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滨镇麦园村是省定贫困村,近年来,驻村的扶贫工作队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各项工作,发展特色茶叶产业,优化完善茶产业链,增强村集体经济,扶贫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2019年底,全村现有13户贫困户已经全部脱贫。
前天下午,记者前往浮滨镇麦园村,见到正在茶园里劳作的贫困户杨玉荣。杨玉荣告诉记者,由于家里的特殊原因,前年初,在外打工的他只好回来帮忙干活。在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他在后山增开约2.8亩茶园,同时,添置了烘茶机、炒茶机等一系列设备。
【同期声:贫困户杨玉荣:这里有2.8亩山地,在这个地方种(茶苗)政府有扶贫补助资金种植 也有补助购买机械做加工茶叶 】
自前年以来,中山、潮州两市已组织多次培训,邀请茶叶种植专家上门,为麦园村10户有劳动力的贫困户家庭送技术。杨玉荣高兴地告诉记者,他现有的茶叶种植面积约7亩多,年收入28000多元。自前年8月份开始,自己加工茶叶,开启自产自销模式,经济收入有所增加,全家人的生活有了明显改善。
【同期声:贫困户杨玉荣: 0104从发展(前景来谈),自己种植比外出打工还要好】
同时, 驻村扶贫工作队联结浮滨镇榕园农业专业合作社,跟扶贫户签订茶青与干茶的购销协议和聘请贫困户剩余劳动力,一举解决了其茶叶销售的后顾之忧和就业问题。
【同期声:中山市古镇镇驻麦园村第一书记区昔参 0044通过合作社稳定贫困户收入 0056通过与榕园茶业合作社对贫困户茶叶进行定向协议收购 排除他们茶叶卖不出去的情况 聘请贫困户(劳动力)在茶叶加工厂劳动 解决贫困户就业岗位问题(增加收入)】
麦园村的村民基本上以种茶为生,家家户户都有茶园。原来通往麦园村后山茶园的山路蜿蜒曲折,崎岖不平,特别是采摘春茶的时候,经常因交通问题耽误了采摘期,影响了村民的收入。中山市扶贫驻村工作队了解情况后,于2020年1月上旬,通过自筹资金12万多元,帮扶麦园村的16条茶山支路实现硬底化,打通了茶农上山劳作“最后一公里”,改善了村民种茶、采茶的生产环境,造福了全村百姓。
【同期声:中山市古镇镇驻麦园村第一书记区昔参 0040在去年 我们工作队做的工作来说 群众比较接受的一个好评的工作 就是建设一条茶山之路 ,建设了这条茶山之路 0823通过这条路(村民)就不用担心天气的问题影响摘茶的时间 什么时候都可以上去摘 就不会耽误采茶的时间 提高了茶园产能 我们认为扶贫(之路) 最终还是要靠造血 造血就是要提升产业 对他们一种带领 带动 用产业去造血 他们参与产业的(生产)中 就能脱贫致富】
除了修路外,驻村扶贫工作队还自筹资金92万多元,在村里建设一座约800平方米的标准通用厂房,建成后将通过公开招标形式出租,预计每年可为麦园村集体经济带来4万—5万元的收入,同时也能帮助贫困户脱贫增收,该项目己于今年1月初竣工验收。
【同期声:麦园村党支部书记杨如荣:中山古镇的工作队 还有中山古镇的帮扶 贫困户的收入翻了四翻左右 从原来(年收入)4000元以下,到现在最高的可以达到(年收入)23000多 每户贫困户平均(年收入)都在18200以上 这次扶贫通过好几方面的帮扶 从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 他们的生产产值这方面进行辅导 从开荒种茶的补助和一些制茶设备的补助 提高了他们的劳动积极性和经济收入 2019年底我们13户贫困户已经全部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