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潮州库 > 潮安区库 > 专题片

佘慕君朱泥壶:以茶为媒,壶上生花

2019-12-09 20:00:00 来源:潮安区融媒体中心

(节目导视:潮人尚饮茶,茶器中最有代表性的莫过于朱泥壶。历史背景深厚,地域色彩浓郁的小小朱泥壶,融入到了潮人的慢生活当中,承载起了潮人的人生态度与处世哲学。《厚德潮安》之《佘慕君朱泥壶:以茶为媒,壶上生花》即将播出。)

483-5822

(主持人 李清):美丽家园,厚德潮安。传统潮汕人家,每天都要和工夫茶打交道。往往是一把手拉壶,三四个若深杯,一两泡凤凰茶,无论高门大户,还是深巷陋室,即可形成一个同样文气十足的茶格局。整个茶格局中的主角之一,就是朱泥壶。

潮州朱泥壶的制作工艺源于江苏宜兴紫砂壶,清初开始被引进潮州枫溪。经过三百多年的演变,朱泥壶将实用与美感、历史与文化、传承与创新结合于一体,成为潮汕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是一个独特的文化符号。潮州朱泥壶从普通泡茶工具到工艺美术精品的升级,离不开的就是能工巧匠。在潮州城,却隐藏着不少技艺高强的民间艺人,比如佘慕君。

483-5830(主持人 李清):在我面前有很多饶有情趣的壶,这些壶就出自我身边的这位巧匠佘慕君之手。慕君姐你好!平时我们大家都见多了市面上表面光滑的朱泥壶,现在看到这些不一样的很有趣味的壶,大家会不会跟我一样,有眼前一亮的感觉呢?究竟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工艺,我们来请教慕君姐。//(潮州工艺美术协会理事会副会长 佘慕君):因为我们潮汕地区(的朱泥壶)大部分都是以手拉圆器为主,我学习了朱泥壶的手拉和手拍之后,我结合两者的优势进行了创作,//因为我有二十多年雕塑车模的经验积淀,所以我利用这种工艺中壶上做了一些个性化的东西。(主):这是一种什么工艺?(佘):这种工艺简称“花货”,就是指光器上面做一些我们想要创作的元素,(主):就是我看到的蝴蝶啊这些吗?(佘):是的//因为中式的审美,大文化还是属于中国传统的东西,为了创作的意愿,我觉得每一把壶都必须用心去做,在光器上面做文章,包括《五子登科》《知足常乐》,还有(以南瓜为参照物的壶,寓意“种瓜得瓜,种善因得善果”,每一个都有特定的意义。//

潮汕人家家户户、世世代代均有饮茶的习惯,因此,作为工夫茶具的“台柱”——潮州朱泥壶,其器形亦带有市井意识,制作尽显精、巧、细、薄。基本形状为圆形,体现了潮汕人以“圆”、“和”为贵的生活哲理,也体现了工夫茶“和、敬、精、乐”的精神,故而也讲究“稳”“均”的平衡之美。佘慕君打破这一常规,创作的朱泥壶不仅外型独特,制作的手法也有异于传统朱泥壶的手拉坯轮转成形法,她更多采用的,是手拍的方法。

483-5831(主持人 李清)://传统的朱泥壶是借助古老的辘轳的吧?所以基本形状都是圆形的,你这种不规则的壶又是怎么制作出来的?(潮州工艺美术协会理事会副会长 佘慕君):不规则壶我采用的是拍身筒,围身筒,拍器形,然后就利用我想要的图纸进行创作。(主):比如这个你如何操作?(佘):我首先拍了这个椭圆器,之后加壶嘴,加竹笋头,加把手,再加上面这些竹壳线条。(主):这种手拍和手拉两者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或者说两者有没有哪一种比较难哪一种相对比较容易操作的说法?(佘):两者各有千秋,圆器适合在仪器上进行手拉,仿生壶或是不规则的壶还是比较适合用手拍手法,更能完善,更能达到我们想要的效果。//比如竹笋,如果在车床上拉,就无法达到我想要的这种层次感和机理。因为我们的器形是椭圆形的,可以用机器拉,但比较繁复,当我学会手拍手法,我觉得这种更适合(不规则器形的制作)。//

