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潮州库 > 潮安区库 > 专题片

文祠:杨梅红 等你来

2021-07-17 20:00:00 来源:潮安区融媒体中心

文祠镇不仅有“森林小镇”之称,而且是潮安区有名的“水果之乡”。文祠的水果种植历史悠久,品种繁多,四季皆有。初夏时节,“远望山边点点红,五月杨梅正当时”。踏足文祠,吟着杨梅诗,听着姑嫂鸟清脆的叫声,我们奔着杨梅而来。《行行看看》,带你走进文祠。(出镜)

自古以来,文祠水果以其口感良好,富有养生、药用价值而美名远播,广受喜爱。其中,文祠杨梅具有汁多、酸甜等特点,享誉海内外。酸甜可口的杨梅总让人垂涎三尺,欲罢不能。

0286:李:舜鑫,在文祠有一种水果,它的味比葡萄重,色比荔枝深。你知道是什么吗?

金:我在潮安工作到现在十几年,你这个问题肯定没法考倒我。文祠被誉为“水果之乡”,这里最出名的水果就是杨梅啦。

李:对。我说的就是杨梅。每一次来到文祠,只要是杨梅季,我就想来吃杨梅。

金:今年文祠还特别举办了“乡村特色”文化旅游美食节暨杨梅节的开幕,今天我们就来到开幕式的现场。

李:那有什么活动可以参与呢?

金:今年的活动也非常丰富,大家可以参与杨梅的摄影、书法创作,还可以去亲身体验与杨梅有关的活动。

李:等等,我想的还是要吃杨梅。

金:很多游客来除了看和拍,当然就是要来试味啦。和试味直接关联的活动就是“杨梅菜”的主题厨艺展示,还有一个就是你可以到山上摘杨梅啊。

李:等不及了,赶快去试一下。

金:走起。

树枝下,一颗颗乌红剔透、珍珠大小的杨梅显得灵性十足;而摄影师的镜头下,杨梅的丰收和劳动人民收获的欢愉相得益彰。我们把目光投向这片杨梅的世界,用心发现大自然的美丽和这片热土的和谐。

0334金:李清你来文祠最想做的事就是摘杨梅,现在到山上了,可以摘杨梅啦。

李:觉得还蛮辛苦的,终于爬到这上面。但是感觉今年的杨梅好像不是特别多哦。

金:今年总体的产量比较少,并且比较晚熟,我们现在来的时节还不当时。

李:哦,不过我觉得对于那些不曾体验过摘杨梅乐趣的人来说,可以看到杨梅从青到熟的过程实际也是一种趣味。

金:嗯,对于孩童或是不曾来到山上看到过杨梅成长的人来说,这也是一种学习和了解。当然,杨梅从青到熟其实现在是两个概念,你刚刚说的是从树上的青到熟,还有一种就是,像今年杨梅节的现场,他们把杨梅菜作为主题进行厨艺展示,这也可以看到一颗杨梅从青到熟的过程。

李:也就是杨梅平时更多我们看做是水果,如果成为主料入菜或是当成配料来提升菜品的味道和观感,也是蛮趣味,是大家想看想感受的。能试试味道。

金:以往大家对杨梅的认识就是它是水果,但是今年的杨梅节已经把杨梅从水果提升到可以做菜。这也是一种创新,我们一起去试试新味。

杨梅能做菜?多么新鲜的点子!这简直颠覆了人们对杨梅只是水果的普遍认知。果农们奇思妙想,把杨梅“混搭”到各式传统菜肴中去,收到不错的反响。

0405文祠镇东社金飞鹅杨梅基地负责人曾健:杨梅具有生津止渴帮助消化的功效,游客来到这里要求说吃些酸甜的菜式,(我们)就把杨梅做成菜给大家试试,反响还不错。比如这个杨梅烙和杨梅糕大家都很喜欢。还有杨梅脆肉和杨梅猪脚,这五六道菜,游客还是蛮喜欢的。

