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导视:石雕艺人陈通湧用一斧一凿,给一块块生硬的石头注入了生命和灵气,开始了自己艺术上的躬耕。《厚德潮安》之《石雕艺人陈通湧:一斧一凿点石成金》即将播出。)
C0055主持人 王漫:美丽家园,厚德潮安。潮州石雕源远流长且独具特色,从古自今,无数的民间艺人、能工巧匠将他们对历史的记录、生活的理解,艺术的追求全部雕刻进了石头之中,石雕艺人陈通湧以刀为笔,以石为纸,在执着的奋斗中,延续着石雕艺术的传奇。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金一村村民制作石材相当盛行,时至今日,金一村仍有少量的石雕加工场所,土生土长的老艺人用手中的雕刀传承着潮汕古老的石雕艺术,石雕艺人陈通湧就是其中一人,他打石生涯已超过四十年。
C0059石雕艺人 陈通湧://在三十几年前到二十多年前,全村在打石的占有百分之四十到五十,大体全乡都有在打石,//当时都在打我们那种石门,石门框,我们住宅类的,古建筑在那个时候生活艰苦,古建筑还没有,但到后来,十多年前的时候就慢慢复建出来,做古建筑。
陈通湧自幼跟随父亲学习石雕手艺,与石头打了一辈子交道,由于他心灵手巧,勤于练习,勤于思考,勤于观察,在石雕艺术上很快起步,通过对石头的接触、摸索、认识,用一斧一凿,给一块块生硬的石头注入了生命和灵气。
C0059石雕艺人 陈通湧://学到十七八岁的时候对艺术就比较深层了解,很高兴,还去买一些古典资料来看,有时就偷偷跑去看以前的老爷宫,佛堂,或者我们这的祠堂,福建上面也有一些祠堂,祠堂上面的花草,动物,人物,仕女类的,慢慢看就慢慢有印象,就慢慢学慢慢做。
从粗坯到成品,从山水到花鸟,陈通湧反复研究各类石雕作品,从其构图到刀法、从意境到细节,一揣摩就是老半天,细细观看、细细抚摸,对石雕达到了痴醉的程度,有时做梦还在构思石雕中的图案,如龙的尾巴如何甩、麒麟的嘴巴怎么张,如果突发灵感,便马上把它画出来。
C0059石雕艺人 陈通湧://后来到二十几岁,慢慢做,边做边研究,看背景的时候就去山顶,山顶大桥,研究古人古画,白描的画,线条画,这些慢慢看,慢慢的在心里表现出深层浅层,近景远景,慢慢研究,人体的比例,远近景的比例,动物的比例,逐渐研究学习出来。
石雕离不开刀功,但是石雕创作水平的提高不能光靠刀功,还得靠自身的艺术修养,石雕工艺是一门艺术的大融合,没有一定的艺术底子,是不可能游刃于顽石之上,陈通湧利用业余时间研究国画、书法等,然后将这些元素包含在自己的作品当中,他告诉我们,石雕就是在石块上做减法,只能往下去掉东西,不会往上加上东西,因此,每一刀都要经过精心考虑,因为石头本身就已经有颜色在里头,怎么把颜色巧妙地运用起来,就得看功力了。
(节目导视:陈通湧通过辛勤的努力、不懈的进取,实现了由石匠向石雕艺人的跨越。《厚德潮安》之《石雕艺人陈通湧:一斧一凿点石成金》正在播出。)
石雕创作是一种“细活”,在每一次的创作中,陈通湧并不急于动手,而是先从不同的角度仔细观察石料的颜色及造型,先构思好后才着手创作。
C0002石雕艺人 陈通湧://比如做狮就要狮子的规格,然后就来定型,比如人物浮雕来说,就要设他的规格是多少,罗汉浮雕的规格多长多大多宽,这就要专门来设它的规格,这也是一道工序,然后就来定型,像人物等主体就把它画下去,背景,山水,树林,这些都画下去,画后这个空底要先打掉,空底打掉后就人物的身段就先打,然后就打树林,衣褶,手指,眉目嘴鼻到最后再来开,定型做好后就来细磨,然后眉目嘴鼻再来加细,像祠堂,老爷宫那些就得来上彩,彩画。
石雕艺人不仅要有娴熟的技术,还要有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从踏进这一行开始,陈通湧便沉溺在山水、花鸟、人物中,从设计到制作,他反复揣摩钻洞、镂空等各道工序的技巧,在他眼里,这些石雕都是有生命、有灵魂的。
