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导视:潮州方言浅显生动,古而不土,是中原文明的存真和实据,面对日渐弱化的潮州话,郑百川希望尽自己的一份力量,让潮州话能够更好地保留下去。《厚德潮安》之《寻访潮俗“活字典”郑百川》即将播出)
C0002主持人 王漫:美丽家园,厚德潮安。潮州人,说潮州话,而身为潮州人的我们,对潮州话的理解又有多少呢?在我们潮安,就有这样一位学者,热心地方文化的研究与整理,编著了地方方言文丛《潮语薮》和《潮话薮》。今日,厚德潮安栏目组将带领大家一起来去拜访这一位学识渊博,涉猎广泛的民间学者郑百川。
郑百川,正如他的名字一样,海纳百川,他能诗会文,书画颇有工底,篆刻也是拿手把戏,一直以来倾心地方文化研究,特别是对潮汕地区民间语言进行全面考证,收集、整理,集结成册,从古籍中多方引证编成《潮语薮》和《潮话薮》。
C0001郑百川://我们一贯有句俗语叫“潮州福建族”,虽然有点占便宜的说法,还是认我们的祖宗是在福建过来的,这是最近的迁徙地,福建叫闽,我们又是在闽南一带,就叫闽南语系,//(潮州话)土话非常多,除了一些本地有的保留下来之外,还有祖宗从中原带过来,非常多,我们保留了很多中原的古语,也保留了原来的原读音。
潮州话,又作潮语,潮州方言,分布于广东省东部沿海的潮汕地区,经近两千多年的迁徙和融合后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语系,源自闽南语,南宋末年,因逃避战乱,几十万闽南的莆田人移民到现在的潮汕。
C0007郑百川://潮州话非常生动,非常有趣,而它这句话内在的意义隐藏在生动,有趣之中。我们举个例,我们有句潮州话叫做“有人食人,无人食影”,//主要是说我们潮州古时有鳄鱼,峇仔,它为害相当烈。一般人下溪池,到大溪洗东西,洗澡,鳄鱼来了就把他吃了,这是因为你下了水。它厉害到,你走行在水边,人还没到堤边,影倒映在水里,它的尾就打上来,就把你打下去,就被它吃了。这有什么出处呢,就是在宋朝时有记载,陈尧佐做潮州通判的时候,听说鳄鱼又在害人,有一个留隍人的孩子,十六岁,和他母亲到江边洗脚。书上记载“尾去”,被他的尾巴打下去,非常严重。表面是说鳄鱼,而我们用它比喻恶霸,巨贪,他什么都敢吃,有人食人,无人食影。但是离开了当时的社会环境,你只知道它的表面意思,不知道这一句话的来源是什么。
潮州方言保留了许多古汉语元素和特点,蕴含深厚,古朴典雅,通俗生动,幽默风趣,表现力强,地域特征尤为突出,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有中国语言文化中“古汉语活化石”之称。
C0007郑百川://还有一句是,“要跟你说清楚,勿过后口旦长短脚话”,也有人说“我们三面五目,过后勿说长短脚话”,什么意思,说长短脚话就是跟你原来议定的有出入的话,背后还要提出一些是非来,说清楚,不要反口。语源是有一个民间故事,就是有个媒人,为一个独眼的女人和拐脚的男人说亲,但都掩盖这些缺点,都没说清楚。就教女人在说亲时开一面门,站在门旁,把独的眼遮住,那个男的就站在门外,把拐的脚放在门槛上,这样看起来都是端端正正,没什么缺点,就谈成亲了。谈成拍板后,媒人就留下有余地的话,“我们三面五目看清楚了,过后勿说长短脚话”,非常趣味,我们潮州话非常生动有趣。
潮语的特点概括起来就是语法特殊、词汇丰富、音韵独特、古语义多等。如现代汉语是四声拼读,但潮语仍保留着八音拼读的语音系统,发音复杂,以前有十六音之说,如今是八音,而且土话掺杂太多,外人不易学到,况且说潮话的地域小,声调杂,自古就给人以怪怪的感觉。
C0001郑百川://潮语现存有八个音调,比如举个例“口旦话”的“口旦”字,是这样拼的。
C0001郑百川://因为我们的声调比较复杂,和普通话有一定的距离,所以如果不是长期居住也无法理解,无法说。//我前些天和我老伴去外面店铺吃饭,有两个年轻女孩子,三十岁左右,她们在说话我们听着就非常奇怪,差不多五句话中有两句是普通话,非常自然的,掺合,轮流交换进行着说,我就觉得非常奇怪。这个问题存在已经不是这几年的事了,从在推广普通话就发生了。
现今,身为年轻一代的潮州人,不会说潮州话,潮州话不标准的情况普遍发生,甚至出现了潮州普通话,这种现象直接阻碍了潮语的传承。潮语及其承载的文化更显得弥足珍贵。保留方言,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保护潮文化。
(节目导视:郑百川爱读书,细细读深深想,事事记品品味,数十年来,记下了《潮语薮》和《潮话薮》。《厚德潮安》之《寻访潮俗“活字典”郑百川》正在播出。
郑百川,出生在一个牙医家庭,出生时刚好是潮汕沦陷前夕,一家人为了逃避战乱尝尽了颠沛流漓的酸楚,以致于他用了十年才读完小学,三年初中是他最安稳的学校生活,大学刚读半年就辍学,回家继承牙医祖业,然而读书遭遇的曲折更加坚定了他求知的欲望。
