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导视:潮州剪纸艺术源远流长,构图生动细致,与潮汕人民的生活密不可分,具有浓厚的传统文化特色。《厚德潮安》之《剪上工夫:一纸一世界》即将播出。)
南北朝时期《木兰辞》中有“对镜贴花黄”的诗句,这里面说到是“花黄”指的就是剪纸。剪纸艺术自诞生以来,在中国历史上就没有中断过。它充实于各种民俗活动中,是中国民间历史文化内涵最为丰富的艺术形态之一,在我国流布的地域很是广阔,品种繁多。作为早在宋代就已有“海滨邹鲁”之称的潮州,在剪纸式艺方面也颇有特色。
4756(主持人李清):美丽家园,厚德潮安。潮州剪纸流行于明代,繁荣于清代,清中期在寺庙中得到迅速发展,至光绪年间达到鼎盛。一代又一代的人民大众在时年八节、婚丧喜庆、祭神祈福的活动中,都离不开剪纸的美化作用。一把剪刀一张纸,是如何变幻成一个个栩栩如生,丰满逼真的形象,我们一同见证。
在潮州剪纸艺人黄韬的工作室,挂满了琳琅满目的剪纸作品。
十几秒作品展示
4762(主持人李清):大家看到的这些剪纸挂幅,就是出自我身边的这位——黄韬黄老师之手。
4762//(市工艺美术师黄韬):我从小就喜欢剪纸,因为剪纸具有想象的空间,它是随心的,把你想表现的东西表现在纸上,再用剪刀剪,表达内心的世界。
虽然家族里并没有从事剪纸的人员,但心思缜密的黄韬勇于尝试,凭着自己对剪纸的一腔热情和深厚爱好,跟着电视学习,经过无数次的临摹刻苦,让自己从一个剪纸门外汉,慢慢练成了一个剪纸佼佼者。
4762/(主持人李清):平时会剪纸的都是妇女比较善长,你怎么会对剪纸有兴趣?(黄韬):我觉得纸非常简单,能把它变成一件美丽的事物,是非常神奇的,所以产生兴趣。
潮州剪纸源远流长。清代中期,潮州修祠建庙蔚然成风,在此背景下剪纸就当作了祭祀、节庆、游神赛会、红白喜事等民俗活动中的一种饰物,寺庙中的僧尼也剪纸花馈赠善男信女。而农村妇女们每逢喜庆节日,也常结合供品进行剪纸竞赛。各种各样的剪纸图案,分别贴在供品上,做为装饰,表达吉祥。家家户户的妇女们,将剪纸视同绣花、制香包一样的必须掌握的女红手艺。然而时代变迁,潮州剪纸慢慢萎缩,渐失传人,像黄韬这样钟情于剪纸的年轻人已并不多见。
4763(主持人李清):黄老师,剪纸是否有讲究手法?(市工艺美术师黄韬):是,剪纸里面就可以分剪、刻,潮州就还有(另一种手法)錾,(主持人):像你桌上的这些作品是否都体现了你刚才说的手法(黄韬):这里有几种,像这一种就是剪的//(黄韬):剪里面也是有手法,有挑,刺,剪,像鱼鳞就要刺后挑开再剪,它非常小//(黄韬):像这一幅,福禄寿,就有阴剪和阳剪(主持人):什么是阴剪,什么是阳剪(黄韬):阳的就是留下线条去突出,阴剪是在一张纸上刻,像这个位置就是阴,这部分就是阳,留线条//因为这是三孙,中间还有一个小孩,所以福星就采用阴剪,构图看起来不会太乱,有阴有阳,构图就好看。
潮州剪纸表现形式分为剪纸和刻纸(也叫錾纸)两类,主要是因工具和制作手段各不相同而分类。黄韬的剪纸工艺精巧、细致、淡雅,细如游丝的线条,疏密有致的布局,具有较强的形式美感。
4764(市工艺美术师黄韬):像这边这一幅,四君子的花篮,里面也是有阴剪和阳剪,看起来的第一感觉,是比较繁杂,中间就采用阳剪来表现//(黄韬):里面有菊花,兰花,竹,梅花,四君子,有四季平安的意思,花是主体,就采用阳剪,叶子是次体,就用阴剪,构图上相对突出//潮州人喜欢团圆的意义,喜欢圆(构图的设计)再加上红色的衬托,喻义更好。
剪纸艺术和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许多剪纸表达的正是潮汕百姓的日常生活与风俗。因而内容很多,寓意很广。人物、花鸟、虫鱼、飞禽走兽、自然风光和文字图案,这些具有吉祥好意头、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成为剪纸重要的创作题材。
红色,代表着喜乐,吉祥,是中国人与生俱来的情结,它流动在民族的血脉里,遗传在民族基因中,体现在各种乡土艺术上,潮州剪纸也以正红色为主。
4769(主持人李清):黄老师,平时剪纸是否都用红色纸吗?//(市工艺美术师黄韬):一般用红纸。以前剪纸主要用于拜神,像劳热和时年八节的时候,,在祭品上贴个红纸,红色喜气也有用其它的色//(黄韬):这个是当时民国的时候,遗留下来的//(黄韬):(这张)因为放置的时间长(所以褪色了),如果置于外面,色彩更加偏白//
