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市各级人社部门将稳就业融入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实施就业扶贫、技能扶贫行动计划,为有就业创业意愿和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员提供精细化服务,把更多劳动力送到岗位上。
在饶平县黄冈镇,27岁的刘晓鑫入行餐饮业已经10个年头,因为缺少专业资质,只能一直打杂工。今年7月,刘晓鑫报名参加了潮式卤味制作培训班,打算学点技能后再找新的工作。
培训班学员 刘晓鑫:学多点技能和经验,有这本证书到社会上能更认可你。
潮式卤味制作是潮州菜烹饪技能培训的专项内容之一,培训和考试的费用均由政府买单。参加培训不仅能够系统提升厨艺技能,通过考核后,还能拿到由省人社厅认证的专项技能证书。
培训班主讲教师 肖佳哲:这本证书的含金量还是可以的,是专门用在中国烹调,不管哪个菜系,熟食间中都可以用到,如果拿到这本证书的话,在各酒楼(找工作)都比较有优先权。
近两年来,我市以“十百千万”为目标,大规模开展潮州菜师傅职业技能教育培训,全市累计近7000人参与了潮州菜烹饪技能培训。在省级和市级专项资金的支持下,我市已建立包括3个省级“粤菜师傅”培训基地在内的25个培训基地,通过集中培训、定点培训和拉网式培训等方式“送技下乡”,培养潮州菜乡村厨师3400多名。
饶平县人社局职业能力建设股负责人 蔡文亮:以这种集中培训和短期培训相结合的方式,特别是我们当前正在积极推进的潮式风味菜烹饪,潮式风味点心制作、潮式卤味制作三个潮菜的专项培训,以这种更加贴合实际,更加适合规模化开展的培训班来推进我们的粤菜师傅工程。
为更灵活地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我市人社部门还结合就业扶贫政策,推动村企联动,拿出真金实银来鼓励村企业、小工厂吸纳本村贫困户就业,每吸纳一名贫困户,就为企业申请一笔5000元补贴,让更多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在新圩镇长彬村一家青梅加工厂的扶贫车间,已有十几位本地村民成为了这里的固定员工。
长彬村村民:每个月平均拿到2400到2500元的工资,也不太辛苦,主要是离家近,比较方便。
工厂负责人 陈智仕:加工厂主要是吸收村民来工作,这里的产品制作比较简易,为村做一点贡献。
此外,我市还开发了公益性岗位1301个,安置1022人,累计培训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对象近3.5万人,帮助1万多名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员务工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