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导视:潮彩既有地方特点又融汇我国各地名瓷的精华,犹如一朵绚丽多彩的奇葩,盛开在我国彩瓷艺术的百花园中。《厚德潮安》之《陈坚的潮彩人生》即将播出。)
(主持人 李清):美丽家园,厚德潮安。潮州陶瓷历史悠久,积淀深厚,每一个生活在这片热土的人们无不深受陶瓷文化的熏陶。在瓷都的陶瓷体系中,不得不提到的的,就是绚彩千姿的潮彩艺术。
潮彩传统工艺源远流长,陶瓷文化备受称道。形式上,潮彩立意高雅,格调清新,纹样多变,赋物传神,色彩瑰丽。内容上,潮彩承接着潮汕地区不同时代的人文特点和风土人情。在潮州,潮彩产业曾经如火如荼,而后日渐式微,但仍有喜好者,坚守如初。古城潮州的“仰中美术馆”中,陈坚就是一位坚定的潮彩从事者。
147-5206(主持人 李清):我现在所在地地方是“仰中美术馆”,作品琳琅满目。这里相当一部分的作品就是出自我身边的这位艺术家——陈坚之手。坚兄你好,这些是你的作品吧?(广东省陶瓷艺术大师 陈坚):是的,这些是我的作品。//这一系列叫“岭南春色”,主要是利用各种色彩和各种花,表达岭南风味的一组作品。//每一幅都不一样,这里面有紫藤,紫荆花,竹子等各种各样的花型。这些大多都是通过写生而来的,也有一些是参考学习一些老师的作品(而做的)。(主):这一副就是紫藤吧?有花也有鸟,你擅长的就是花鸟吗?(陈):是,鸟是(我创作的)一个重点,比较有活力,使整幅画的画面更有动感。//
乐观向上的潮汕人不管处于何种时代、何种处境,都对生活充满了热爱,对幸福不懈追求。因而,潮彩的很多创作题材,就是围绕着喜庆、幸福、和合、吉祥如意等内容来展开,自古及今,这一直就是潮彩的一个基本文化特征。除了一些约定俗成的题材之外,潮彩形成了一整套特有的具有象征作用的纹样体系,比如珍禽类、名花类、芳草类、竹木类、瑞果类、异兽类等的美好题材。陈坚喜好描绘花鸟,但创作出来的花鸟画又有别于传统潮彩的繁复浓厚,更充满青春气息和简约的风格。
147-5208(主持人 李清):潮彩的主题其实很多,你为什么会偏向于画花鸟呢?
(广东省陶瓷艺术大师 陈坚):画花鸟其实还是因为传承的原因,因为我爸爸就是画花鸟画的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他一直研究的就是花鸟工笔画运用到陶瓷中,我从院校毕业之后大多数时间都是在我爸身边学习的,而后我再结合一些院校知识进行改变。(主):说到改变,我觉得你的这些画跟我们平常看到的潮彩有所不同,更偏向于工笔画。(陈):是,这些都是工笔画画在陶瓷上。我在构图中做了大胆的变化,比如我会将画画得更长,这幅瓷板画又2.5米高,0.4米宽左右,这种画风比较适合现代人的审美。//在装裱方面我用了白框,更有现代感,加入黑色线条起到衬托的作用。//构图方面,我画得比较杂,但有恰到好处的留白,整幅画用色两三种,就不会显得太杂乱,让人难以接受。
高速发展的社会,人们对新事物的追逐更加急迫,是坚守传统,还是做出改变,这是一个问题。而一门手艺的生命力,正是对传统的继承和升华。出生于70年代末的陈坚有着年轻人的思维和创作理念,沿袭传统而又必须有自己鲜明的艺术风格,让古老的潮彩既得到年长一代的肯定又能获得年轻一代的青睐,是他创作的目标。在与传统的作品比较中,陈坚的个人风格明晰而又醒眼,花儿婀娜多姿,鸟儿轻灵有趣,充满了一种鸟歌花舞的小清新。这种写意传神与气韵生动,离不开的是创作者的精神和意趣,以及入木三分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147-5210(主持人 李清):你的这些创作有没有具体到(专门画)哪些鸟或者哪些花?