C0003石雕艺人 陈通湧://人物,比例和动态和眉目嘴鼻那些就最难做。(主:人物形象的雕刻是最难的)石雕艺人 陈通湧:因为它的比例,和我们动物,走兽,山水树林不一样,那个大大小小都可以,但是人物的比例一旦出错就不好看,//这个是五百罗汉,(主:五百罗汉主要是塑造人物的是吗)石雕艺人 陈通湧:是,五百个罗汉就五百个动态,五百个人物五百个动态。//就像这个一样,它这是一个动态,这样是在施法,拿个花瓶然后施出祥云和两条龙,//这些得慢慢做,比如这一尊罗汉,他头上还有那么多位佛,佛像叠在上面,一尊尊的头比手指还小,但是他的情节和表态各方各面都很自然,有的面向正面,有的面向侧面,有的面向那边有的面向这边。
石雕艺人数百年来植根于民间的土壤,与民间画工、塑匠的艺术实践息息相通,顽钝坚硬的石头,在石雕艺人陈通湧的刀凿之下,竟然变得那么柔顺又有灵气,让人惊叹于石雕技艺的精细奇巧。
C0004石雕艺人 陈通湧://首先就是整体的身段,衣服都粗略打出,用工具慢慢做出整体造型出来,然后来做衣褶,衣服,或者衣服的花纹,这些全部做出来后就做他手上的东西,所拿的东西,拿着花的动态,然后再来做眉目嘴鼻。
雕刻人物非但要具有真功夫的形似,而且要表现其思想感情的神似,欲得“神”更必须先有“形”,形神兼备才显其生动,只有懂得形体的基本比例和运动规律,才能造“形”传“神”。
C0004石雕艺人 陈通湧://因为我们石头非常硬,要做眉目嘴鼻,做这些指甲,指甲,做这么一点小小的进去。石头太硬,没法做,像这样的就要下水,泡到可以做再来轻轻做。像人物表情,眼睛是最小的。最后就要用工具像这样细和尖。
陈通湧告诉我们,在面部雕刻中,眼睛的表情最丰富,喜怒哀乐等各种表情都能在眼睛中表露出来,因此眼睛的雕刻是最为关键的。眼形有美有丑,眼皮有厚有薄,还有单眼皮、双眼皮,眼睑开出后,还要刻眼珠瞳孔。眼珠的位置,瞳孔的大小,是表示视线方向和传达神情,一定要与整体动作完全协调,做到十分准确,这与画家的点睛之笔属同工之妙。
C0005石雕艺人 陈通湧://我们这幅罗汉总长是一百二十多米,一百二十多米之中我们就分为十一幅长幅,它的整体画是长卷的,要组合在一起,做出来人物表情,山水树林,动态,包括童子配置,包括后面的配景,取石,石材,这一百多米长的石材要找也很难,颜色要一样,这个也是有些困难的。整体布局各方各面是一个挑战,但是定成去做的时候就要讲究这个动态要怎样做,在下面的动物要怎样,高高低低,跑来跑去,每处都不同,我们罗汉聚的地方时仙境,不比我们普通的山,这全部都不一样的,(主:老师,那我们整一幅耗时多长)石雕艺人 陈通湧:这个我们总得做了一年多。
石雕艺术是细工慢活,像样的作品都要经历长时间的雕刻才能完成,陈通湧生产制作的各类门楼、牌坊、石碑销往全国各地。现在,他并不是想在这上面赚多少钱,而是想把这门手艺传承下去,发扬光大,让更多的人了解石雕艺术。
C0060石雕艺人 陈通湧://(像喜欢石雕)这一类的人也可以传承给他们,石雕的工艺也非常辛苦,多年累积做出来才会,石雕这门手艺也不愿意让其失传了。社会上年轻的人喜欢石雕艺术性,也想把这些传授给他们。
石雕技艺要精化、细化,陈通湧把自己的热情全身心地都投入到了石雕工艺上,他告诉我们,他非常享受雕琢的过程,全神贯注,刀过处,疏密虚实点化成金,唤出石头的灵魂和生命。
C0058主持人 王漫:石雕艺术是给予石头以生命的一门艺术,它讲究的是独一无二的石料、巧夺天工的造型和精雕细凿的刀法,石雕艺人陈通湧一斧一凿,一门心思坚守着这一门独特的工艺,并使其焕发出更加夺目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