C0001郑百川://我是潮阳人,出生在潮安,小时候又去了澄海寄读,//加上我小时候跟着我外婆,老人讲一两句老的俗语,接触比较多,所以对这些俗语比较有兴趣,到文化革命的时候,没事干,没书看,所以把这些大家都在讲的,写下来。
郑百川告诉我们,地域的语言差别使他好奇,从小就特别注意,先是漫无目标,想到就记,听到就录。在读书的过程中遇到一些有音无字的,也会做卡片做笔记,是为了读书解释的需要,增加自己的知识。
C0002郑百川://写《潮语籔》的主要目的是字,单字或者是词组,还不是潮州话,巩固自己学到的知识,在书里查又查不到,偶尔翻到这一句,比如“拍浮”,看到“拍浮”这个词,读到人家的诗“我拍浮终日无恣酣”属于这一类的,那么“拍浮”什么意思,查出来原意就是“油泳”,不是写“打”字,而是写“拍”,拍到浮,就是游。古人就引申成游玩,玩乐,这个词在潮州话里面没有单纯用到“拍浮”,“拍浮游”,很多人经常写到“打”“浮”“油”,油水的“油”,我们潮州话的语源是从拍浮来的,它的意思就是游水,游玩,再附加解释,比如看到一个词“臡胒”,“臡”字就是困难的“难”下面一个“肉”字,“胒”就是“月”字旁加上尼姑的“尼”,就是软,没有骨头,我们潮州话就是“软臡胒'禾委'”,为什么臡胒是一个主词,双边还有两个字,这是潮州话的特色,这个词的义就是软,形状就是“禾委”, “禾委”是“禾”字旁加上委员会的“委”,就是植物,特别是稻谷,日晒后垂下去,所以这个词是潮州话里面非常有趣的,主词在中间,释义在前,状语在后,所以觉得非常有趣,觉得读书读到这里,就是这句话。
郑百川在记录的过程中,开始发现这些平时百姓的语言,很多是已经定型了,即所谓的俗语,这些话很有地方特色,与全国通用的“成语”小同而大异,或涉民情风俗,或关气象农时,或有生活经验的告诫,或是人生感悟的喟叹,有古语名言,有俚音谐语,时显粗俗,不失精警,处处见言简意赅,每每隐藏着大智慧,于是将这些话记录下来,且加以解释。
C0002郑百川://在潮州话中之所以觉得它比我们现在在用的书面语言有意思的就是,它有字面上的意思,有它针对某一件事的特殊意思,还被人引申到泛指同类物件的意思。比如我们举个例子,有句话叫“家己斧头孬削柄”,字面的意思就是你有一块斧头,钢铁做的斧头,得斗支柄才能使用,单块斧头不能用,没有柄可以握你就不能削,得借助别把斧头来削这把斧头的柄,才能用,我们潮州人用在旧时的婚姻,古时不讲究自由恋爱,不准许,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得媒人说媒、说合,说合的人,古文叫做执柯,执就是拿,柯就是斧头柄的意思,要别人来帮你拿这个柄,帮你削,这就指婚姻,说合,后来被我们泛指成,这件事自己做不合适,得借助别人的力量去做才合适。
郑百川爱读书,细读慢嚼。他也爱写书,认认真真,一笔一字,可说则记,记之成言,数十年来,记下了《潮语薮》和《潮话薮》,不是为了惊人,只是为潮人说说文。
C0004区文联主席 蔡少文:百川先生这两本书呢,有简单的收集和整理潮语和潮话,他还通过去溯其源头,探其缘由,再加上他对社会对人生几十年的体味和感悟,所以这两本书是非常有意思的。从我个人的看法就是这两本书至少有这几方面的作用。第一个就是说提供了一些资料,以后人们研究潮州话,潮州的风俗民情提供这方面的资料,//第二个就是潮州话的俗语,都非常有意思,但是这种意思就要通过人的经历和感受去诠释,它的意义和教益就更加表现出来,所以郑百川先生结合他几十年的经历去诠释,使它的意义更加明显,再一个就是这两本书像郑百川先生说的一样,至少可以作谈书,就是说你没事的时候翻一翻,相对上了年纪的人能够通过书里面的东西,事物去唤起对以往过去生活的回味,应该说是乐在其中的,没有接触过这些事物的人,通过这两本书,也能清楚的认识到我们原潮州地区还有这种事,所以总的来说,这两本书对于抢救和传承潮州话是非常有意义的。
在郑百川看来,现今很多年轻人读书,以书中的话来口旦话,即“用潮州音口旦书面语”,这些话,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老潮州话的韵味,亦少了原潮话中那份幽默精警,所以他将这些曾经人人口旦,而将逐渐失去的话记录了下来。
C0002郑百川://集成册是因为当时已经退休了,没事,写出来给喜欢的人看着玩,小孩也开始不太会讲潮州话,可以留到今后参考。这一本就是,像我刚才说的,延续喜好,被几个来访问的学生触动,现在还能写,能抄,就赶紧编出来。
潮汕方言的传播,能使潮汕地方文化得以更好地传承,郑百川用书籍的文化形式将潮州方言呈现出来,使之“接地气”地保留下来,人们方能被潮语文化吸引,并唤起深沉的情感,使潮州话更好地保留下去。
C0047主持人 王漫:潮州话是古汉语的活化石,是一种具有完整体系的语言,我们只有读得懂潮州话,才能够对得起老祖宗留传下来的这一些文化精华,面对日渐弱化的潮州话,郑百川希望尽自己的一份力量,让潮州话能够更好地保留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