(广东省陶瓷艺术大师 陈坚):我的创作都比较生活化,没有讲究到具体画哪种花或者哪种鸟。比如竹,紫藤,紫荆花等,这些都是我们日常生活就能看到的植物,所以身边的写生就能创作了。//我经常去写生。要画出花或者鸟,就必须了解它们的结构,比如银杏,写生的时候叶子必须摘下来观察,了解其结构,才能够进行创作。(主):写生的过程很辛苦吧?(陈):是的,因为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花,(所以需要去到不同的地方观察)。比如画牡丹,我必须到洛阳;画银杏我必须到东北,//需要了解其中的细节,所以用到时间比较长。有时还需要拍照。//
(节目导视:潮州的陶瓷产业在全国的地位举足轻重,潮州传统陶瓷工艺源远流长,长期以来,潮州陶瓷艺术家和陶瓷艺人,在陶瓷装饰艺术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丰富着潮州陶瓷的装饰技艺和装饰内容。《厚德潮安》之《陈坚的潮彩人生》正在播出。)
抒情写意的意象,不单单执着于物象的自然属性,而是在人的主观意识作用下的人化,是创作者精神和意趣的表现。既有写实又有写意,既有创作者自我的审美情趣、思想、胸臆,又有写形物的内在精神、内在美、内在生命活力。陈坚的诗情画意和笔墨情趣恰到好处地把自己的思想感情进行了表达,用身心去体悟,将抽象与具象结合,从而有了一种情感合一、形神兼备的惊艳。机会是给用心的人的,更是给有准备的人的。今日的陈坚,潮彩作品有着属于自己个性鲜明的风格,离不开的是自己的苦心思索,更离不开父亲的悉心指导。
147-5211(主持人 李清):我们都知道潮彩是一门精深的技艺,需要时间的积淀,相信你创作的时间也不短吧?(广东省陶瓷艺术大师 陈坚):我创作的时间非常长,特别是工笔画,更需要勤劳勤画。画的时间越长,熟练度才更好。//我做彩瓷是因为从小受到父母的影响,我父母一直都从事潮彩的工作,我每天放学回家都会帮忙,打下手。(主):你刚才说从小跟在你父亲身边帮忙,可不可以这么理解:你的父亲就是你的潮彩启蒙老师。(陈):实际上我父亲就是我潮彩的启蒙老师,对我的影响非常大,我也才能有今天的成就。//我爸对我非常严格,无论是生活上还是工作上。他一直强调画工笔画,线条的积累非常重要,一定要画好。我画的东西经常被他擦掉,觉得我画得不好。有时候我自我感觉画得相当好,但在父亲看来,他还是觉得线条无力,要求我要重新画。 //所以我的画画一直都在努力中,哪怕是我画过的某一幅画,有时候我还是觉得有欠缺,必须争取下一幅能画得更好。//
父亲陈仰中是潮彩界的翘楚,也是牵引陈坚走上潮彩道路的启明星。但是陈坚清楚地明白,自己人生的剧本不是父亲的续集,自己的潮彩创作也绝不会一味沿袭复制父亲,吸取父亲的技艺技巧增进自己,更需要博采众家之长丰富自己。于是,陈坚开始了向外求学的生涯。
147-5212(主持人 李清):你父亲是不是你潮彩的唯一老师呢?(广东省陶瓷艺术大师 陈坚):不是,我父亲是我众多老师中的一个,我爸的许多同事都是潮彩的老艺人,他们都是我的老师,我有时候会拿我的作品去请教他们,他们会帮我指点一下。(主):那你有没有“走出去”呢?(陈):有的,我去景德镇陶瓷学院读过书,结识了很多老师,比如景德镇的刘伟老师,他是陶瓷研究所的所长,他对陶瓷的颜料非常熟悉,对陶瓷色釉方面的了解也非常的熟悉,我经常要向他请教。在创新方面,我能够在他那里得到更多帮助。//因为老师的技法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主):具体学了什么?(陈):比如陶瓷上的色釉,喷彩,这些技法都是向老师学习来的。(主):学了这些东西,对你自身的潮彩创作有没有什么影响呢?(陈):对我自身在创作方面起到非常大的帮助,我另类的构图中用喷彩技法产生了更大的创新。现代家居里年轻人更喜欢这种风格。
