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导视:音乐人杨友爱几十年来一直致力于推动潮语歌曲的创作和传播,为传承和弘扬潮州音乐而不懈努力。《厚德潮安》之《杨友爱:执着追求的音乐人》即将播出。)
C0017主持人 李清:美丽家园,厚德潮安。大家人是否听过这样一首潮语歌曲?“妹妹就像三月花正红,免抹脂粉免打扮”,不错,这一首就是大家人非常熟悉的《妹妹就像三月花》,而作曲者就是杨友爱老师,今日,厚德潮安《栏目组》将带领大家一起来认识音乐人杨友爱。
场景:打招呼
潮语歌曲《妹妹就像三月花》是杨友爱的代表作,旋律上朗朗上口,歌曲作品把一出真真实实的后生仔追求雅姿娘仔的潮乡风情活灵活现地表现了出来,热恋中痴情溢于言表,是一首成功佳作。
C0005主持人 李清:老师您当时的创作灵感是什么?(中国音乐家协会流行音乐学会会员 杨友爱:)当时的创作动机,我突然间的灵感是想在潮语歌曲中,写一首有我们家乡地方特色,像粤语歌,闽南歌,一听就听出来,主:知道是哪个地方(歌曲)的特色?老师:要写出我们地方性的歌,就要融入我们地方的音乐元素,通常在作曲上,作曲家会采用地方民间的民歌音调,//但我们潮汕民歌的音调还不知道在哪里,所以我就产生在潮州音乐中找的念头,因为潮州音乐非常出名了,学界公认是中华音乐的活化石,华夏正声,唐宋遗响,历史非常悠久,既然这样,我就从潮州音乐中提炼出它的特点音,比如这几个音(哼~~)这几个音孤立出来,味道就不一样了,组合起来(哼~~),组合起来,还未成乐句,味道就出来了,主:作为我们潮州的基础调,老师:这就是它的特点音型,所以我就马上动笔去写(哼~~),一首《妹妹就像三月花》旋律即可就出来了,我在这首曲子中采用小调式的“2”作主音,这首歌是先作曲后填词,在歌词填好后,歌词所反映的也是本土传统的风土人情的生活情调。//《妹妹就像三月花》对于我作为一个音乐人,行内人来说,就认为这首歌有潮州音乐的元素,有与别的地方与众不同的东西,但是它被歌曲化了,变成一首歌,所以普通人,甚至是本地人都听不出这里有潮汕音乐的味道,因为这个已经被淡化了,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用我们特有的乐器二胡,单纯的演奏旋律(哼~~),包括变奏,马上就能感受到这是潮汕音乐的形式.
在音乐创作中,杨友爱有意识地从具有潮汕地方特色的音乐和民俗民谣中汲取素材并加以发挥,同时揉入现代流行音乐元素,使歌曲旋律既活泼、亲近,又细腻、丰富,传统美感与时代动感完美融合,其艺术魅力自始至终感染和吸引着听者的心灵,使人心旷神怡。
C0006主:杨老师我们知道,这首《妹妹就像三月花》非常流行,已经成为历史的经典,在音乐形态上融入了什么元素呢?(中国音乐家协会流行音乐学会会员 杨友爱:)《妹妹就像三月花》以潮州音乐的特点音型创作的,我当时有考虑在音乐形态上,追求另外一种风格,想打造一首与众不同的感觉,所以我非常前卫,大胆的加入摇滚风格。主:在那个年代没有这种方式是吗?老师:在20年前来说摇滚应该是个另类的音乐人,现在就不一样,中国好声音等,摇滚非常流行,当时我考虑用摇滚风格也有一个原因,受崔健《一无所有》这首歌的启示,崔健的《一无所有》可以说是中国第一首摇滚歌曲,所以我就想创作《妹妹就像三月花》,作为潮语歌曲中第一首摇滚歌曲,这首曲子是先写曲后写词,当这首词出来后,恰好这首词所表现的是,传统风土人情的情调,这刚好符合摇滚的乡村摇滚和民谣摇滚的音乐形式,恰好合适。
作为一名知名的音乐创作者,杨友爱的创作近乎“苛求”,为一首好歌,从作曲到编曲,他都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追求完美的艺术效果,他的音乐情感是在潮语歌曲的创作中展现的,是对传统与流行相契合的积极探索,从音乐发展的角度看,这对于潮汕文化的传承有着积极的意义。
