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导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太极拳,是一种内外兼修、柔和、缓慢、轻灵、刚柔相济的汉族传统拳术,深受大家喜爱。《厚德潮安》之《太极好风光》即将播出。)
483-1220(主持人 李清):美丽家园,厚德潮安。太极拳作为中华文化的一个符号象征,为世界各国人民所喜爱,学习者众多,吴梅生也是其中之一。
吴梅生,陈式太极拳第十三代传人,国家一级武术裁判员,国家武术七段著名太极拳师,潮汕武术领军人物。吴梅生并非从小习练太极,练习太极拳源于一位朋友的无意之举。
483-1207(接1206)
(主持人 李清)://当时你怎么会想到要学太极拳呢?(陈式太极拳第十三代传人 吴梅生):当时有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有一位朋友,他们单位请了一位老师来教太极拳,但是没多久大家就没学了,刚好我这位朋友非常喜欢太极拳,由于人数太少,无法留住老师,于是朋友就找到我,说我的朋友圈朋友比较多,要不就组织大家一起来学太极拳,于是我一下子组织了三十人,请了那位老师来教学。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就进入了练习太极拳的圈子中。
一个偶然的机会,让吴梅生接触到了太极拳,从刚开始抱着试一试的不经意,到后来学上了瘾,吴梅生在日复一日的研习中感受到了来自身体和精神上的变化,这种向好的转变,让他欣喜,也让他坚定了练下去的决心。
483-1208(主持人 李清):(当初练太极拳),除了有朋友的推介之后,你自己应该也有想强身健体的目的吧?//(陈式太极拳第十三代传人 吴梅生):是,太极拳对强身健体非常好。我一开始练太极拳也是从这方面考虑到,大概学了一年之后我感觉身体起到了非常好的变化,比如没学太极拳之前我的身体比较虚弱,很容易就感冒,体能比较弱。练习了一年之后,我的身体免疫力和体能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加上太极拳讲究身法,//我之前容易不自觉地含胸,耐力也不够。但是我练了太极拳特别是最近这几年,我已经有四五年不曾感冒过,生病也少。现在爬山,旅游等,其他人气喘吁吁而我就明显轻松得多。//太极拳要求立身端正,所以我现在站立一般都是身形挺直。
一开始,吴梅生习练的是陈式太极拳新架八十三式,几年之后,他转拜陈家沟著名拳师,第十二代(太极拳)嫡宗传人陈向武老师为师,正式修练陈式太极。
483-1210
(主持人 李清):(当初练太极拳),当时你为什么会想到拜陈向武老师为师呢?(陈式太极拳第十三代传人 吴梅生):学了一段时间的太极拳之后,我接触的人太极拳界的人多了,我知道了太极拳的派别非常多,也了解到了陈向武老师是全国非常著名的太极拳拳师,他在粤东地区就有十几个拳馆,我也想拜更有名的拳师,于是我就跟着他学习并且后来拜他为师。
传统太极拳门派众多,常见的太极拳流派有陈式、杨式、武式、吴式、孙式、和式等派别,各派既有传承关系,相互借鉴,也各有自己的特点,呈百花齐放之态。其中吴梅生所练习的陈式太极拳,发源于中国焦作市温县陈家沟。明末清初,由陈王廷潜心研究创编。陈王廷系明末文庠生、清初武痒生,文武双全,曾只身闯玉带山,劲阻登封武举李际遇叛乱,为清廷在山东平定盗匪立过战功,在河南、山东负有盛名却不被清廷重用。陈王庭报国无门,收心隐退,在耕作之余,依据自己祖传之一百单八式长拳,博采众家精华,结合易学上有关的阴阳五行之理,并参考传统中医学创建了后来的陈式太极拳。有了一定基础的吴梅生,拜了陈式太极拳第十二代嫡宗传承人陈向武为师,从而让自己的太极武艺又有了更深的发展,最终成为了陈式太极拳的第十三代传人。
(主):与其他派别相比,陈式太极拳的最大特点是什么?(吴):太极拳的特点就是以柔为主,柔中有刚,动作非常舒展大方,陈式太极拳以缠丝劲为主,打拳的时候有快有慢,快慢相间。(主):听你刚才的介绍,陈式太极拳分为大架,小架,新架,老架。你是全部都学了还是只是学了其中之一而已?(吴):陈家沟陈式太极拳有大架一路二路,小架也有一路二路,还有器械,这四套拳我基本上都学了,器械的我学了当中一部分,学了刀,剑,刀还分为单刀和双刀。太极拳是深不可测的,一辈子都学不完,当中也分为很多层次,所以没有人敢说自己的太极拳打得最好最厉害,//太极拳是非常深奥的,//真的是活到老学到老。
