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导视:"金漆粉线官帽"是一种鲜为人知的工艺。以"挤凸"为工艺核心,以神明头戴佩饰为工艺载体,这种工艺需要被知晓被了解。《厚德潮安》之《金漆粉线官帽:器宇轩昂的手造艺术》即将播出。)
83-7139
(主持人 李清):美丽家园,厚德潮安。一方水土养育一方文化。潮汕人虔诚向善,敬畏上苍,对神明有强烈的信仰。于是在潮汕,就有了各种各样的传统节日,以及各式各样的传统活动,因此衍生出众多相关工艺品,也就有了我们今天要一起关注的凝结着潮人情怀的传统手工艺——金漆粉线官帽。
483-7144
(主持人 李清):这里就是章楚鑫工作室。在陈列柜里面陈列的就是他的手作官帽,看起来金碧辉煌。而在我身边的就是制作者楚鑫兄。楚鑫兄你好,这些官帽都是你一个人单独完成的吗?(市工艺美术师 章楚鑫):是。(主):是纯手工的还是借助了机械的?(章):纯手工的。(主):好厉害,学了多久了?(章):我从十二岁就跟着我爸学,到现在有四十几年了。(主):跟你爸学的?那这么说来就是祖传的了?(章):是的。从我曾祖父,祖父,到我爸,再到我,四代人一直都是从事这种传统的工艺。我们家原来在新街头开了一家头盔铺,叫“义安.万顺英记精造头盔发行”,日本侵略者侵华时期潮州沦陷,铺就关闭了。后来重新开张,我们就把这项传统工艺继续下去,一直到现在。//
“义安.万顺英记精造头盔发行”的铺号牌匾仍然留存,这也是章氏家族的历史见证。从小在家族的熏陶中成长的章楚鑫兄弟四人耳濡目染,对这项手艺都不陌生,也都能动手制作。不过几十年下来,种种的原因,这一脉现在只剩下章楚鑫一人还坚守着这门手艺。而这门手艺,也在他的坚守中有了创新,在他手上焕发光彩。
483-7145
(主持人 李清):我爸的心愿就是:这是祖传的手艺,不能让它失传。我从小跟着我爸学艺,自己也喜欢这种工艺,所以有兴趣继承。做这种工艺,首先必须静得下心。//(主)://那你是否有所创新?(章):有。以前(的产品)没有做得像现在这么精细复杂到,现在的产品从外观,造型等都是一次次提高了。因为现在人们的审美要求也提高了。//
虽然已经从艺四十余年,但年轻时的章楚鑫并不把继承家族手艺作为毕生选择。当中有十几年的时间,他就业于潮绣厂,先后从事头盔、剧服和珠袋制作,并深究各类人物特点及历史故事,这也为以后他对老爷帽的创作创新埋下了伏笔,打下了扎实基础。后来在父亲的鼓励下,章楚鑫辞去潮绣厂工作,回家潜心研究和制作老爷帽。
483-4176
(主持人 李清):楚鑫兄,不同的老爷帽看起来应该也不同吧?
(市工艺美术师 章楚鑫):是,造型不同。比如这顶是太子盔,主要突出这个太子雷,一看就知道这是太子盔。这顶是状元帽,红色的,怎么看出来是状元帽呢?中了状元之后皇帝赐予一对金花,所以能看出是状元帽。这顶上天公帽,最突出的是珠盘。玉皇大帝也是戴有这种珠盘的帽子,所以有珠盘的帽子一看就知道主人是帝皇级别的。//
(主):你知道的知识这么多,平时是怎么获取的?
483-4177(接4176)
(市工艺美术师 章楚鑫)://我小的时候在家跟着我爸学,大概1980年的时候我进入潮绣厂剧服分厂,加入头盔组,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之后又加入剧服组,学习了一些剧服方面的知识,后来又调入珠袋组。再后来自己觉得还是要专心祖传的技艺,于是就(从潮绣厂)辞职了,以后几十年的时间就认认真真地研究祖传的技艺。//(主):还记不记得自己第一次接单时制作的是哪尊老爷的帽子?(章):第一次接单制作的是王爷帽,凤冠等。(主):大概从什么时候开始接单制作的?