父亲为陈坚打开了潮彩创作之门,而景德镇的名家们助推陈坚走上了个性潮彩之路。人生就是一个需要不断学习不断前进的过程,努力了才有可能收获。如今的陈坚厚积薄发锋芒初露,作品多次获得金奖,特等奖,被授予为广东省陶瓷艺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潮州彩瓷烧制技艺非遗传承人。2000年至今,陈坚与父亲陈仰中创办了“仰中美术馆”并承担陶瓷艺术设计总监。
147-5214(主持人 李清):当时为什么会想到要创办这个美术馆呢?(广东省陶瓷艺术大师 陈坚):创办这个美术馆,主要是想建立几个展厅,然后把我父亲的作品、我的作品、还有来这里学习的学生的作品展示给所有人看。这个美术馆是政府授予“博物馆之城”之一的一个美术馆,也开放给所有的市民参观。(主)://你画潮彩到现在也很多年了,跟你父亲作品的对比,你对自己有怎样的评价?(陈):我现在的艺术风格得到了非常多人的认可和好评,但是在我爸眼里他觉得我的笔力还是有点欠缺,毕竟我从艺的时间也才三十多年,所以需要不断地再学习才能有更大的提高。
直面不足,才能持续进步。陈坚的潮彩人生兢兢业业,不自满,不轻狂,安静内敛,把自己交给潮彩,把作品交给大众,其他的,让时间说话。
147-5215(主持人 李清):现在每天创作的时间长吗?(广东省陶瓷艺术大师 陈坚):每天创作的时间是非常长的,因为工笔画非常地细腻,比如画一只鸟,它的羽毛要一根一根地画,花的花瓣也要一瓣一瓣地画,所以创作的时间特别长。但在这个过程中我觉得是乐趣无穷的。我的生活非常简单,也没有什么应酬,我自己本人是非常爱好这个事业的。很多人都觉得工笔画耗时很长,非常辛苦,但我自己是觉得乐在其中的。//
在手艺人的生活中,人生都很慢,专注做点东西,让一些善意执念推着向前,愿意去听从内心的安排。至少,对得起光阴岁月。对于陈坚来说,心里有希望的执着,创作繁重的苦就只不过是快乐的另一种诉说,他甘之如饴。步入潮彩事业上升期的陈坚希望古老的潮彩能够变一变,变得更简约写意,更注重艺术性和实用性,能被更好地接受,更好地传承。
147-5215(主持人 李清):最近有没有什么新的创意呢?(陈):最近的新创作是喷彩,我身边这幅画就是运用了这用技法,这是利用釉和水的结合做出了一种特殊肌理效果。水和釉的碰撞出现了这种色彩,再用工笔画人物,这幅画叫做《望庐山瀑布》,我把李白表现在下面,上面还有一个亭子,使得整幅画更加大气,人画得比较小,显得构图比较大,比较远景一点,虽然这种技法也有其他老师做过,但是每个人的手法是不一样的,这里面我更加突出的首先还是构图,还有我的落款,包括选择的题材都是大家能接受的,//(主):接下来有没有想过要创造什么呢?(陈):接下来想要创造的东西非常多,我准备明年做一些新造型的花瓶,因为现代家居许多人的审美已经有所改变了,不喜欢这些传统的器形了。(主):所以有可能要做一些比较创新的东西进去?(陈):是的,再利用这种新的技法加入花瓶的设计里,我相信效果是非常不错的。(主):对于你自己或者是对于这个博物馆,你有什么想法呢?(陈):这个博物馆我打算明年吸收更多的学生来学习潮彩,为传承多做一点贡献,让更多人知道什么是彩瓷、潮彩,不让这门工艺失传。
(主持人 李清):在手工艺文化浓厚的潮汕地区,有一群像陈坚一样浸润其中的手艺人,凭借精巧的手艺和独具匠心的视角,以及对潮汕文化的热爱,将传统手工艺既传承又创新,使得潮汕地区传统的优秀文化,特别是民俗文化得以保存和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