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潮州库 > 潮安区库 > 专题片

江东菜脯:

2017-05-22 20:00:00 来源:潮安区融媒体中心

说起萝卜干,你想到的可能是北方的配菜,但如果说成是菜脯,是不是一股浓浓的家乡味就扑面而来呢?“脯”在潮汕话中的意思是肉干,菜脯即是腌制而成的萝卜干,与咸菜、鱼露并称“潮汕三宝”,是潮汕经典的地方风味小吃。江东菜脯历来以色泽黄珀鲜艳、味道香甜、肉厚酥脆等特点而著称。

5793谢舜鑫:潮汕人很多是以一碗白粥来开始一天的生活,白粥配菜脯也成了经典的搭配。在潮安江东,菜脯就非常有名,它的声名甚至要比江东的竹笋更加响亮,更加久远。很多个地方都有晒菜脯,为什么江东的菜脯就这么好吃呢?今天我们就来到江东的洲东,来看看他们的菜脯是如何制作出来的。

冬至前后,江东镇洲东村的菜农们便开始忙碌起来,这种忙碌大概要持续到大寒前后。为期二个多月的菜脯季(读冬)即将过去,村民蔡汉明夫妻已经收了四次共二千多斤菜脯。

一大早,蔡汉明夫妻俩人便忙着将家内存贮的菜脯清理出来,因为今天下午,镇里一家企业要来洲东村收购菜脯。天气灰蒙蒙,太阳应该没那么早出来,蔡汉明因此显得十分休闲,清理的速度明显放慢。相对丈夫而言,汉明的妻子蔡秀香就没有那么镇定了,她不时走出家门看看天色,心里更牵挂田头边踏到尾声的那甸菜脯。

5925

蔡汉明的妻子蔡秀香:天打雾,菜脯就不能晒。

蔡湘晖:为什么呢?

蔡汉明的妻子蔡秀香:雾天菜脯的上一面水分就无法挥发干净,会反水。反水就没用了,就要等到下午来返甸才行。

蔡湘晖:这些平时都得讲究?

蔡汉明的妻子蔡秀香:当然,要不然就晒不出好东西。这些不能拖拉,一定要第一时间完成。

“反水”轻则影响菜脯的颜色和口感,重则可以让菜脯变质,所以天气不好,菜农们便要采取及时的应对措施。但蔡秀香今天的担心多余了。上午十点钟,雾气渐渐散去,阳光开始出现。(开始有点日花了,)蔡汉明夫妻迅速开甸晒菜脯。

5954

汉明妻:现在雾开了就可以搬出来晒,//这些晒好会有一些破碎,有些老鼠咬破,就都不要了。小个的先脯就先收了,大个的就要踏到天数够才能收。

这是晒了十六天的菜脯,蔡秀香将大小的菜脯捡出来分开。越到甸底,她下手的动作就越温柔。这是因为,稻草底下藏着她要的宝贝――菜脯油。

5926

汉明妻蔡秀香:这些菜脯油好/在大蜡后,差不多第十一、二天时来取菜脯油。(接5987)这一垫收有三、四遍油了。

菜脯油是菜脯夜间渗透出来的汁水,菜头晒到第十一二天,萝卜淅出的汁液已经没了辛辣味儿,满满都是菜脯特有的香气。菜脯油是菜脯的精华所在,加工以后可做酱料或是调味品,是不可多得的上等配料。

取了菜脯油,再把整甸菜脯铺晒完毕,蔡汉明夫妻马上折回家里将装载好的菜脯运到村里的晒场。晒场上已是一片繁忙。企业派来的收购代表正在晒场左挑右选。

5835

收购商:这些菜头比较嫩,颜色也比较黑。//沙黄的比较漂亮,土黄看起来就比较黑。

5834

收购商:这些菜脯很漂亮。

谢舜鑫:怎么看漂不漂亮呢?

收购商:这些菜头不太老,差不多有六十天的菜头比较好。

谢舜鑫:颜色有影响吗?

