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潮州库 > 潮安区库 > 专题片

行走官头輋 挑战凤鸟髻

2017-06-30 20:00:00 来源:潮安区融媒体中心

凤凰官头輋,因背靠着潮汕第一高峰“凤鸟髻”而出名,驴友想要登上凤鸟髻,都得经过官头輋。鲜为人知的是,这里还曾是人民解放军军需处驻地,有着一段让后人称颂的红色记忆。茶、驴友和光辉历史,这些穿越时空的因素多元交织,能否引发你前去一探究竟呢?在茶农的带领下,随我们一同来了解官头輋,征服凤鸟髻。(出镜)

村头的这块碑石记录着官头輋那段红色的记忆。年纪大点的老人如今回忆起来仍历历在目。村民文克成今年86岁了,当年人民解放军在官头輋设军需处的时候,文克成还只是个毛头小伙。据他回忆,红军驻扎在山洞里,设军需服装厂、印刷室,做宣传情报工作。那么军需处为什么要设在这里呢?

8100文克成:这条山路就一直从丰顺留隍来到这里,到凤鸟髻山脚下。通过凤南镇的山路跋涉、隐蔽,其他人都难走,外人难找着,往来的人少。消息也不灵通也就没人知道。

即便在如此隐蔽的地方,国名党军队还是围剿至此,红白两军开火交战,虽谈不上轰轰烈烈,也互有死伤。细数历史,红军并未在官头輋停留太长的时间,但革命精神留给后人的是深远的影响。时至今日,红色事迹仍激励着长江后浪,催人奋进。

除了碑石,进入茶冬(季)的官头輋,到处都有茶农忙碌的身影。在春雨的滋润下,茶树迸发的嫩叶成了茶农抢收的宝贝。好的茶叶一年仅有这次收成,春茶何其珍贵。清明前后,整个官头輋进入一年中最为重要的茶冬,采茶、晒茶、制茶,空气里飘扬着阵阵茶叶的清香,静谧的山区顿时变得热闹活泼起来。

春茶虽好,但我们此行的目的在于凤鸟髻。凤鸟髻是潮汕第一高峰,征服凤鸟髻是很多驴友的梦想。村民文丁海介绍,每年来凤鸟髻驴行的大有人在,看中其中蕴藏的商机,文丁海着手把自家的楼房整理出来,准备装修成农家客栈开门纳客。

81052:31)文丁海:毕竟凤鸟髻路不通,爬到凤鸟髻要好几个钟头,下来要一两个钟头,来过的还好,没来过的有时候都不知道会是多晚,能不能回去。我们在高山经常会有雨雾,如果来游玩万一太晚雾又大,下都下不去,要住没得住,我们做茶的家里又有够开阔,在空闲的时候就能提供给游客方便。

像很多驴友一样,我们对凤鸟髻充满期待。村民文建壮自告奋勇地当起我们的向导。

8307金:建壮兄,从你们乡里官头輋到凤鸟髻要多远?

文建壮:走路要两小时,从这条路出发。

金:这两地的海拔落差有多大?

文建壮:这里的海拔是900米。

金:官头輋是差不多900米,凤鸟髻是差不多1500米。还得有600米落差。

文建壮:那从这条路上,就一条路而已。

金:好。

官头輋是凤鸟髻的必经之路,因此在驴友圈中有一定的知名度,许多人不一定了解官头輋的历史,但一定认得官头輋的路。毕竟想要登上凤鸟髻时少走些弯路,官头輋就要下多点功夫。要不是文建壮在前面开路,我们哪知道这山野茶园,哪里是东西南北?哪里又是离凤鸟髻最近的路?山路崎岖,有时是陡峭的石路,有时是湿滑的泥路,幸得是有所准备,不然肯定得迷失在这深山旷野的春天里。

走走停停爬了约一个钟头后,一个山顶头的小湖出现在我们眼前,凤鸟髻就背靠在湖的一边,似乎触手可及。

8299金:这个湖在这里非常漂亮,在这里也刚好能看到凤鸟髻,它叫什么名字?

文建壮:叫做金湖,以前老一辈在上边是有居住的,这个湖也洗过金的,所以叫金湖。现时你看这条水还不断地流,常年有山泉水流出,后边的山也是自然的非人工。泉水就是从山泉石头边迸出来的。

金:池里有鱼吗?

文建壮:有。四脚鱼,石角,石蛙。

金:山后头的树叫什么?

文建壮:叫满山红,这里头还有国家保护的动植物:山鸡、山羊、山猪、山兔。这些东西都有。因为有这个生态,这些保护动植物才得以生存。

金湖后,路越发难走。每上一步,气也喘得越来越重。毕竟是建壮的主场,对环境的熟悉和从小的摸索,他显得轻车熟路,毫无压力。舜鑫可就不同了,几步一停,随着气息越发沉重,口舌也干渴得厉害。带来的饮料一下就喝光了,只得硬着头皮上。

8287金:鲁迅先生说,世上本无路,人走多了就成了路。这句话放在通往凤鸟髻的路上就非常适合,为什么这么说,按理说凤鸟髻应该是一个人迹罕至的地方,但你看在这杂草丛生的地方,还活生生让人走出了一条这样的路,说明来凤鸟髻打卡的驴友人数还是很多的。

而越是靠近主峰,驴友开发的路也越显崎岖。刚开始还有得走,慢慢就变成了爬。

如果你听说别人是爬着上了凤鸟髻,请不要笑话他。因为在这里,爬是省时省力而且安全的方法。

8203金:在接近凤鸟髻我们发现了一处惊喜,之前的驴友在上边钉了一些线眼,方便其他人攀爬的时候可以牵线。甚至我们在上边还发现有热心公益的驴友还在上头备了一张梯子。所有驴友来了都能享用这张梯子,老人小孩手脚不方便的爬梯就比较容易。

这么陡峭的地方怎么会有老人小孩呢?这么想那你就错了。许多腿脚利索的老人以登山为乐,尽管凤鸟髻非同一般,但将整座山踩在脚下的仍大有人在。至于小孩,早点感受巍峨的大山,探索自然。只要能爬得上来,这点苦,也不算什么。

在山路中摸爬滚打近两个钟头后,我们终于抵达凤鸟髻。

8232金:终于,来到上头看到身后这块写着1497.8米的石头的时候,我心里的这块石头也终于放下了。为什么这么说呢?一路爬起来觉得非常辛苦,爬到最上边觉得脚好像不是自己的。当然,这个高度也代表了咱们潮汕地区的第一高度,所以自然成为本地驴友想要征服想要挑战的一个高度。

非常不巧的是我们来的这天云雾太重,站在潮汕第一高峰却分辨不出东西南北,好在有建壮兄带路,才知道其中方向。

8234文建壮:这边望下去东边可以看到乌岽、天池;西边是看到留隍,梅州这边;南边看过去是潮州、揭阳、汕头、澄海都能看到;这边能看到大埔县城。后边山下去就是交界,一半是丰顺的,一半是潮安的。怎么认呢,水最高处那边分给谁就是谁的。

我们常说,不到长城非好汉。此时此刻,舜鑫心中也踊现着类似的情感,征服自然,走进自然,这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一种方式。借着驴友提供的镜头,我们重温一下晴日里云蒸霞蔚、气象万千的凤鸟髻风光,弥补此行的不足。

【导视】春天里的官头輋,一个韵味十足的凤凰山村。看茶农摘茶,听老人讲红军的故事,随村民一起去爬凤鸟髻,你要选哪样?《行行看看》一起去趟官头輋。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