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导视:香火有继,灯火长明。潮州花灯是一门综合艺术,具有娱乐和祈福的价值。看花灯手,巧制花灯。《厚德潮安》之《黄韬:风流百巧花灯手》即将播出。)
潮剧传统剧目《荔镜记》中,有元宵观花灯一节,这故事发生在明代中叶,可知潮州花灯至少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了。在潮汕,灯火的“灯”与人丁的“丁”同音。于是,逢年过节,或是喜庆的日子,潮汕人也喜欢用花灯来诚心祈愿光明和幸福,寓意人丁兴旺,涵义深远流长。
4100(主持人 王漫):美丽家园,厚德潮安。说起花灯,人们想到的,可能是用竹篾和纸制成的纸质花灯;或者是就地取材,用白萝卜制成的简单拙朴的“菜头灯”;或者是各种造型的塑料花灯。而今天我们要探访的是有别于刚才所介绍的,不一样的花灯,灯屏。
4083(主持人 王漫):门外花灯高挂,室内灯火辉煌。我们走进了一个流光溢彩的世界。桌上放着的一个个里面有着古装造型人物的玻璃箱子,就是我们今天要了解的“不一样的花灯”——灯屏。制作者就是这一位——黄韬黄老师。
//(黄韬):我们潮州花灯分为两种,一种是挂着的,像门口看到的那些。一种就是摆的,就是我们最擅长最具有潮州特色的。它是我们潮州花灯里面制作工艺最为复杂,涉及门类最多的一种表现形式。
黄韬是潮州花灯市级非遗传承人。像很多土生土长的工艺师一样,黄韬生长在一个花灯制作氛围浓厚的环境里,他外公的邻居是潮州有名的花灯老艺人林汉彬,黄韬耳濡目染,慢慢从围观到临摹到走上系统学习制作花灯之路。
(主持人):你还记得自己第一个亲手制作的花灯吗(黄):第一个制作的,当时是临摹,临摹林师傅的杨宗保挂帅。〃以前是看照片或是现场去看,看人家的展示,//看完记在脑里,以前没有手机,有也是用照相机拍完,回拿洗出来后临摹//
潮州传统花灯分屏灯和挂灯两种。挂灯可吊挂、可手提,造型多样,婀娜多姿。而屏灯以戏曲和历史人物故事为主要题材,配以楼台亭阁、山水园林等为背景的综合造型灯屏,工艺精致,美轮美奂。最早的潮州花灯是以竹作架,用绢绸裱成空心人物,表面淡施粉彩,描绘衣饰,夜间灯火点于其中,透照出来,绰约动人。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历代民间艺人,以自己的劳动和智慧,不断推陈出新。他们以铁线扎成人物的躯壳,然后像真人般穿上精心绣制的绚丽多姿的衣裳,配上和谐的景物和辉煌的灯光,以脍炙人口的历史故事情节为题材和内容,组成层叠有致的成屏花灯屏,更显得富丽堂皇,雍容华贵,成为了一种雅俗共赏,老少咸爱的特种工艺品。
4101(主持人 王漫):黄老师,我看到这里灯屏的人物都是古装造型的打扮,是否灯屏的人物形象都必须是古代人物?(黄):灯屏主要以戏剧为主,戏曲里面的,主要有潮剧和其他剧种,正常情况下以潮剧的装扮(为主),但是里面有一些工艺涉及了花灯的工艺,我们需要将它结合。//(主持人 王漫):老师那你这里的每一幅灯屏都体现了一段历史的故事吗?(黄):像这一出就是三打白骨精的场景,讲的是孙悟空去山上摘桃给师傅吃 发现了白骨精,在这里两个人相斗的场景, 白骨精就以戏曲中武旦造型装扮,因为我们也不能表现出她是白骨,那样呈现出来会影响美感,所以将她美化,但是在她的头盔上点明她是白骨, 上面有个骷髅头,是骨头化身过来的。 因为白骨精经常会化身其它的造型出现, 迷惑别人,孙悟空还用了金色的眼线画他的眼眶,表现出他的火眼金睛。//4102(黄):这个就是桃园三结义里面的刘关张,这一顶有的人叫喇叭头,也可以叫夫子冠,也可以解说金蝉盗。这一个是珠盘,因为刘备是王,所以帮他做了一顶三国时期的珠盘。张飞表情发怒,也代表着他的性格风风火火,采用了珠绣里面的一些制作方法。〃这一尊是狄仁杰,这个装扮是他喝醉酒后要上朝造反时的场景,这一顶就是射箭眼帽,就是我们潮剧太师的头盔,因为他是装疯卖傻的。所以这一套衣服也相对比较短,突出这一场景。
从火眼金睛的孙悟空到怒发冲冠的张飞到装疯卖傻的狄仁杰,无数的历史人物走出书本走出戏台走上灯屏,丰富的创作题材成就了潮州花灯的前世繁华,鼎盛时多达百屏。所以有了潮州民歌《百屏灯》。百屏灯的歌词从“头屏董卓凤仪亭”,一直唱至“百屏拜寿郭子仪”才结束,这是对历史上潮州花灯盛况的写照。《百屏灯》反映的大多是戏曲曲目中经典的场景。人物造型、脸谱、服装、道具,好多均来自于戏剧原型,所以每屏花灯都是一个故事。黄韬的灯屏制作工程巨大,制作一个灯屏需要做很多功课。