杨梅烙与常见的烙大体相同,精髓在杨梅浆,将杨梅去核后打成浆汁,与麦粉、鸡蛋、白糖搅拌到一定粘稠度,烙成饼皮后还能依稀看到细小的杨梅肉,使食客胃口大开。

0406金:诶,你看这上面还要零星的一些杨梅肉。

李:因为刚才是用杨梅浆去打的,刚才入嘴就有杨梅那种酸甜的感觉。

金:我专门在试试看有没有杨梅味,这里头的原材料是杨梅。

李:但是烙的杨梅味可能比较少,但却有麦的香味。我觉得杨梅的酸和麦香,平时我们都提倡吃些粗纤维的东西,两者结合起来在夏天吃起能开胃又健康,多吃粗粮。

眼前的另一道“菜”叫杨梅糕,主要成分是玉米粉或淀粉加水,与白糖等重比例,拌匀到不稀不稠的程度后,蒸20分钟即可。蒸熟的杨梅糕色泽艳丽,可口诱人。

0407金:这个皮的颜色看起来让我们容易和杨梅产生联系,杨梅的颜色也是粉红的,做起来这个色泽是比较抢眼的。试一下口感怎样?

李:这个杨梅糕就有明显的杨梅味,杨梅味比较浓。侧面看还能看出是杨梅浆和颗粒的东西,因为没有完全打碎,吃起来更能够凸显出杨梅的本质味。

金:杨梅做成菜,我觉得有些人要是不敢吃杨梅或是怕杨梅的酸味,那做成菜相对会比较适口一些。

一颗小小的杨梅在文祠巧匠的经营下,产生出各种花样的变化。舜鑫、李清算是开了眼界。然而,杨梅之旅并未就此结束。

0466金:李清今天文祠的杨梅之旅还满意吗?

李:刚才试了杨梅宴的一两道菜,非常有创意,但对于女生来说这远远不足以满足我们女生的胃。

金:我知道你要说什么了,女孩子除了吃正餐肯定还要吃一些零食,对吧?

李:是的,我们除了要吃饱还要吃巧的东西。

金:你放心,来到文祠,杨梅除了可以当正餐外,做成零食,也有人想到这个点子。

李:比如我们最喜欢的蜜饯杨梅哦。

金:蜜饯的有啊,伴糖的也有啊。

李:那你得带我去看啊。

金;走,即刻带你去。

下面要亮相的是蜜饯杨梅。在取坯、筛选、分级除杂后,再经过漂洗、晾干、加糖和二次热清后再晾晒6天,一颗杨梅就完成了华丽变身,成为可以上市的蜜饯杨梅。其中,加糖和热清是关键的技术环节。蜜饯杨梅好不好吃,关键看这两个阶段的把控。

0438文祠银华食品厂负责人黄启华:来了之后洗好就要放糖腌制十天,像这桶一天要一包糖,十天后原汤的糖度已经够了,原汤就抽到夹层去熬煮,煮开后就回冲,回冲三天后就抽回来熬,一般就两次热糖。

这就是所谓的热清。杨梅本身有含水量,加糖出水,含糖量在60度时再开始热清,目的是稳定糖度,使产品成色好,有重量。

0455黄:杨梅经过热熟了,不是生的,生的保质期就达不到要求,热清的产品保质期可以达到612个月。

除了蜜饯的做法,杨梅还可以干制伴糖,工序与蜜饯基本相同。小小的一颗杨梅,在果农匠心巧手下完成了各种华丽的转身,短短一个月的杨梅季也被无限拉长。

(出镜)一趟文祠杨梅之旅下来,我们见识了一颗杨梅不同形式的变化。如果你对不同口味的杨梅感兴趣,请你也来文祠行一行。

【导视】五月文祠杨梅红,我们启动了一场以杨梅为名义的旅行,见识了杨梅不同做法的变化。想知道都有哪些变化吗?那就一起《行行看看》吧。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