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潮州库 > 潮安区库 > 专题片

冰肌玉骨瓷板画

2021-06-28 09:39:45 来源:潮安区融媒体中心

(节目导视:书画行走瓷板,碰撞生发出新奇别致的情趣——瓷板画。《厚德潮安》之《冰肌玉骨瓷板画》即将播出。)

潮州作为中国瓷都,文化渊源久远,积淀深厚,工艺美术,品种繁多,各擅其胜,是构成独具地方特色的潮州文化的重要组成。其所哺养之陶瓷文化,亦有神妙色彩,向为世人瞩目。陶瓷文化深厚,,形成了手工制瓷工艺生产体系,包括独树一帜的瓷板画。

(主持人李清):美丽家园,厚德潮安。用木质画框装裱起来,远看如同一幅画,近看则是陶瓷制品——这便是瓷板画。由于瓷板画艺术效果独特,近年来受到家居装饰市场和民间收藏市场的欢迎,成为市场新宠。瓷板之上如何作画,今日我们一同走近瓷板画艺人李曙,看看他是如何操作的。

瓷,连接着中国人的精神世界,瓷板书画,延续这种优美的传统技艺,将书画艺术、制瓷艺术及传统文学艺术融为一体,拓宽了书画艺术的载体,也为瓷器脱去“匠气”与“烟火气”,萃取出凝重质朴的魅力。市工艺美术师李曙,生于潮州,长于潮州,对潮州的瓷器有着自然而然的熟悉,再加上从小喜爱画画,所以他从事瓷板画艺术就显得那么水到渠成了。

4166

(主持人李清)://纸上作画和瓷板上作画有什么不同呢?(市工艺美术师李曙):纸上作画从保存等各方面都没有瓷板画这么好表现.纸画达到了一千年的寿命,但瓷板画经过高温烧烤,它的保存寿命非常长.(主)://两种(所采用)的工具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李):纸上作画用的毛笔毛比较长,瓷板画用的毛笔毛比较短,这样便利于表现动物的丝毛,就是一丝一丝的毛.//

李曙喜欢画画,但并非科班出身,一开始他从事的职业是与艺术完全沾不上边的机械工人。但又并非完全没有任何联系,因为虽然是机械工人,但他并不是车间里操作机器的工种,而是在办公室里从事画图工作的,这就使得他对画画的喜欢有了一种必然的渊源。

4167

(主持人李清):也就是说你一直都从事绘画工作?(市工艺美术师李曙):是.():中途有中断过(瓷板画)的创作吗?//():1983年的时候我走进机械厂,从事机械工作,但我也是拿笔的,只不过拿的不是毛笔,而是鸭嘴笔.鸭嘴笔的功能就是画机械图.//():也就是你一直都是跟画画打交道?()://():你从什么时候开始创作瓷板画?():瓷板画创作是从2008年开始的.因为当时从事瓷板画的人相对比较少,在一个机缘巧合的情况下,我在一位朋友那里看到一幅瓷板画,一看就非常喜欢,就爱上了.():就是这个原因促使你开始创作瓷板画?():,一发不可收拾.():还记得当时画的第一幅是什么样的瓷板画吗?():当时我画的是一幅山水画.当时我对瓷板画的各方面都很生疏,后来在不断的实践和摸索中就越画越成熟.//

虽然当时的工作环境到处都是机械机器,但李曙对图画的情有独钟促使他觉得自己必须站起身来,必须奔赴新的故事,新的远方。听从自己内心的人对这世间有太多深情,所以不允许自己背弃生活的理想。于是,在初心的召唤之下,李曙离开车间,走向外面的世界。他觉得艺术源于生活,要画出形神兼具的作品,就必须练就精深的观察力,阅尽万物,才能做到下笔时胸有成竹。

4168

(主持人李清):你平时创作瓷板画,是临摹名家的比较多,还是自主创作的比较多?(市工艺美术师李曙):刚开始,技法/构图,色彩不娴熟,我还是临摹了一段时间.然后等到各方面都掌握了,我就慢慢地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这才叫做创作.//():自主创作是(通过)观察实物还是?()://身边的花花鸟鸟,山山水水,我就走进大自然,走进这些实物去细心观察,去写生,这是(创作的)源泉.():大概需要多久才能做到心中有数呢?()://这就要看悟性了.在实践和摸索中看自己的努力程度,越努力,需要的时间就越短.():这样会不会觉得很枯燥?():肯定枯燥.画画就必须枯燥才能画出东西来,如果每天忙于应酬就画不出好东西来.():所以必须耐得住寂寞,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你应该也能得到乐趣?():非常有乐趣.因为从小绘画就是我的喜好,也是我的梦想,所以觉得非常有趣.//

对于李曙来说,生活的美好,就是跟喜欢的画画在一起。因为耐得住了寂寞,最后才能享受得了真正的自由;因为面对了时间,然后时间就把最好的东西留给了他。李曙的瓷板画作品,色彩饱满,栩栩如生,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视觉享受。多年的创作生涯,李曙各种题材的瓷板画基本都有尝试,但他最喜欢的还是皮毛类动物,而憨态可掬的大熊猫就是他最喜欢画的对象,也最能够代表他的技术水平。

4170

(主持人李清):平时你的题材选择是怎样的?(市工艺美术师李曙)://我涉猎的非常多,就画种而言,有花,有山水画,也有人物画,但我所侧重的都是熊猫等皮毛的东西.():我看到的大部分都是正方形或长方形的,在画制方面还有什么其他的形式吗?():我的瓷板画外型非常多,有扇形,有圆形,各种形状都可以画.但我侧重的还是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等.()://平时需要如何去画熊猫?()://2014年的时候我去过成都参加展会,顺便去熊猫基地参观熊猫,还照了一些(熊猫的相片)回来.回来后我一直思索着要如何画出熊猫的动态,皮毛的质感.要画出皮毛的蓬松感需要参考很多的资料,也需要实地观察.//

