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莞大朗镇有一位全国先进工作者、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获得者,他就是诠释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老党员孙仲林。
创出文经并举的大朗特级文化站
眼前这位两鬓斑白但精神矍铄的老党员就是孙仲林,他出生于1954年,先后任镇文化站站长、镇广播电视站站长、镇宣传科教办主任、镇体委主任等,尽心尽力工作了整整46年。谈起当年在镇文化站的点点滴滴,林叔记忆犹新,在80至90年代,在全省创出一个文经并举的大朗特级文化站,在省市基层文化站中创出了全省第一个国家级儿童文化园、全市第一个文化站办的艺术幼儿园、全市第一个80年代文化站自办的照相馆、全市第一个文化站办的市青年粤剧团、全市第一个文化站办的暑期青少年艺术培训班、全市第一个文化站办的荔香园餐厅、全市第一个文化站办的艺廊木品厂。每一个“第一”都凝结着林叔的心血和汗水、魄力和勇气。
老党员 孙仲林:当时省里面的文化厅,就觉得我们这个文化站经营这个路还是比较好,所以就全省推广,应该学大朗这样做,主业不要掉,要将这个文经并举搞起来,主要搞这个文化艺术培训,还有搞经营,赚到了钱要用到这个培训上面去。
创新路上遇到质疑
当年,林叔笃定地沿着自己的目标前进,因为他知道,文化教育的成果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时间来印证。
老党员 孙仲林:因为我感觉搞文化艺术,不是一年两年可以做到的,应该说好像学生老师这样,你每年要沉淀,不是一两年就看到成绩的,起码要十年八年十多年。我抓住一条要培养我们的青少年有好的素质就应该从小抓起,从小来培养。
不忘党和人民给予的荣誉
由于工作成绩突出,林叔于1995年获得国务院授予的全国先进工作者和全国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2020年获得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退休后的林叔,依然立足本土,发挥余热,担任大朗镇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组织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等“五老”同志,走访学校、村(社区),关心关爱青少年儿童健康发展。林叔表示,不能忘记党和人民给予的荣誉,更应该尽自己所能为家乡多作贡献,共同努力开启大朗文化教育事业新篇章。
老党员 孙仲林:我们作为一个老的文化工作者也是教育工作者,也希望大朗今后的文化更上一层楼,更多的居民、市民受益,主要是将我们党的思想要宣传到我们每家每户、每个人,知道我们党的英明领导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