陈式太极拳有陈式老架、新架之分。老架由陈王廷所创,共有七个套路,现仅流传第一路和第二路(炮捶),大约道光咸丰年间,陈王廷五传弟子陈有本去掉老架中的某些难度动作,编成陈式新架太极拳。其弟子陈青萍又在陈有本所传拳架基础上创编成另一拳架套路--"赵堡架"。陈式老架拳与新架拳没有本质的区别,主要区别在于老架拳弧形绕转的圈较大,新架拳圈较小。故陈家沟也称老架拳为"大圈拳",称新架拳为"小圈拳"。陈式太极拳核心就在于"自缠"。身缠、手缠、足缠、臂缠、腿缠,周身缠。故有陈氏太极拳乃"缠"法也之说。多年的用心学习,吴梅生已然将陈式太极拳的每招每式熟谙于心,说起来头头是道。
483-1211(主持人 李清):陈式太极拳有大架小架之分,对于学习者来说是否有先来后到的讲究?(陈式太极拳第十三代传人 吴梅生):一般都要先学习大架,因为大架(手法身段)比较柔,初学者要先从大架学起才比较容易入门。学到一定程度了,丹田有气了才可以练小架和二路//(主):大架和小架两者的要求有什么区别吗?(吴):有,大架动作比较舒展,顾名思义,大架的(运转)圈子比较大,小架是运用丹田之气,运转的圈子比较小,得练出一定水平了才能够打出小架的特点(主):陈式太极拳与其他(派别)有什么相通之处吗?(吴):太极拳派别很多,总体上基本还是相通的,要求都差不多,只是各派有各派的特点,//但是总体上还是离不开身法和阴阳虚实,(万变不离其宗)。(主):陈式太极拳的学习要领是什么,能不能给我们展示一下?(吴):(陈式太极拳),无论是大架还是小架,一般要求都是虚领顶劲,不能含胸驼背,这样就起不到作用,虚领顶劲就要求动作拉升;第二个要领就是沉肩坠肘,(肩和肘)要沉下来;第三个是含胸拔背,每招每式都要运用意念,像夹着一个球一样;第四个是松胯塌腰,就是要气沉丹田,将气沉到脚底,动作才能舒展大方;还有一个是阴阳虚实,太极拳是阴阳结合的,手往上拉就属阳,手往下属阴,手要松。阳时中指领劲,阴时小指领劲,这就是属于阴阳。虚实就跟我们的动作一样,要出步时必须将全部气沉到右脚,左脚才能提出去,同样的道理,只有将全部气沉到左脚,右脚才能提出去。所以太极拳必须练到懂阴阳虚实,打出来的太极拳要领才能升法,才能打出特色。
(节目导视:太极拳以中国传统儒、道哲学中的太极、阴阳辩证理念为核心思想,集颐养性情、强身健体、技击对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厚德潮安》之《太极好风光》正在播出。)
虽然派别之间各有侧重,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太极拳的基本构想,在世界任何拳术,武功,捕击方法中是独一无二的。以自然、柔韧、沉着、安舒为主旨,讲究以静制动,四两拨千斤,后发制人。而陈式太极拳,被认为是太极拳中最不像太极拳的拳种,有着其他太极流派没有的招式套路如跳跃、腾空、跌岔、震脚等非太极拳招式。吴梅生现场进行了一番比试。
一段现场。
世间万事万物,永远在变动之中。太极拳功夫,不外乎是动静开合而已,但一切要在稳静的基础上,不可有慌张冒失的现象。太极拳虽是静,但静中藏动机;虽是动,但动中存静意,一动一静,互为其根,此太极拳之道理也。动作看似缓慢,但永不停顿,没有一刻有空滞的时候。所以在太极拳中,速度并不是最重要的,要旨是永远保持平衡和稳定。随着音乐,吴梅生连贯而不失节奏地开始表演,全身柔绵而有力地摆动,每一个关节灵巧配合,柔和之中藏着刚劲,握拳、转腿、冲拳、推掌,含蓄内敛、连绵不断、急缓相间间,一整套动作行云流水而过。
太极掌是中国武术的优秀拳种之一,新中国建立后,毛泽东曾号召全国人民打太极拳。改革开放以来,太极拳慢慢进入推广普及期,邓小平曾亲笔题词“太极拳好”。不仅国内演练太极拳之风盛行,太极拳大师们还走出国门,将太极拳这一国之瑰宝传播海外一百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太极拳传播至今,已经成为世界上参与人数最多、最受人们喜爱的武术运动和健身活动项目,全世界的太极拳习练者高达三亿之众。
现在的吴梅生,积极参与各种太极拳比赛,也屡获殊荣。闲暇时他开班授课,希望将传统的武术,更好地弘扬。
483-1217(主持人 李清):梅生兄,你的武馆是什么时候开设的?(陈式太极拳第十三代传人 吴梅生):2005年开设的。(主):一直都是你在教(拳)吗?(吴):一开始请了我的师傅陈向武老师来教学,一开始组织了三十几人进行学习。但是不是每个学习者都能从头到尾坚持,不是每一期都能组织到三十几人一起学习,断断续续都有报名者,于是我就组织这些(后学者)进行学习。
483-1214(主持人 李清):太极拳的创编,可以说是继“四大发明”之后汉民族伟大创造力的又一次展示。继承和保护太极拳,对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强健身体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愿太极拳薪火相传,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