随着文化交流的日渐频繁,潮州朱泥壶也融入了一些现代元素,在泥料采用上,不再是单一的朱泥色,而是有了不同的色彩呈现。这一点,佘慕君的作品也有明显的体现。

483-5832(主持人 李清)://慕君姐,除了壶盖不一样之外,壶身的颜色也不一样,这种效果是怎么做出来的?(潮州工艺美术协会理事会副会长 佘慕君):壶是仿生壶,为了更逼真,我就选择了(跟实物)更接近的颜色进行制作。//虽然颜色不一样,但都是原矿。比如这把《知足常乐》壶,因为竹笋比较接近金黄色,所以我用了黄金锻进行制作,//这把是养生土制作的,也即是原矿粗砂十八目,因为透气性强,冲出来的茶比较好喝。(主):目前你只采用的刚才的这几种颜色?(佘):是的。(主):接下来有调配其他颜色的打算吗?(佘):会的,根据工作需要,器形需要,也会根据客户的要求进行调整。//

佘慕君的朱泥壶融合了现代艺术思潮之后,在工艺品上进行了创新。她在壶身上加入了蔬果花虫等风物,体现了壶的自然美和立体感,茶壶虚实相生,古朴自然。型出于思,技出于心。这些创新元素,让人在使用朱泥壶喝茶的过程中感受到新时代的艺术美感。

483-5834(主持人 李清)://慕君姐,你平时会采用哪些题材来进行“花货”?(潮州工艺美术协会理事会副会长 佘慕君):因为茶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之一,我一般会采用花果,梅花,松等涵盖了意义比较美好,寓意比较深长的东西(对壶)进行花货。//好像这把《五福临门》壶,这把壶上面留白,以这个葫芦作为参照物做出葫芦状,生态自然,枝干盘旋,萌发新芽,为了突出其生机勃勃,这个地方我做了藤蔓,藤蔓上面长出了新叶,根据中国的审美学,上面更多留白,让下半部分有更多的神秘感。我把比较繁复的东西放在壶的底部,//壶底是按生态的葫芦进行制作的,葫芦藤上长出四个小葫芦,加上主体的大葫芦一共五个葫芦,就是五福临门。//这把是仿照梅花制作的壶。因为梅花象征着清高,傲骨,这把壶的提手采用梅花老干发新芽的表达方式,给人一种生机勃勃,铁骨铮铮的感觉。//这个跟平常的手法不大一样,梅花我采用捏塑的手法,然后着附上去的,这也是一种新的技法,已经超出浮雕,接近珐琅。//

(节目导视:好壶配好茶,好茶配好器。艺人佘慕君,在传统中创新,使功夫茶文化载体的朱泥壶成为了自己一个独特的文化符号。《厚德潮安》之《佘慕君朱泥壶:以茶为媒,壶上生花》正在播出。)

一件工艺品,必须含有文化价值,才能受到鉴赏者的肯定。佘慕君的作品,灵感都来自极具生命力的自然风物,将各种元素结构重组又融于一体,仿生效果明显,形态逼真,韵味十足,吉祥之寓不言而喻,带有古朴的粗犷超然,又不失女性的优雅柔美与活泼意趣。更体现了创作者对时光,对生活的人生解读。因了这些,壶也就有了勃勃的生命力。之所以会在壶身上花心思,装饰上各种风物,跟佘慕君家庭以及自己早年的从业实践有密切的关系。

483-5836(潮州工艺美术协会理事会副会长 佘慕君):我有二十多年的(陶瓷)造型设计和车模雕塑经验,包括花鸟人物象形的东西,经过这么多年的历练,我掌握了一定的技术,所以在壶身上做“花货”工艺我是比较得心应手的。(主):你一直都从事陶瓷工作?(佘):是,其实我们家族从我爷爷开始(就从事陶瓷行业)。我爷爷1904就创办了成合窑,我从小在陶瓷家族中长大,受家族熏陶,天天跟陶瓷打交道,心中就有了关于陶瓷的元素和生产技术,后来我又学习了车模雕塑,这些都为我日后制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有一定的根基制壶比较容易上手,//我现在是成合窑第三代传人。

明清时期,潮州的陶瓷产区主要分布在枫溪、惠来、高陂、九村等地。主要产品为日用瓷,也用于外销。清末光绪时期,景德镇古代瓷业生产从品种到产量等方面又有新景象,潮州枫溪瓷产区在外销的刺激下,利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创烧了枫溪大窑五彩新品种。至民国时期,枫溪较出名的瓷器作坊有100多家,中等规模的有30多家,规模较大、能自营外销的有十多家,其中就包括了佘慕君家族的成合字号。这些作坊的命名或以自己的姓名或取吉祥之义。传承了祖辈瓷器制作技艺的佘慕君从年轻的时候就自然而然地与祖辈走在相同的道路上。二十多年来,她对家族的陶瓷工艺进行了改良和优化。临近知天命之年,佘慕君却义无反顾地走上了朱泥壶的创作道路,这一切,都源于她的孝心。

