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乡有潮味,我爱潮生活。大家好,我是泽华。一年一度的凤凰春茶收获季结束了,茶乡热气腾腾的劳动场面又告一段落,休闲的生活开始向茶农们招手,像今夜,他们应该也能够和我们一样,边看电视边吃茶,历经辛勤的付出,收获的满足应该更强烈吧。行行看看,随着我们的镜头一起走进茶乡,回看春茶季茶乡忙碌的生活,感受茶农辛勤的付出和收获的喜悦。
0815主持人:现在是凤凰春茶的采摘季,今天我们来到的是凤凰凤西的垭后村。听说这里最出名的一种茶叫作八仙茶,它有另一个名“收山香”,为什么叫“收山香”,因为它是凤凰春茶里面最迟熟的一个品种。也就是说八仙茶可以摘了,整个春季的采茶也就到一段落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到垭后村,去看一下,这种八仙茶可以摘了吗,跟我来。
垭后是凤西的一个自然村,这里盛产八仙茶,相传凤凰山区最早因插枝存活的单丛茶就生长在这个村。上午十点多,村民老黄已经完成了杀青、揉捻、解块等制茶工序,开始将成形的茶索放进烤箱进行焙。
0745主持人:伯,您好,您现在是在做什么。
茶农老黄:我现在在做八仙。这些是昨天摘的,昨天天气好,香味做出来独特,基本算是不错。
主持人:哦,我们现在这样在做就能知道这个做出来应该不错是吗?
茶农老黄:闻味道就基本上能闻出来。
主持人:那我们平时摘茶和什么因素有关系?
老黄:因素就要靠天气还有操作,如果晒得好,操作得好,做出来就有香味,香味独特。
几十年的做茶经历练就了老黄一身娴熟的制茶本领,但再娴熟的制茶师,也必须看天做茶。
0745老黄:天气不好,做出来就差。如果今天天气好明天做出来就更香。||天气差,做出来的茶差,质量也差//前几天有几道茶,做出来的质量比较差,你要不来试下。
说话间,老黄掏出一泡品质略差的茶叶让大家品尝,老实说,对于我们这几个门外汉,实在是喝不出这泡茶的香味多寡,但是老黄惋惜,制茶当天气温太低茶叶受冻,茶的香味并没有完全做出来。
0745老黄:差就差在晚上的气温太低,薄度太薄,发酵不起来,对香味有影响。那天早上茶受冻,本来要再盖一块布,增加温度,做出来香味比较独特,这道茶缺乏这一点,这个道理。
主持人:什么样的天气最好。
老黄:像今天的天气。
主持人:就是有太阳。
老黄:有太阳和微凉,不太闷。
主持人:有风吗?
老黄:有风的时候最好,最合适,就今晚这样来操作,明天做出来的就会香。
今晚是适合做茶的理想天气,但是老黄家的宝贝老丛今天还不适合采摘。
0755老张:这边基本可以摘,但上面的还没发完,要等明天。
主持人:就是这棵是有一些可以摘有一些还不能摘。
老黄:太嫩了。
主持人:因为太嫩。
老黄:再等二十四小时,茶在生长时相当快的。
主持人:二十四小时就由嫩变熟了。||主持人:这样的就能摘,怎么判断?
老黄:判断它老叶还是新叶会不会一样大,像这一叶,这一叶就可以摘,像这一叶就太嫩,它的心太小。||
主持人:我们摘茶的在一天之内区别就这么大,像刚才阿伯说到经过这二十四小时,这树上这些还不能达到采摘要求的茶叶要明天才能摘,我们今天也是无缘可以看到这棵老茶树的采摘情形。
就在我们为无缘看到老黄家采茶盛况而惋惜的时候,老黄和我们说,垭后村最古老的八仙树正是他弟弟的,今天正是采摘时间。真是来得早不如来得巧呢,在老黄指引下,我们很快找到了老丛八仙的所在,眼前摘茶的一幕蔚为壮观,让人惊叹。
0801主持人:现在是中午一点左右。为了在最好的时间段把茶叶采摘下来。我们可以看到身后有这么多的采茶工,让我们看一下身后大概有多少人//0802我们目测这身后应该有四十个左右的采茶工,为了在最好的时间段内将状态最好的茶采摘下来,就动用了这样庞大的队伍,只有这样才能不辜负我们凤凰茶,老丛八仙茶的美味。
行行看看:回看春茶季――“茶游学”
(出镜)如茶农所言,当天晚上是一个做茶的好夜晚,为了亲身体验茶叶制作的神奇过程,我们特地从垭后村赶往几公里外的大庵日月茗茶庄,因为那个地方,提供一种叫做“茶游学”的体验活动,让游客在玩乐中体验做茶的乐趣。
出镜记者 舜鑫:1447现在时间是晚上的7点,温度大概在20(摄氏)度左右。茶叶在经过了下午的晒青,即将要进入的就是做青的阶段。听茶农说这个温度和湿度是比较适合做茶的,相信今晚应该能够做出香茶。我们一起去看看。
做青包括碰青,摇青与静置3个反复交替进行的工序,是形成色、香、味的关键过程。
茶农黄远智:]1431现在摸的这个应该比较蓬松了,你可以试一下,手感完全不一样了。这个过程其实我们是有手法可以让(茶叶)一片一片去复活的。//茶叶复活起来才会有花香。//
碰青是单枞茶加工的重要技术措施,手势要轻,手心向上,五指分开。原则上要先少碰后多碰,先轻碰后重碰,一次时间为2-6分钟,然后静置2小时。整个做青过程约需10~12小时,期间要特别关注茶叶回青、发酵吐香的情况。
在做青的间隙,黄远智开始给前一日做出的这批八仙茶做最后的炭培,炭培是烘培中最后一道工序,经过炭培的茶叶回甘独特,带有特殊的火香味。
1422
舜鑫:我现在要把这桶茶放上去,要注意些什么?
