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更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弘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突出抓好实体经济,努力走出一条具有潮州特色的高质量发展路子。
40年来,潮州市深刻领会党中央创办经济特区的战略意图,紧跟国家改革开放步伐,不断弘扬特区精神,学习特区建设的宝贵经验,不断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在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上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产业实力不断增强,形成陶瓷、服装、食品、电子、不锈钢、塑料制品、印刷包装和水族机电等八大支柱产业,先后获得“中国瓷都”“中国工艺美术之都”“中国婚纱礼服名城”“中国食品名城”等一批国家级荣誉称号。二是发展环境持续优化,先后出台了一揽子扶持产业发展的政策文件,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3个工作日;实行重点项目市、县(区)两级政府领导挂钩联系制度,加强对重大项目的跟踪督办落实,切实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困难和难题。三是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大力推动企业开展技术改造、技术创新。目前,潮州市拥有智能化、自动化生产设备超4000台(套)、拥有省级高成长中小企业28家,高新技术企业110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9家、“上云上平台”企业累计1461家。四是产业平台逐步完善,凤泉湖高新区、闽粤经济合作区、高铁新城、韩江新城四大发展平台以及临港产业园、东山湖现代产业园等七大特色产业园区正在崛起;益海嘉里、智能卫浴(潮州)产业园等一批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和华瀛、华丰等百亿级重大产业项目纷纷落地建设;现有工业地产项目10个,可吸引入驻中小企业超600家。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更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弘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突出抓好实体经济,努力走出一条具有潮州特色的高质量发展路子。
一要坚持解放思想。认真学习经济特区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转变发展方式、创新社会治理、建设现代化创新型城市等多方面的宝贵经验,深刻领会市委李雅林书记在市委十四届九次全会上关于“心魔不除,大道难畅;羁绊未斩,疾步难行”的论述,进一步强化思想解放和理论武装,以思想“破冰”实现行动“突围”,进一步提振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二要坚持优化营商环境。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简化办事流程,不断提高政务服务水平,着力打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针对困扰实体经济发展的土地、融资、人才、技术等方面的问题,进一步制订出台相关扶持措施;落实好领导挂钩联系企业制度,建立“企业吹哨、部门报到”服务机制,解决企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切实提升企业的获得感。
三要坚持产业转型升级。大力推进新一轮工业技术改造,加快提升潮州市工业企业自动化、智能化水平;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支持企业“上云上平台”,打造一批行业标杆示范企业;加快新基建建设步伐,开展重点领域5G应用试点,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
四要坚持打造产业平台。加快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以四大发展平台与七大特色产业园区为载体,不断吸引大项目进驻;加快发展工业地产,进一步推动潮州市产业园区、工业集中区开发建设工业地产项目,引导中小微企业规范化、园区化发展;加快探索“三旧改造”新路径,为企业打造绿色、开放、创新的产业发展新空间。
五要坚持以项目促发展。落实“大招商”机制,创新招商引资模式,实施“强链补链延链”工程,针对产业链薄弱环节,招引一批高质量、高水平的产业项目落地建设,形成引进储备一批、落地建设一批、投产达产一批的滚动发展格局,着力打造千亿陶瓷产业集群。
六要坚持区域品牌建设。实施质量品牌发展战略,提高企业产品质量、塑造品牌形象。筹备成立市产业品牌协会、市工业设计协会。多渠道搭建企业展示展销平台,组织企业参加2020年中国时装周、联合中陶协联合举办“瓷都杯”全国陶瓷设计大奖赛、开展潮州优选家品牌系列活动等,不断擦亮“中国瓷都”“中国食品名城”“中国婚纱礼服名城”“中国工艺美术之都”等金字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