4211//(黄):花灯和潮剧有着密切的联系,很多场景取材于潮剧,首先就要了解潮剧,知道里面的生旦净丑,了解里面人物行当的装扮,才能更好的表现花灯,(主持人 王漫):那么一些经典的潮剧角色你也是熟记于心底了?(黄):是,喜欢的或是需要的我都会努力去看,去钻研,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和场景。(主持人):比如这一件花灯表现一个怎样的故事情节?(黄):这是我们潮剧《西施归越》的一个场景,西施在苎萝江江边浣纱的场景//这里采用的粤剧里面的造型和装饰,采用了珠片,因为这个场景比较素,(所以我)利用镜片的反光,产生一些色彩,在构图上不会太冷。还有一点的是要考虑如何表现纱的光泽,就采用呢绒,呢绒也是能够反光,代表蚕丝,整个构图上色彩偏冷。在周围场景的布置上,像莲花就采用暖色调粉红色紫色来烘托场景,使整体看起来不会太冷
除了故事和情节,适合场景上的构图、色彩都是黄韬需要考虑的东西。屏灯的布景、人物的服饰等又与雕塑、绘画密切相关。可以说,百屏灯制作工艺繁复,是潮州民间传统工艺的集大成者。
(节目导视:以脍炙人口的历史故事情节为题材和内容,潮州花灯灯屏成为了一种雅俗共赏,老少咸爱的特种工艺品。《厚德潮安》之《黄韬:风流百巧花灯手》正在播出。)
一屏花灯一个故事。就像黄韬店里的每一尊灯屏,也许故事发生的背景我们不熟知,其中的人物的遭遇我们并不了解,经过花灯艺人的精心雕琢,灯屏里活灵活现的造型、栩栩如生的神态,人物的喜怒哀乐呼之欲出,曾经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悲欢离合似乎也可以触摸。最难把握的神似,考验的是艺人对故事的理解和对人物性格的把握。
4117(黄):这里面是我们花灯的头面,//主要以梁山108好汉作为创作题材因为这一题材比较好表现,有生净旦,要用到花灯的表现(形式)去做,比如他的头面就是我们潮剧的盔头手工和梳头的技艺,它的意义也非常好,突出他们的义。//(黄):记得当时花费了两年半的时间(去完成)//用戏剧的表现手法就非常好,//可以面谱表现或者色彩,里面可以分为几项,有书生老生文武生刀马旦青衣里面有很多的角色,还有丑角,也是非常有特色的和其他剧种不一样,做这些也没有现成的资料可以参考。
一屏花灯一台大戏。除了故事情节的把控,屏灯的布景、人物的服饰也是艺人必须综合考虑的,它涉及绘画、雕塑、服装设计甚至现代人称之为舞美的综合艺术。
4118//(主持人 王漫):在人物的五官方面怎么区分?(黄):五官方面像这种净角就在眼睛和鼻子(区别)//(黄):丑角就非常多种有歪嘴龅牙咧嘴丑角的比较好区分//(主持人):这些都是纯手工制作吗,有机器辅助吗?(黄):没有全部纯手工制作因为一开始要做头面然后上色再做帽子和身体,花费的时间比画画的时间多。//(主持人):每一个细节都是你自己做的吗?(黄):是,除了布要去外面买,其它都是自己做。(主持人):人物的脸谱也是你自己画的吗?(黄):是,事先自己画在纸上,再画到人物上因为首先要定稿,因为两尊之间的色彩也要考虑到,呈现出来才有美感,如果两尊色彩差不多,呈现出来就非常不好看。
丝缎、饰品、陶瓷、珠绣、笔墨纸砚,黄韬现场为我们示范了屏灯模型的创作。
(黄):头部是用陶,还未烧制的瓷,以前是用纸后来又用石膏,但是不耐用,现在都以陶为主,陶比较适合因为它中间是空的,湿度小,不容易坏,它的脸面就用矿物颜料画,放置十多年也没事(主持人):那我们灯屏的制作要经过多少道工序(黄):首先就要做粗坯,做坯后定稿,再塑陶像,再绑上骨架,最后再组装。
历史里的人物,在黄韬的指间衣袂翩跹,生动竞逐……专注制作的黄韬,让我们有一种时光倒流的穿越感。
潮州花灯堪称中国花灯艺术上的一朵奇葩,和北派花灯的阳光气派、气势雄伟不同,潮州花灯有着南派花灯的温宛细腻、精益求精,和极尽精致潮汕文化一脉相承,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人文情怀,因而,在日渐式微的花灯市场上,潮州花灯更多是一种承载着文化和情感的符号,得以流传。
(黄):现在花灯在市场上偏冷,因为受到一定经济市场的关系,大气候也有关系,再者从事的人也没有几个。(主持人):买的人主要用于什么用途?(黄):买的(人群)主要是在外的潮汕人对家乡的情怀,寄物思乡的这种情怀,另外就是学术的收藏。
4134(主持人 王漫):潮州花灯久负盛名,自明朝以来扎灯人才辈出,精品不断,具有根深蒂固的群众基础,也是联结在外乡亲的纽带,可以点燃老一辈当年岁月的记忆。“潮州花灯”已成为一批批爱国情浓、桑梓情深的海外乡亲思乡爱乡的信物。花灯竟起,笙歌盛事,衷心祝愿国强家富人寿,花好月圆年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