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导视:用自然“野化”方式哺育,使茶树原生态生长,深林中的有机茶园顺应天然,与自然和谐共生。《厚德潮安》之《深林中的“野”茶香》即将播出。)
(主持人 王漫):美丽家园,厚德潮安。潮州凤凰山脉,从高山至低丘,茶山处处,茶园片片。众多独具特色的茶园茶树,以及殚精竭虑的茶人们,共同缔造了潮州茶叶的传奇。
赤凤葵山村一路往里,森林资源丰富,郁郁葱葱。越往深处,人迹罕见,更是草木丛生,百草丰茂。在这满目苍翠中,赫然一片高高低低的茶园,茶园里住着一户人家,那是茶园的主人林炜一家。
483-1354(主持人 王漫):林炜兄,这一片茶园都是你的吗?(炜业茶园负责人 林炜):是的,这片茶园我开发之后取名为“炜业茶园”。(主):面积多少?(林):老茶园大约100亩近万株茶。新辟的新茶园大概有120亩28000株左右(主):你是赤凤本地人吗?(林):我是潮安区东凤镇博士村人。这片土地上解放后,大概上世纪50年代左右,党有政策叫“一村一山头”,我们博士村就分到了这块地。当时我们村在这里设立了茶场,在这里种茶。这些老茶树就是当年我们村里人在这里种植的,当时是用茶籽进行种植的,全部都是单丛茶,水仙茶//
站在山下目光往四周一溜,整个山头都种满了茶树。对于做企业出身的林炜来说,开荒种植,他是门外汉,甚至在承包的初期,他连这片地的具体位置都不是很清楚,可是商人天生的魄力还是使他豪迈地承包下来。很多人都不理解他为什么要租下这片荒山,只有林炜自己清楚地有了自己的计划和筹谋。种植有机中药,对于林炜来说,是一个跨行业的大胆而疯狂的念头。而经过了一番实地的考察之后,他发现眼前这片曾被遗忘的荒地更适合茶树的种植。潮汕人的爱茶情结最终成为了契机。一念既起,必奋力而为,于是林炜转变思路,一头扎进了种植有机茶叶的计划中。
483-1356(主持人 王漫):林炜兄,你是哪一年承包了这片山地的?(炜业茶园负责人 林炜):我2013年底就跟我们博士村承包了在这里的所有林权土地(主):你当时看中这片山地什么?(林):当时我跟我们村的干部和有关专家来看过,就我们潮安区北部山区来说,这里的空气,湿度,温度和温差等非常适合进行植物种植,各方面都已经达到种植有机植物的条件//(主):你一开始就打算在这里种茶?(林):不是的,我一开始的设想是种植有机中药。//483-1361(接上)(主持人 王漫)://后来为什么又改为种茶呢?(炜业茶园负责人 林炜):我本来是打算种植有机中药,但是通过三年来对土壤,空气和水质进行追踪化验,以及专家们进行的协助调查之后,觉得种植有机单丛茶更适合,更好,于是就先开发进行单丛茶的种植。
高品质的食品已成为众多消费者的共识和追求,因此,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应运而生。它们在种植、收获、加工、贮藏及运输过程中都采用了无污染的工艺技术,实现了从土地到餐桌的全程质量控制,保证了食品的安全性。炜业茶园遵循种种严苛的高标准要求,经过三年的前期准备,2016年,茶园的有机茶叶种植正式拉开了帷幕。
483-1367(炜业茶园技术总监 张之杰):我们是从2016年的11月份开始有机茶的种植的,而在此之前的三年来,我们每一年都进行了一次的土壤,空气和水源的化验,等一切到达到有机茶的种植标准之后才进行开荒种植的。(主):需要达到什么样的标准才可以种植有机茶?(张):首先,土壤中不能有农药残留,这点必须通过有关单位进行化验;水源方面最好的标准是PH值从5.5——8.5之间;因为这里周边没有化工厂,没有废气排放,所以也达到了非常生态的空气环境。//从2016年的6月份我们先进行了道路的开荒,之后对新茶园中的杂树等进行清理,种植茶树;当时听老一辈说这里曾经种植过水仙老茶树,但是已经荒废了30多年,茶树是否还存在不得而知。当我们开路开到后山赤岭那边的时候,发现了那片老茶树,之后我们对老茶园进行了总体的开荒。//我们用主干道道路先把它们围起来进行保护,之后人工剔除杂树,一直到现在都保持着老茶树的原生态。
(节目导视:好山、好水、良地、良种、良法、良品,以及优质的自然环境,林炜的有机茶园得到绿色发展。《厚德潮安》之《深林里的“野”茶香》正在播出。)