潮州民间剪纸艺人善于纯色剪纸,不画稿,仅凭记忆和想象,一手拿纸,一手运剪,直接将花样剪出。这种匠心独运的剪法极富创造性,造型活泼而富于变化,很少有重复的作品。
(黄韬)://我们的剪刀也非常有特色,跟外地的也不同,外地剪刀相对不那么尖,我们的比较尖和短,比较适合挑,这是外地没有的//(黄韬):这个剪刀一边尖一边不那么尖,剪细时用尖头,剪大面积时用另一边,有区别。
(节目导视:潮州剪纸精巧秀丽、造型优美,自成一派,堪称剪纸艺术中的奇葩。《厚德潮安》之《剪上工夫:一纸一世界》正在播出。)
剪纸根植于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之中,起源于古人祭祖祈神的活动,。古远的年代,地域的封闭、文化的局限以及自然灾害等逆境的侵扰,激发了人们对美满幸福生活的渴求。丰衣足食、人丁兴旺、健康长寿、万事如意,种种朴素的愿望便借托剪纸传达出来。艺人们把多种物象组合在一起,产生出理想中的美好结果。同时,运用比兴的手法创造出多种吉祥物,把约定俗成的形象组合起来表达自己的心理。因此,追求吉祥的喻意是剪纸意象组合的最终目的之一。
可以说,两千年的发展史,剪纸浓缩了汉文化的传统理念,成为汉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传统信仰与人伦道德的缩影,也是观察一个民族的民俗风文化传承的窗口。
和其它流派的剪纸一样,潮州剪纸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是精致典雅潮文化的体现。具有精巧秀丽、造型优美的特点。但不同剪纸艺人风格也不尽相同。他们有的细致,有的豪放,有的秀逸。黄韬既是剪纸艺人,也是潮州花灯的代表性传承人,因而作品融会贯通,细腻秀美。
十多年的剪纸生涯,剪出作品无数,提起得意之作,儒雅沉静、不急不躁的黄韬也有点激动,言谈中充满自信和满足。
4782(黄韬):这幅是省第二界剪纸展命题的一副作品,//是我和章碧蓉老师两人合作的一件作品//(黄韬):当时是为了表现海丝之路,里面分为三个篇章,一个是贸易,一个是新城市的变化,一个是特产出口农耕方面//(黄韬):我们潮州负责《海丝新语》有关贸易方面广州负责现代城市建设佛山就是农耕特产方面//(黄韬)://这幅《海丝新语》里面分为四个篇章,第一个是茶韵飘香,就是讲我们凤凰山,这就是凤凰山,分阴剪和阳剪,突出山峰的高,既然是茶韵飘香,也要突出茶,有山也要有茶,在下边就设计了两个茶农在采茶,表现出凤凰茶农采茶制茶的过程//这块是妇女在做潮绣,岭海名邦,海滨邹鲁,为了突出这是潮州城内,我们设计了最具有代表性的牌坊,把状元牌坊穿插进来,使构图(完整)和接下来我笔杆山烧窑有联系//这边是红头帆影,船要驶向南洋,我们除了有瓷器还出产蔗糖,这里用叶子的形状表现糖字,简写的糖字(主持人)://这整幅图是一张纸剪的吗(黄韬):是,一张纸剪的//(黄韬):这副剪纸当时是为了体现地方特点和技法,里面有用到刻,錾,剪,三种结合,刻的(手法)体现在这些山的纹理,这一部分要采用剪的(手法),这些是錾的,因为树叶和茶叶相对规整,就用錾(的手法)
《海丝新语》是黄韬剪纸艺术上的颠峰之作,他通过对生活素材去粗取精,删繁就简,浓缩成独具特色的潮州文化。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这也是黄韬技术的娴熟自如,经验的积累体现。
4773//(先剪纸全镜头,然后示范镜头加速)
4776(主持人李清):(这是)现场黄老师示范(剪出来的)梨,我们都知道每一幅剪纸作品都有它的蕴意,这一幅又有什么蕴意呢//
(是工艺美术师黄韬):梨有“来”的意思,即将到来的我们的狗年,狗代表“旺”,梨和狗年的蕴意代表“来旺”,旺旺常来。(主持人):是,我们希望新的一年,大家都旺旺常来,这幅作品就是黄老师送给大家的(美好祝愿)
眼观手,手握刀,刀剪纸。手随心动,刀手合一。缺少心平气和和细心谨慎,一刀出错,前功尽弃。眼前的黄韬,内敛沉稳中不乏坚定与从容。
托物寄情、赋予吉语,以自然界中能唤起人们感情上共鸣和美好的形象,来诱发人们对美好情感的联想,来表达创作诉求,从而获得情感的满足,这应该也是艺人们坚持创作的不竭动力吧。
4760(主持人李清):潮州剪纸,纹理顺畅,线条明晰,整体体现出一种清丽的风格。是民间对文明和幸福期望的一种纯朴表达,也是潮州文化人文主义的载体。2006年,潮州剪纸更是成功列入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