李曙工作室的大熊猫画,画上的大熊猫在光影的作用之下仿若活了。李曙多年来所下的苦功在这一幅幅画作中得到了丰厚的回报,这是他的厚积薄发,也是他的了得画功。因了大熊猫,他从此对一切毛发类动物情有独寄。猫,狗,鸡等也因而得以出现在他的瓷板画上。除了动物,花草树木,人物形象他也能描绘得惟妙惟肖。

4180

(主持人李清):你的工作室更多的是熊猫等其他题材,这一幅算不算是你唯一一幅人物题材的(瓷板画)?(市工艺美术师李曙):目前是唯一的。以前我画过很多的人物瓷板画,很多都被人收藏了。眼前这一幅是我花心思较多,比较喜欢的一幅,舍不得卖的,所以就留下来了。(主):跟我们介绍一下这幅画吧。(李):这一幅是我模仿的《乾隆大阅图》,是意大利来中国的宫廷画家郎世龙的代表作。体现乾隆阅兵的威武。(主):听你这么说,平时你除了皮毛类的题材,其他题材你涉猎多吗?(李):有。比如花鸟啊,//牡丹花,四季花,我都画过。//山水画也有。

(节目导视:瓷板画让“瓷”与“书画”有机结合,使得这两门中国传统技艺蕴含的人文精神、审美理念和艺术感染力得到了更长远的彰显。《厚德潮安》之《冰肌玉骨瓷板画》正在播出。)

瓷板画既是瓷、又是画。既继承了中国传统绘画的精华,又兼容了中国陶瓷艺术的特点,它不但可以画出逼真的摄影、古典油画的效果,又能随心所欲地表现各种画、各种流派的艺术风格。瓷板画从图片的选择、艺术加工,颜料的调制、毛笔的处理直至绘制的具体步骤和技法,都十分严谨、细致。就像李曙所说的,每一幅瓷板画都需要创作者的精湛功底。

4184

(主持人李清):(用以创作瓷板画)的瓷板有什么讲究吗?(市工艺美术师李曙):一般我用高温瓷板,中低温的不行。//因为高温的(瓷板)耐烧,而且烧出来的(瓷板画)亮度比较好。(主):产地有要求吗?(李):我用的是江西景德镇的瓷板,相比而言,(这种瓷板)的釉面和厚薄度比较适合,太重的话不方便搬动。(主):你用的颜料又有什么要求吗?(李):我用的是潮彩颜料,它的烧成温度达到850°左右,成品效果比较好。(主):画的过程中如果出错有什么方法可以修改吗?(李):一般出错的概率非常低。如果精神非常不集中画错了,可以局部擦掉,但会留下痕迹,所以最好避免。//(主):瓷板画的工序是如何的?是不是直接用笔画上去就可以呢?(李):不是,首先需要构图,//接着复稿,//然后是着色,(颜料)一遍遍叠上去。//有瑕疵的地方需要调整,调整到满意了就进行850°的电窑烤制,烤完如果觉得达到自己预期的目的,这幅(瓷板画)就算基本完成。如果烤出来觉得色彩变化了,比如颜色浅了,就要在这个基础上再适当得填充一些颜色上去之后再烤制第二遍。//要尽可能减少烧制的次数,因为有风险,操作不当有可能前功尽弃。比如骤然的冷热变化,(瓷板画)有可能裂了,那之前做的那些就都是无用功了。(主):现场给我们操作一下(瓷板画)的创作吧。(李):好的。//

一段现场。

书画行走瓷板,笔墨线条在釉彩间舒展舞蹈,在瓷板上低吟浅唱,于是,刚强者有了柔软的面容,柔软者有了刚强的筋骨,“瓷”与“书画”这两门中国传统技艺蕴含的人文精神、审美理念和艺术感染力在瓷板画上得到了更长远的彰显。沉浸在作画中的李曙不能自拔。这是他的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心灵的慰藉与舞蹈,一种属于他的诗与远方。瓷上作画是由平面到立体,不是简单地把纸本上的画移植到器物上,而是完全不同的两个领域。相对于纸张作画而言,瓷板画保存久,不易变色,不会变老变质。这也是近年来瓷板画在市场上发展迅猛的因素之一。

4183

(主持人李清):你的瓷板画是个人买家多,还是团体买家多?(市工艺美术师李曙):主要是个人收藏。//(主):瓷板画需要特殊的保存吗?(李):不用,瓷板画非常耐久,不用考虑吸湿、防霉(等问题),除非打碎了,否则的话(瓷板画)是永久性的。//(主):对于你的创作,未来你有什么打算或是计划吗?(李):我打算接下来创作一些比较大型的以熊猫为题材的(瓷板画)//,以条屏的形式,大概(尺寸)是几片120乘以70的(瓷板画)形成一个屏风。//

由土与火淬炼而成的中国陶瓷,经由笔与墨的浸染,从文化维度上脱胎换骨,从技艺晋身成为艺术。而一贯被誉为“中国美学之灵魂”的中国书画,脱离纸面,融入到“冰肌玉骨”的瓷板上,亦碰撞生发出新奇别致的情趣。它们在艺人的画心之下,汇聚于瓷器中,使得这些精美的物件,有了各自留存于世的价值。

(主持人李清):瓷板画,不仅蕴藏着李曙多年练就的手艺,也寄托着他安静画笔下细腻温润的情感。这是一条漫长的路,在这条路上,人来人往,但愿李曙能翻空出奇,在这条路上留下自己清晰的脚印。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