583-5837(主持人 李清)://算起来那么家族有百年的陶瓷制作历史?(潮州工艺美术协会理事会副会长 佘慕君):是(主):是不是一直都在制作朱泥壶?(佘):不是,我爷爷创办“成合窑”,主要生产日用品,外销瓷等,没有制作朱泥壶。(主):也就是说你是家族第一个制作朱泥壶的?(佘):是。(主):为什么会想到去制作朱泥壶?(佘):因为各种机缘巧合吧,我妈妈有高血压病,又不注重吃药,后来中风了,半身不遂,从医院治疗回到家之后我觉得很心疼,因为妈妈这一代人都很辛苦,现在半身不遂行动不便,需要子女的照顾。相比之下我是最有时间的,因为我的孩子在外地读书,我觉得我更适合来这里照顾妈妈,所以我主动承担照顾的任务。在照顾的过程中我无所事事,又不能到外面工作,于是我就买了拉坯机做起来手拉壶。(主):你妈妈是哪一年生病的?(佘):2013年的3月。(主):那个时候你才开始接触朱泥壶?(佘):是//

父母亲健康健在的时候,我们都是长不大的孩子。可是突然有一天,我们会发现父母亲一夜之间变老,那个从前我们依赖的无所不能的英雄不再了,我们成了他们的依赖,佘慕君也是如此,在母亲病倒的那一刻挑起了这沉重的担子——在母亲的居所阳台搭建起了自己临时的工作室,走上了朱泥壶的创作道路,因为这样更能随时随地照应母亲。

483-5839(主持人 李清)://算起来你制作朱泥壶只有七年多的时间。之前没有任何制壶的经验吗?(潮州工艺美术协会理事会副会长 佘慕君):是(主):是怎么开始的?(佘):万物是相通的。因为我有二十多年的车模雕塑经验,所以我上手挺快的,//刚开始我买了拉坯的机器,当时我一片空白,刚好我有一位表妹夫叫黄少斌,他教了我,他是我手拉壶入门的第一位启蒙老师,给了我很大的帮助,教我拉坯和壶的制作过程//在这七年来,我遇到了很多的贵人,使我的糊涂路能够走得畅通。谢华老师,邹丽娟老师他们教会了我潮州手拉壶手拉和手拍两者的结合,让我掌握了当中的技艺,使我制作起来得心应手。//(主):多久之后你就能自己制作出朱泥壶了?(佘):因为有之前的技术积淀,我很快就上手了,三个月之后就有一位客户找我制作一百把壶,寓意百福//这给了我很大的信心,//也给了我历练的机会,让我非常快就掌握了当中的技法//

很多东西,在一个根本层面,全部都是相通的。天道酬勤,因为有了之前二十多年的经验积累和沉淀,也因为自己每天的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佘慕君的朱泥壶创作道路比常人有了更多的平稳和容易上手,所以在短短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她获得了丰厚的回报,不仅受到老师和同行的好评,也取得了累累的硕果——如今的佘慕君,是中级工艺美术师,潮州工艺美术协会理事会副会长,个人作品被《潮州民间工艺传承谱系》与《中华茶器具通鉴》所收录,多件作品在各大赛事当中屡获殊荣。

483-5818(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谢华)://对慕君我有三个评价:不简单,不容易,不可思议。//她从事朱泥壶行业的时间不长,但却做出了非常多的成绩,也做出了令人想象不到的作品出来。就她的年龄和家庭背景,能做出这些作品,其实是付出了很多的努力和辛勤劳动。你看架子上的作品这么多,作为一个制壶的艺人,要做出这么多的器形,真的不简单。潮州传统朱泥壶是光壶,(她却能做出这么多的花货),慕君既能手拉,又能收拍,还能将外来的技术和本地的技术完美结合,这个其实是非常不简单的;不容易是一个人居然能做出这么多的作品;不可思议是因为虽然她制壶的时间不长,但她有几十年雕塑的积淀,所以才能做出今天这样的成绩,毕竟很多原先从事雕塑的人制壶都没有她这样的成绩//

潮州朱泥壶界能人辈出,佘慕君的创作道路迢迢。但因为心有所系,信念支撑,纵使岁月再长,佘慕君对未来的期许,也就多了一份坚定之心。

483-5827(主持人 李清):朱泥壶的兴起,与潮州工夫茶文化相得益彰,在 “宁可三日无肉,不可一日无茶”的潮汕,潮州手拉壶与凤凰单丛茶成了天作之合,一把壶,一杯茶,剪不断的千丝万缕。而朱泥壶的生命力,就在一代又一代艺人的传承与创新中,带给了我们生生不息的希望。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