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潮州库 > 新闻报道

龙湖鹳巢:科学规划布局 助力乡村振兴

2021-07-14 11:01:22 来源:潮州市广播电视台

在乡村振兴和传统文化复兴的浪潮下,古村落的发展迎来了新机遇、新动力。为将鹳巢打造成为留得住乡愁、见得到古迹、找得到血脉、读得了历史的幸福家园,四个行政村联合请来了广东工业大学和同济大学的古村落保护专家,对鹳巢乡村振兴进行全面的调研规划。




  原鹳巢乡东西走向,中心老街贯穿四个行政村,大街小巷,阡陌纵横,各具特色的38座明清风格的古祠堂星罗棋布于两侧,古榕参天,形态百异,四周池塘连通,环绕全村,长达3公里,形成具有浓郁岭南水乡特色的独特人文景观。

点击查看原图


广东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 何韶颖:
这四个村落其实是比较整体的,沿着水系,中间有比较宽阔的自然生态的空间,在村落的南面,有一条生活的主路,串起所有的这些祠堂,是一种很活态的格局。
  自创乡以来,鹳巢已有700多年历史,村里的祠堂等场所至今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蕴含着丰厚的社区情感与集体记忆。

点击查看原图

点击查看原图

广东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 何韶颖:
这边空心化比我想象的要低,大家还是在这边原生态的生活,这点是很好的。还有一点很突出的就是这里建筑物的装饰很好,整个的水准很高,像嵌瓷、石雕、灰塑、木雕等等,而且数量很多,这些资源好好整理挖掘也是很大一个亮点。
  坐落在村中心的世族宗祠是李氏家族兴建的第一个祠堂。它建于明宣德元年(1426年),仅一厅一进,坐东向西,大门朝南,飞檐斗拱,雕梁画栋。屋檐之下,进士、经元、文魁的匾额述说着家族的荣耀历史,而最吸引人的当属祠堂中央的“同心堂”匾额。

点击查看原图

点击查看原图


龙湖镇文化站原站长 李映发:
当时海阳县丞朱鼎来农村寻找可以全县学习的典范。后来我们的三世祖李暹听说后就拿我们的族谱给朱鼎,朱鼎看后就汇报潮州知府王源,他就派人来实地调查,发现确有此事,李氏五世同居,百口同爨,男女老少各尽其职,分文尺帛不入私房,所以看后王源很感动,就赐了这“同心堂”牌匾。
  因为崇文重学,尊知重教,以全族之力促子弟科举致仕,鹳巢李氏也从底层家庭变成诗书望族。据统计,从明至清,李氏一门举人计有14人之多。村里五桂祠内的匾额就展示着当年“一门四进士”的荣光。

点击查看原图


龙湖镇鹳二村村民 李烈才:
这个五桂名宗就是桂斋公生了五个儿子,五个儿子都得了功名。后来儿子就来建了这个祠堂来纪念先父。
  五桂祠还是红色革命旧址。近年来,鹳巢坚持传承革命优良传统,开展革命教育,不断提升村里红色文化软实力。在修缮五桂祠的同时,还将其作为《华南抗日烽火》图片展长期展点。

点击查看原图


龙湖镇鹳四村村民 李桂庭:
把这些相结合起来,引导村民积极向上,保持老区本色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通过此次调研,专家对鹳巢老区保护革命遗址,传承红色基因的做法给予肯定。
广东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 何韶颖:
我建议是一种广义的大旅游概念,不是游客过来逛一逛。而是可以跟各个高校进行联系,多个层面进行,像培训,各种节庆活动,各种大赛等等,我们都可以充分利用现有这些资源。

点击查看原图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历史建筑保护实验中心副主任 汤众:
不仅仅局限于对外接待游客这种思路,我们还是以村庄自己的发展和生活为基础,把生活建设好,让很多人羡慕我们生活在一个美好的环境中,这样的话才是可持续发展,而不是做一个人工的景点。

点击查看原图


  借鉴专家的意见,鹳巢各村将通力合作,加强对村落的开发和保护,改善乡村发展环境,努力实现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不只是一个愿景、一句口号,鹳巢各村团结一心,群策群力,用实际行动美化村居,弘扬传统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更请来专家做长远的发展规划,确实值得肯定和借鉴。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