C0009中国音乐家协会流行音乐学会会员 杨友爱://我们说话的习惯,有一些带着口语化,不管是文字化或口语化,潮语歌曲的歌词受潮汕音字调所限制,一方面,我们字调八个音,平上去入,上四声,下四声,我们普通话只有四个声,而音乐的音阶(哼~~)七个音,七把高椅要坐八人,如何解决,而且七个音高,潮汕话的字调和说话的声调里边又有一个规律的变化,举个例子,比如“电视台”,连读就变了声调,潮语歌曲的创作不管是填词还是谱曲,必须按连读声调的变声调曲去作曲。
杨友爱告诉我们,潮汕话的发音有八个声调,其语音声调丰富性的繁复,使得潮语歌曲在音乐写作上,尤其是在歌曲的填词方面变成一种桎梏的束缚,因为潮语歌曲其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强调词曲结合的“字正腔圆”,追求听觉欣赏的高度和谐,因此,就其创作方法和写作方式而论,一般来说,基本是采用先作曲后填词,即沿用传统的所谓“倚声填词”这种形式。
C0010中国音乐家协会流行音乐学会会员 杨友爱:以《妹妹就像三月花》举个例子,如果我先写词,估计就无法产生这个旋律,我先写曲,(哼~~),旋律非常自由,特别是后面我转了另一个调,大家还没发现(哼~~),像这样就是先作曲的好处,填词人再根据我的旋律,妹妹就像三月花正红,就非常和谐,主题无限,我再举例一首国语歌,拿来填词,比如黄安的那首《新鸳鸯蝴蝶梦》,非常熟悉(哼唱~~),只要你理解了去填词,就非常和谐(哼唱~~)。
杨友爱的音乐创作道路,从一开始就在沿着通俗歌曲民歌化的方向前行,他在音乐的艺术形式上与传统民歌小调一脉相承,并在以后的音乐创作中坚守这一轨范,在潮语歌曲的创作道路上努力追求了几十年,为传承和弘扬潮州音乐而不懈努力。
(节目导视:杨友爱以弘扬潮语音乐文化为己任,更希望新一代加强对潮汕传统文化的传承,为潮语歌曲添加新元素,注入新能量。《厚德潮安》之《杨友爱:执着追求的音乐人》正在播出。)
杨友爱,知名音乐人,毕业于星海音乐学院理论作曲专业,中国农工党汕头市委会科教文委员,历任汕头海洋音像出版社编辑、艺术创作室主任,中国音乐家协会流行音乐学会会员,广东省音乐家协会、戏剧家协会会员,汕头市流行音乐协会副主席,汕头市作家协会“文学研究室”成员。
C0011中国音乐家协会流行音乐学会会员 杨友爱://我们这代人的年代和现在的时代不同,现在的文化生活非常丰富,我们那个时期对音乐的爱好,就是吹箫拉弦,对文学的爱好,就是念念诗背古文,就这样的爱好,随着后来下乡,到海南的宣传队,一些节目都是自己编写,再到后来去基层,在文工团,写小歌剧,舞蹈音乐,都是自己动手,在当时成熟不成熟一回事,但都是带着自娱性,遇境而当,或是心随境转和音乐结缘,也是环境造就而成,主:您本身自己会不会非常喜欢音乐创作呢?老师:环境造就我与音乐结缘,不知不觉就有一种偏爱,再后来去到出版社工作,主要从事音乐编辑,为他人嫁作衣裳,偶尔也写一些音乐评论。
出身潮安的杨友爱,1969年知青下乡到海南,1971年开始文艺创作,并为知青文艺室传队编写音乐舞蹈、小歌剧,1976年发布处女作,随后相继发布过诗歌、散文、短篇小说、评论及人物传记等文学作品,1984年考进星海音乐学院学作曲,在学习期间,曾为珠江音乐台撰写音乐文章,之后主要转为音乐创作,如作曲,歌词,乐评等方面,参加过历届潮语歌曲的创作,近年来涉笔戏剧,曾先后创作并出版过电视剧,小品,相声,2007年获得广东省流行音乐三十周年音乐人成就奖。
C0002中国音乐家协会流行音乐学会会员 杨友爱:潮语歌曲的作品,除了《妹妹就像三月花》那种摇滚的,空前的,与众不同的形式,另一个题材,就是我填词的作品《同在一个地球》,标题非常大气,这首歌当时是徐东升先生作曲,送过来请我填词,我当时稍微哼一下,觉得旋律非常特殊,有一种极致抒情的优美,带有几分忧思沉凝,这样写成爱情的题材,表现失恋也可以,但是我觉得太俗套,歌曲写爱情的非常多,我想换一种角度,它的音乐中仿佛有一种来自大自然的天籁之音的情绪,所以我换一种角度,何不把里面的忧思,沉凝看成是大自然,宇宙正在向人类呼唤,写出更大的主题不是更好,我突然想起郭峰的《让世界充满爱》,这种充满人性的大主题,所以想写一首《同在一个地球》,当然,命名是后来才想的,我们都知道,现代社会,特别是到了当代,人类文明的异化使大自然,使地球已经环境污染,空气变差,动植物的退化,濒临灭绝,包括战争,确实地球在哭泣。