茶农:双手拿稳了,对准放上去就可以。不要太快,以防茶碎掉下去。
舜鑫:那我来体验一下,如果放得准的话就不要再去动它,但我现在放的好像不准哎。
茶农:如果不准,就轻轻地把它提上来,再对一下,基本上就均匀了。
舜鑫:那我能不能把它摆正了?
茶农:不能。只能轻提上来再对正放下去。因为挪动的时候它就会震动,一振动茶碎就会往下掉,//就会产生一股炭烧味,烧焦味,所以放的时候呢,要小心轻放。摆好之后呢,还有遮上布,好让它保温。盖的时候留个透气孔,让里头的气流正常,也可以让茶叶的杂味排出来。//
现在放下去之后就等它的气味出来,如果气味出来之后感觉温度超高,那我们就要再调节,咱们传统的工艺就是按气味去调节,或者手感的回温去调节,调节到一个合理的温度。温度太低,就焙不出那个味道。几百年来,单丛茶烘焙的工艺就是靠多年的经验积累的。
炭焙过程要特别注意炭炉温度、烘笼上加盖以及多次的翻拌和烘干,炭焙得好,能促进茶叶色泽和香气、滋味综合显优。
茶农黄远智:]1397愈青的茶就愈难焙,焙叶就是要把茶叶的叶绿素焙干净。好茶是人体的一道清道夫,肠道干净,人也就健康了。在焙的过程,你可以过来闻一下气味,就像饭香味一样,这个是接近快熟的了。//这个就像做饭一样,饭一定要做熟。这就是烘焙茶叶的要求,要做到色香甜,就不伤胃。
烘焙适当的茶叶最后会散发出一种自然清香,这是一种植物成熟的气味。闻香知好孬,是一个积聚相当丰富的综合经验判断。许多制茶能手,是以铁棒磨针的工夫,才练就了常人无法企及的本事。
茶农黄远智:1422(靠后部分)现在放下去之后就等它的气味出来,如果气味出来之后感觉温度超高,那我们就要再调节,咱们传统的工艺就是按气味去调节,或者手感的回温去调节,调节到一个合理的温度。温度太低,就焙不出那个味道。几百年来,单枞茶烘焙的工艺就是靠多年的经验积累的。
晴好凉爽的凤凰山夜晚,空气中弥漫着阵阵茶叶的清香,就在这清香中,一片片从枝头上采摘下来的茶叶结束了在骄阳下的生命,在茶农的精心呵护下开启了另一段生命之旅,第二天一早,经过一夜发酵的茶叶将进入杀青、揉捻、解块、烘培等环节,实现从一片树叶向一杯香茗的华丽转身。一系列的工序严谨遵巡古法。芳香扑鼻的背后,是千百年来凤凰茶人的智慧结晶。这是大山对茶人辛勤劳作的回报。
出镜记者 舜鑫:1441今天我们来到凤凰,体验凤凰茶的一些制作工艺,比如这里头都碰青浪青,以及我们刚才看到的烘焙,每一个制作工艺都有非常大的讲究,比如浪青力度的大小,比如烘焙温度的高低,这些制作手法都是遵循了古法,也就是说,从制茶人的祖辈父辈沿袭下来的制作方法。正是遵循了这种严谨的制作方法,才能使得每一片茶叶的香气、韵味,以及品质都得到最好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