参与茶园种植的每一个炜业人都清晰地记得那个开路建设的日子——2016年6月1日的,因为种茶的初期是一段刻骨铭心的经历,那种从无到有,与困难博弈,都是难以想象的历程。山高水长,春秋来去,终是奔赴,哪怕付出了最艰苦卓绝的努力。生活的惊喜总是不期而遇,野茶树的发现,给了炜业人意外的惊喜和慰藉,借鉴野茶树的生长条件,他们又开辟了新的茶园,新老茶园统一管理,至此,有机茶叶种植全面进入实战阶段。
483-1368(主持人 王漫):你刚才说在老茶园发现了一片老茶树,也就是说它们已经自生自灭了几十年了,已经成为了某种意义上的“野”茶树了?(炜业茶园技术总监 张之杰):是的,那里的野茶树已经荒废了30多年,我们后来开发采摘出来的茶叶成品质量非常好,回甘力非常强。这极大地鼓舞了我们对新茶园种植规模的信心//(主):我很好奇,你刚才一直在说有机种植,到底什么才算是有机种植呢?(张):有机种植的标准中有一项是先天条件,就是周边不能有工厂,不能有污染源,至于后续管养方面,比如有机茶,我们用的肥料是花生麸,用304不锈钢桶进行发酵,必须经过半年的发酵才能用以施肥;水源方面,我们采用的是茶园中原有的山泉水进行蓄水,之后利用水泵和喷头进行灌溉;空气方面,我们利用物联网监控空气湿度,如果湿度不够我们会利用智能的喷灌系统进行喷灌;病虫害方面,我们利用了生态平衡。生态中有害虫就有益虫,我们利用当中的平衡性进行处理,如果人工灭害虫,会破坏到了益虫的生态平衡。
细心呵护,精心管理,对每一棵茶树都遵循不施化肥、不添加农药的原则,采用最古老的种植方式,最科学的管理方式,保持原始土质,让一草一木和谐共生。林炜给新老茶园创造了一个“野生”的环境,让每一棵茶树都能在原生态中得到肆意的生长。时间不会辜负谁,经过一番苦心,林炜的茶园终于有了摇曳生光的回报。
483-1371(炜业茶园负责人 林炜):老茶园中的老茶树放养多年,所以我将老茶树取名为“野化单丛”;新茶园这边的开发建设和种植是以有机单丛的种植方式进行种植的,所以我将新茶园这边的茶树取名为“有机单丛”。新老茶园都认证了“有机茶园”和“有机产品”,注册了一个共同的商标“北在篮”。//(主):为什么注册了“北在篮”这个商标?(林)://我是潮安区东凤镇博士村人,我们村的古名就叫“北在篮”//为了寄托我对我们村的思念,我采用了我们村的古名进行商标的注册〃(主):通过了有机种植,我们这里茶叶的产量和质量如何?〃有机种植下的有机茶,从茶树质量以及茶叶质量来讲,比正常条件下种植出来的茶叶,从茶多酚,氨基酸,含硒量等有益成分高出了20%左右〃(主):制作出来的有机茶叶质量应该很好吧?(林):2019年我送了两条茶,一条“野化单丛”,一条鸭屎香,到国家农业部的茶叶学会进行展评,在中国农业农村部茶叶检验检测中心化验出,茶叶里面的农药残留为零,产品在茶叶学会检验和评比中,鸭屎香这条茶获得了全国乌龙茶五星级奖,“野化单丛”得了四星级奖〃(到目前)我这里的有机茶已经有两条茶得了五星级奖,六条茶得了四星级奖//
进窄门,走远路,见微光。有机茶叶种植终于成功并且得到认可,成为了行业中的佼佼者,林炜,终于创造了一个属于自己,也属于大家的健康绿色有机茶叶的江湖。所有的不容易在获得成功的那一刻都得到了慰藉。在证明了种植有机茶叶的可行性之后,林炜回归初心,又有了新的宏图大计——在茶树间种中药,在不久的将来,让有机茶园增加一个新的头衔——有机中药基地,从一个春天走到另一个春天。
483-1372(主持人 王漫):主):现在茶园还种植了中药?(林)://我在茶园周边试种植了南五味子,效果明显,于是现在也对中药慢慢地进行培养种植,在茶园中试种了一些木本中药,挑选的是对茶树没有不良影响且有益的,比如能够对茶树进行除虫,能对土壤进行保护,也能对茶树提供遮荫功能的一举三得的木本中药进行种植培养。//现在我这里是南药种植基地,我准备开发近百亩茶园作为中药苗种植基地,也准备开发两百亩种植木本有机中药,这些正在筹备当中//希望以我的茶园和中药园作为一个模板,从种植到进度,可行性报告能成功,能让周边各村各农户共同来合作发展,使之成为赤凤镇以后的一个主产业和发展标准//
占天时地利与人和,种绿色有机茶叶。林炜的大格局,于是有了炜业茶园的今天。用最古老的种植方式,也许笨拙,也许缓慢,但正是这种顺应自然的“野生”方法,才使得深林中的炜业茶园每一株茶树都散发出最纯粹,最原生态的茶香茶韵。全力进行有机茶树间种有机草本中药,对于林炜来说,这是初心的延续,又是一个新的征程,他将再一次奔赴。
(主持人 王漫):十年茶树,百年茶农。倾心对待,收获健康好茶,这是一代新茶人的用心守望,也是潮州单丛茶,新的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