了。

C0010村民:四张叠成一个花型看起来比较雅观,就像是一个莲花瓣,点粿点要讲究点得圆,寓意圆圆满满,四张叠在一起则寓意四代同堂,//点好后还得把宫粿翻过来让其风干,再叠盘,一层一层堆叠成圆型状。

宫粿起锅后要把握好温度,未收干烟,就得叠起,四片叠成花型。一盘叠好要封闭好,以防起翘,而做宫粿的工具也是十分讲究的。

C0005前厝社理事会会长 杨维钿://做粿要用的工具比如粿钵、鼎、榄椅、手巾等都得用新鲜的洗米汤,经过多次的蒸煮,处理干净才能用来做宫粿,这就是做粿的工具,还有就是做粿的人手一定要洗白,而且用来搓粿的第一团小面团不能用,避免做出来的粿不干净,因为敬神的宫粿要清清白白。

潮汕民风淳朴,逢年过节都保留着拜神祭祖的传统民俗,彩塘仙二村前厝社至今还保留着在传统的“劳热”节做宫粿这一习俗,寓意添丁添财,生活红红火火,祈求吉祥如意,平安好运。

C0032主持人 王漫:一盘宫粿,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感恩和期盼,不仅体现了前厝社妇女的勤劳贤淑,更体现了和谐文明的美好乡风。传统的手艺也许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缺失,但文化的精髓却会根植于每个人的心中,在潮汕这一片沃土发扬光大。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