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潮州库 > 典型人物

对症下药巧“治病” 尽心尽职为村建

金石镇潘厝村第一书记张三杰:

2016-08-03 16:01:13 来源:潮州日报

  最近的一个周四上午,时针指向8点30分,潮安区金石镇潘厝村第一书记张三杰准时踏入潘厝村村委办公室,正式开始他一天忙碌的工作。而早在这之前,上班的路上,他已经开车顺路把村子大街小巷转了个遍,一旦发现哪里有积存垃圾未及时清运,立刻掏出手机通知保洁员到场清理。

  只有当看到保洁员到场清理干净、满意了,他才放心地离开。在张三杰的手机中,记者发现,几乎每天上班之前,下班之后,都会拨出一两个前缀为保洁员的电话号码。

  “说来惭愧,我们几个保洁员也比不上张书记一人的细心,有几次清洁完下班后,还接到张书记的电话,说那个地方发现有垃圾积存。”保洁员潘鸿标告诉记者,“张书记这么认真负责,我们也不敢怠慢,要加把劲,努力做好村里保洁工作,争取少接到张书记的‘投诉’电话。”

  今年初,该村因村党支部书记缺位,各项工作难以开展,被列为软弱涣散党组织。在潮安区委的统一安排下,张三杰从区编委办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选派到潘厝村担任第一书记。接到上任通知后,他迅速到位,进村入户,深入开展摸查工作,认真梳理存在问题,剖析根源、找寻病因,对症下药,逐渐扭转该村的落后局面。

  到任第一件事,张三杰就抓好制度建设,严格村“两委”干部上下班时间,并先后制定完善了《值班制度》、《党风廉政建设制度》、《村级财务管理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彻底扭转村“两委”班子软弱涣散、凝聚力差的现象,逐步形成用制度规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机制,使村干部的工作作风得到明显转变。

  “自从张书记来我们这里挂第一书记之后,我作为村民,觉得变化是非常大的。”村乡贤咨询委员会成员林有钿深有所感道,以前,潘厝村在组织等各方面都比较涣散,遇事到村委找村干部,有时还老是找不到人。 自从张书记来了之后,各方面的氛围都比较好,村两委班子每天都忙前忙后,奔走于村里的各个角落,所做的工作,我们全村的村民也都实实在在看得见。

  在张三杰的办公桌上,记者发现了两本厚实的直联工作笔记本。翻开本子,上面整整齐齐、详详细细记着群众所反映的问题、反映人、联系电话等。每天一到办公室,张三杰都会翻看下本子上的内容,对已解决的事件,抽空进行回访,了解群众满意度;对未解决的问题,着手安排分管人员进行解决。据了解,今年来,该村共记录在案直联工作25宗,目前基本得到妥善解决。

  “张书记来了之后,办了很多惠民的实事,村容村貌也得到明显改善,村民们都感觉很满意。”金石镇潘厝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潘钢辉向记者介绍道:潘厝村经济发展落后,集体经济收入主要靠上级拨款、鱼塘出租等,村民经济以农业为主,导致该村有20.7%的人口处于贫困线。张三杰来了之后,提出目标任务,带领我们班子干部进村入户,跟农民交谈,制定了脱贫帮扶计划。提出斥资帮助贫困户购进鸡苗鹅苗,免费为他们提供饲料,帮助农民大胆发展禽畜养殖业,增加收入,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接下来,潘厝村还计划进行村道拓宽改造,解决群众“行路难”问题。同时,引导村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通过实行农副业产品互联网+战略,推动农副产品与村的电子商务网购的合作,拓宽特色产品销路,打通相邻鱼池,扩大渔业养殖规模,并于村新西南楼建立一个占地8亩的农贸市场和150亩的花卉交易区,使交易散户集中经营,形成村内农副产品贸易中心,在主村道两侧规划商铺,促进本村商品贸易业及网购、物流等新兴产业发展。

  在转变经济落后面貌的同时,张三杰还积极探索创新基层治理模式,建立乡贤咨询委员会,推动文明村居建设。

  来之前,潘厝村村民环境意识淡薄,农村环境差,村内沟渠排水不畅,内涝严重。针对这一系列“疑难杂症”,张三杰结合市委书记李水华提出的“五个一”指导思想,带领该村干部群众,加大对全村沟渠和28个池塘环境进行综合改造整治力度,改善水利设施系统常年失修、内涝严重的现象,并集资建成全民健身广场和篮球场,改善了群众的生活环境。

  一项项民生工程,一个个务实举措、一道道治病良方,有效地解决了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的难题。

  “现在村委会要办什么事情,群众大部分都会支持。相信有了张书记的领导和村民的大力支持,我们的村子将会建设得越来越好。”潘钢辉感慨道。


作者:余育闺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