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潮州库 > 潮安区库 > 专题片

《许沛波:心系故里 书写家乡》

2020-12-18 20:00:00 来源:潮安区融媒体中心

上个月,2020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走进龙湖古寨,古朴的寨内文化再焕迷人风采,就连寨内人都为之着迷,其中就有书画家许沛波。作为土生土长的古寨人,许老师近期再回故里,重新审视家乡草木变化。这一期《行行看看》,我们跟随沛波老师的脚步,看看他是如何将寨内文化内涵融入到他的作品中去。(出头镜)

金:嗨大家好,我又来到龙湖古寨。上一次古驿道定向大赛我是在开幕式当晚来报道,这次是在白天,得以用一个更加全面的视角来看清楚修复后的龙湖古寨。最为直观的变化是现在的古寨变得更漂亮,游客也更多了。不过今天我不是单纯来寻访古寨,而是来寻找高剑父纪念馆学术馆长、书画家许沛波。他平时住在广州,最近要回家乡办展,而他刚好就是龙湖古寨人,咱们去找找他在哪儿?

金:嗨,许老师,我刚好要去找你呢,没想到在这儿碰到你。哦,我刚好……

许沛波,号逸翰,现任高剑父纪念馆学术馆长。人在外,心却惦念着故乡。在许沛波的带领下,我们沿着龙湖直街的石路,一步一步去感受古寨带来的视觉冲击。

斜阳映衬下,府第城墙在光影的照射下,闪烁着历史的光辉,石路弯弯曲曲,引领我们向着寨内池东走去。

063老师,眼前这个地方简直就是一幅画,是否入过您的画?我经常来这里写生,带画友一起来,这个地方比较有特色,古建筑是一个形象,还有一个是前榕后竹,前面是榕树屋后是竹,符合咱们潮汕民居的说法:前榕后竹。榕与成功的“成”同音,竹与“德”同音,是有寓意的。你看整个外景天然形成,古建筑、古榕树、石路、芭蕉、绿水,整个环境非常和谐。我们在这里画中国画的时候也碰到画西画比如水彩、油画等其他画家,说明这个景大家都认可。

中国画中,许沛波擅长山水画,寨内静物,自然成为他笔下信手拈来的素材。与游客钟情直街的热闹不同,许沛波更为关注古寨原汁原味的老样子,所以错落有层次的老厝,虽略显破败残缺,却成为老师笔下静谧的美。

与静景相比,许沛波画作中推崇的混沌之美,源于儿时的记忆。

095这个地方是我小时候经常来的,有时是早晨起来锻炼,有时是夏天晚饭后来散步,是必来的一个地方,因为经常在这里钓鱼、游泳。//我有一张大画表现了这个题材,写的是经过这四十年的学习,终于可以把儿时对这个地方的综合感觉给表现出来。//这张画出来后我一大堆亲戚朋友看到的时候都问是不是画了“五通宫”,这个地方就是“五通宫”关帝庙。

龙湖八景之一的“关爷阅书”,指的正是这里。韩江支流流经这里刚好是个拐点,帆船过境时被风吹出“吱吱”的响声,像是关公阅卷之声,因而得名。宫前,江面壮阔,对岸沙洲草木混生,既杂乱无章又遵从自然生发规律……这些都成为许沛波创作的源泉。

许沛波有时落笔犹如顽童,突发的灵感往往能彰显其有趣的灵魂。书斋老墙上的“壁画”,就是他“玩心”的真实写照。

0210:47)老师你所画的这幅墙画是您故意画上去的还是它原本就是这样?是我故意画的,但是因为墙体被雨淋加上年代久远生了苔藓,形成了这种斑驳的肌理,我就把这种肌理引导成山体的结构而形成一幅山水画,原来有点雏形,我再因势利导将之变成一幅大的山水画,成为我家里的背景墙。

这幅被许沛波命名为《高山流水》的“无心之作”,远处可见崇山峻岭、近处重峦叠嶂;高山流水会知音,是许沛波期待与同道交流学习的心声。

书斋内,两幅以古寨为创作题材的大作就在眼前。

129这个就是我们龙湖古寨池东的景象,但不是具体指池东的哪一个景色,而是一个综合的印象。我画的是雨后初晴,池东以池塘为主,龙湖以前称为“塘湖”,塘与湖非常多,塘湖池东的民居,体现了我要表现的题材,民居农舍每日起居。雨后初晴,表现了竹被雨滋润后的景象,初晴,表现在鸟儿出来。老师我有点不解的就是,下午我们在龙湖古寨行走的时候,没印象有看过背后有这么高的山呢?是,因为山水画的结合是有山必有水,是超越时空的,所以我将桑浦山作为背景移到龙湖古寨中来,扩大了我们的视野。

画作中的岭东风景,潮汕人定能从中找到共鸣,那种或真实或虚幻的飘渺,总能引发内心不经意的触动。

130这一幅在山水画中是个截景山水,刚才那一幅是全景山水,表现的是龙湖古寨的池塘文化。这一幅是沿韩江边,你看,江面的船,表现的是“五通宫”的一个景象。榕树、杂树、寄生错综复杂,加上芭蕉,我再把潮汕的民居——一个典型的艺术符号用到这个画面中来,我定位这个作品叫《溪边农家》。

许沛波甚至将创作的感受都记录在画作中:儿时经常到江边玩耍,对景遐思……如今重归故里再睹景象,感慨之余,泛笔遣墨,直抒胸臆。

此前,到太行山、秦岭等地写生,许沛波总感觉缺少连结,直到重回古寨,才发觉寨内的一景一物,最能抒发其作为潮人及寨内人的精神内涵。

1320:22)经常回龙湖古寨,看到孩童时的景象,那时候是画不出,现在感觉笔墨有所寸进,想着可以尝试性地表现,因为古人说:夕阳芳草寻常物,能解方为绝妙词。实际画画不一定非得去很遥远的外景,把身边的一花一草一木,能表达出个人的感受才是一个画家该做的事。老师您这么说,是不是意味着未来将会创作更多家乡题材的作品呢?是,我希望接下来有更多的时间能关注家乡文化、潮汕文化,以韩江、桑浦山、龙湖古寨这些景象画一个系列。

【几个现场书写(开头)镜头(配乐十面埋伏)】

《诫子书》尺寸大,字体大,是许沛波未曾尝试的大手笔,是其功力、精力及体力的集中体现,更是其对家乡故里的感情流露;挥毫泼墨间,汗流浃背,许沛波小酌一杯,借着酒兴,接着挥斥方遒……

【几个现场书写(结尾)镜头(配乐十面埋伏)】

147这个展览主要是在“阔嘴祠”,所以我考虑的是庙堂书法及绘画,得根据祠堂的大环境来创作,潮汕的祠堂首先是纪念祖先,祭拜祖先,另一个是教育子孙,我这件作品是3.3×5.3米的大作品,选择的是诸葛亮的《诫子书》,起到对后学、年青一代警示的作用。

用书画将家乡文化系列表现是许沛波的远期计划,关注家乡公益慈善则是其近期的工作重心。目前,许沛波正在策划其个人在家乡的第二次书画展,与上次相隔十年,这次全部作品展出后将举行慈善义卖,支持潮安教育事业。

(出尾镜)许沛波个人书画展定于元旦在龙湖古寨阿婆祠展出,展期结束后,许沛波将携手爱心企业家进行慈善义卖,作为对家乡、对教育事业的回馈,我们也衷心祝愿许沛波老师的书画展及慈善义卖取得圆满成功。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