收购商:有。看工夫。//踏菜脯的天时很重要,有风踏起来比较好。

今天这一趟,采购商收到了菜脯七千多斤,其中包括蔡汉明拉来的一千三百斤。

5826

谢舜鑫:晒菜脯当然也要看天气,今年的天气不错,江东菜脯的行情也是水涨船高。菜脯的行情除了受到天气的影响之外,还跟制作手艺有关,蔡汉明就是江东非常有名的制作能手,他的制作工艺也受到大家的认可,大家给他起了个绰号叫“菜脯佬”。

在洲东,菜农居多种植菜头,能够被戏称为“菜脯佬”却只有蔡汉明一人。和大多数农民一样,黝黑闪亮的肤色,就是对他身份最好的说明。作为代表,蔡汉明向我们讲述了菜脯是如何从菜头腌制而来。

5919108秒起)

蔡汉明:菜头拔出来后,在园里摘掉菜叶先圈入垫,然后下盐。大概从一个菜头到菜脯要将近二十天的时间。这二十天就是每一天都要翻晒。早上七点多就拿出来晒,中午吃饱饭就翻,傍晚五点多就收起来下盐,一个菜头要做成菜脯要十八、九天,双手要过五、六十遍才能成菜脯。

“菜脯佬”四两拨千斤,从他口中说出来的制作流程只是一套日常程式化的动作。但从菜头到菜脯的过程,可以说是处处有门道。除菜头种植的土地要选择沙质土、收获的时间要恰到好处外,制作工艺半点都马虎不得。

5898

蔡汉明:这样是踏实了,越实越好,密度好就不发霉。

谢舜鑫:那这么踏的话有什么讲究?

蔡汉明:要均匀,捡平,盐要匀,不然下不到盐的地方也会发霉。//每一层下一次盐。

谢舜鑫:下盐是要做什么?

蔡汉明:要均匀和去水气,水去干净了就成菜脯。

谢舜鑫:盐要下多少?

蔡汉明:大概百斤菜脯要四十多斤盐吧。//从开始到快能收了,慢慢下,不是下成三两回的,是分成十几夜的。

谢舜鑫:那这十几夜都是下相同的吗?

蔡汉明:生菜头就下得多,到能收的时候就不能下了,这时候还下到时候菜脯就咸到受不了。

撒盐是为了焗出菜头本身的水分,踏是为了让菜头出水更均匀。装甸、踏实、下盐、翻晒,二十天的制作期内,这套动作周而复始。蔡汉明夫妻凡事亲力亲为。

5919317秒起)

蔡汉明:原先一直都有种菜头,从以前到现在,每个人都觉得好吃,就一直都有(做菜脯)。

“菜脯佬”仅是对蔡汉明的戏称,但在这个绰号背后,也有老伴一半功劳。

谢舜鑫:一天从早到晚都花在菜脯上了?

汉明妻;当然啦。

谢舜鑫:遇到晒菜脯还能干其他事吗?

汉明妻:半晌要是有空闲,家务事做好就再做点手工活。

现如今,年轻人外出工作,蔡汉明与许多洲东菜农一样,剩下老两口在家务农。农村人的淳朴和勤劳,就写在这老两口的脸上,阿姨爽朗的笑容,给我们传递了温情。

5756240秒起)

汉明妻:都是用人工踏出来的,不是靠机器,点点滴滴都是晒出来。

种田从来都是辛苦食,除了看工夫外,能够丰收的都是得到老天的眷顾。天佑农户,今年的菜脯季以晴好的天气居多,收获出来的菜脯,成色和味道都属上乘。丰收带来的喜悦溢于言表,蔡汉明和他的老乡们打从心里乐开了花。

5910

谢舜鑫:每一道传承下来的工艺都有精细考究的共性,菜脯制作的过程也是相当注重细节的,比如雾天不能晒,收的时候不能太早也不能太晚,这里边每一道工序都凝聚了当地农民的智慧,这也许是江东菜脯能够保留独特风味的原因吧。

(出镜)早就扬名在外,江东菜脯在市场上供不应求,大商家看准商机,他们从农户手中零散进行收购,再经商业化运作使之形成品牌。不愁销路的农户们干劲十足,明年此时,江东的种菜头踏菜脯的菜农肯定更多,我们也希望,经过包装推销的江东菜脯能够走得更远,菜农的日子能够越来越好。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