(章)://独立制作大概是在我二十多岁的时候。//
(节目导视:章家四代从事官帽制作,将金漆粉线工艺发扬光大。《厚德潮安》之《金漆粉线官帽:出神入化的手造艺术》正在播出。)
从1998年开始,章楚鑫开始制作老爷帽。他的手艺,不止为本地所熟知,更是漂洋过海,台湾、福建乃至东南亚,订单不断。
483-4179
(主持人 李清):楚鑫兄,从事了这么久的官帽制作,你还记得你一共做了多少顶吗?(市工艺美术师 章楚鑫)://大概有一千多顶吧。
(主):都是为潮汕本地老爷制作的吗?(章):我的父辈和爷爷辈那个时候主要制作的就是潮汕地区和福建的(官帽),到我这我(制作的)主要是销往台湾地区的,他们慕名前来找我。我的作品也销往东南亚一带,和福建诏安云霄一带。//(主):都是当地华人的?(章):是。(主):最远的销往哪里?(章):美国。//
离开故乡的游子们,精神上颠簸、乡愁上千转百回,他们因了某些来自故乡的精神上的寄托信仰上的尊奉而找到了慰藉和希望。章楚鑫的老爷帽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他们的思乡念想圆了他们的祈望心愿,也正因此,他们不辞千里,探寻章楚鑫,定制章楚鑫的老爷帽,再跨越万水千山,将老爷帽安置在心目中神明的头上,从此他乡的乡愁就有了根。能被一拨一拨的或近或远的人所记住寻找,除了目前从事此种工艺的人不多之外,更重要的是,章楚鑫的手艺得到认可。
483-7150
(主持人 李清)://你的(官帽)销路如何?(市工艺美术师 章楚鑫):销路还是可以,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我的技术得到大家的认可,很多人慕名前来,尤其是台湾地区,他们比较信奉神明,官帽的要求也比较尖端,我的作品中他们那里算是影响力比较大,工艺最好。//
(主):客户必须给你什么资料你才能制作出来?(章):凭我这么多年的经验和我父亲对我的传授,只要告诉我哪尊老爷,头围尺寸,我就能完成。(主):不同的老爷帽有不同的规格,你有可以参考的(资料)吗?(章):不用,只要告诉我老爷的头围尺寸就可以。//
神像官帽是粉线工艺的呈现载体。粉线工艺自元代就已出现并通过高温烧制应用在瓷器上。而粉线官帽制作过程中无需任何高温烧制且纯手工制作,无一借助机器。但成品却稳固逼真,器宇轩昂。整个制作过程需历经几十道工序,这很大程度上考验了艺人的技能。
483-7153
(主持人 李清)://制作老爷帽的工序复杂吗?(市工艺美术师 章楚鑫):相当复杂。一顶老爷帽,从起稿到画纸板,通过剪刀和小錾将(图案花纹)剪出来錾出来,(帽子)后面还必须用铁丝加固,再通过涂油涂胶,使纸板有一定的硬度, 还能防湿,(帽子)正面用挤凸的手法,就是将(特定粉制液体)装入(装制笔袋)挤出线条图案,干了之后还要再上若干遍油,再涂漆,然后贴金,再装饰其他。(比如)加点珠子,镜片,钻石等进行点缀。贴金之后彩色,彩色后安装,然后才算是完成了。(主):工序好多,制作一顶帽子大概需要多久?
(章):像人体这么大的老爷帽大概半个月以上,都是纯手工的。(主)://最核心的是(哪道工序)?(章):最核心的工艺就在于挤凸。凸线要显示出图案花纹。(主):什么是挤凸?(章):就是用专制的笔袋,装上特制的粉状液体,通过用手挤出线条图案。挤凸的时候必须凭借娴熟的手法挤出线条图案。(主):也即是将此当作笔,在上面画出图案线条?(章):是,这是老爷帽最技术性的工序。//
“挤凸”粉线工艺是以“挤线条”技艺为核心的,即是将粉制液体装入专用袋子中,通过艺人的手进行挤压勾勒,各种图案必须了然于心,整个过程必须控制好力度和方向,收放有度,非常考验手感和熟练度。
一段现场。
为与时俱进,也为了拓宽老爷帽的发展前景,章楚鑫近期将老爷帽做成了家居装饰品,祈福官帽,祈求平安。让老爷帽带着美好的祝愿和期盼走进百姓家。
483-4178
(主持人 李清):近期有什么样的打算吗?(市工艺美术师 章楚鑫):现在的打算是在原来的基础上加以创新改革,将之作为一种精品,一种工艺品,一种家居摆设的陈列品,像这些。这顶是财神爷帽,摆在家里能镇宅,有“加冠进禄”的好意头。这顶上凤冠,一般跟状元(帽)一起成对,表示得中高第。//
一朝一朝的生活,有所欢喜,总不会乏味。章楚鑫潜于民间,虔于创作。时间转变,经历的事情在变,唯一不变的是他眼里的深情和心底的热爱。曾经为了守艺,章家祖上的工艺只传男不传女,只传给儿媳妇不传给外嫁女。而现在同样是为了守艺——将手艺更好地传承下去,章楚鑫将手艺教授给了两个女儿女婿,并且也愿意传授给有意向学习的任何人。传统的技艺只有毫无保留地传授,才能够一代代传承下去,走向更广阔的发展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