潮语歌曲《同一个地球》的作词正是以这一深沉的哲理性命题,开阔的意境,博大的情怀,针对性地表现了这个主题,虽然歌词没有直接揭示现代社会背后的危机、现代人的精神困境,包括战争和杀戮,也没有描绘大自然被异化的现状,但字里行间却透示着对大自然充满敬畏,这正是音乐人杨友爱老师作词的成功之处。
C0005中国音乐家协会流行音乐学会会员 杨友爱:除了音乐作词作曲和音乐评论之外,我还涉及到文学,戏剧,文学评论方面,在我的观念中认为,作为一个创作人,文化人,必须要有自己结实的知识结构和修养,我还是信奉我们古人,那种学问思辨的求学方法,一个人只有在博学,审问、深思、明辨并且在实践中去笃行,把各科的知识文理都弄明白,以前的文史哲,通常情况下在我们那代人,你既然被称为文化人,至少文学哲学史学都涉及,不是学者那样的钻研,但要知道,主:有所了解,老师:除此之外,对文化理论也非常侧重偏爱,因为自己是搞创作的,包括美学理论,因为这对如何评价,对艺术的规律才能明白如何塑造,也是有这样的基础认识,有一定的知识领域,当你明白了这些知识领域的道理之后,在进入其它的艺术,自然的就水到渠成。
杨友爱不仅涉及作曲作词,还涉猎其他艺术领域,参与过《近现代潮汕文学》、《现当代潮人文学史稿》撰稿,任过国家“十五”规划项目《潮汕民间艺术史》撰稿委员,广东电视台特约编剧《七十二家房客》电视连续剧第二部(共20集)、第三部(共28集),文学评论有《现代派诗人非马》、《歌词作家陈小奇及其作品》等;音乐评论有《来自潮汕的潮语歌》、《潮语歌也流行》等。
C0007中国音乐家协会流行音乐学会会员 杨友爱:这属于评论文章,《潮语歌曲能否一意孤行》,我的观念就是他们批评得对,当时作为新发展的事物,它还在襁褓中,还在慢慢成长的过程,现在让它先成熟起来,可以去批评它,但应该知道潮语歌曲的实况是这样的,所以我当时就写了这篇评论文章,既回答了人家的问题,也提出了一种多元,当时我还认为,所谓乡土特色是在音乐上,不一定要在歌词上用本土语言去写,音乐的曲调有一些也只能用书面语言写,当时有人批评说潮语歌曲,潮字出头,就得从头到尾的潮语,潮词,这些理论上可行的,实际上做不到。
在音乐人杨友爱看来,潮汕流行音乐,在创作方面一定要遵循潮汕的音乐元素,不要太跳跃,太跳跃基础肯定打不牢实,一定要一步一步慢慢来,把潮汕真正美的东西,好的东西融入到音乐里面,传播出去。
C0007中国音乐家协会流行音乐学会会员 杨友爱://潮语歌曲的发展,传承和创新,我认为,第一乐观自信,作为潮汕音乐人,我对潮语歌曲,乐观自信,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潮语歌曲一定会像粤语歌闽南歌唱向大江南北,走向世界,最近有一个活动,全球潮语歌曲排行榜,其实就是一个信号,全球潮语歌曲排行榜已经说明,潮语歌曲跃跃欲试,走向外面走向世界的一个信号,那么,传承和发展,发展不能离开传统一些优秀的文化,才能一脉相承下来,我们这代人的一些创作经验,希望新青年能够吸收和完善,再去创新发展。
在杨友爱的音乐中,既有流行音乐的清新、明快的色彩,又带有浓厚的民族韵味,它的作品时而包含着纯朴的民族风味,时而又有通俗歌曲的“潮流”,杨友爱在潮语乐坛上一直专注潮语音乐文化的发展,以弘扬潮语音乐文化为己任,同时,也鼓励新一代潮语歌曲原创作者和歌手进一步加强对潮汕传统文化的传承,为潮语歌曲添加新元素,注入新能量。
C0011主持人 李清:音乐人杨友爱,对潮乡故土文化有着一种单纯的、专一的热爱,几十年过去了,他对潮语歌曲的创作依然在不断地前进中,并为弘扬和传承潮乡文化尽一份赤子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