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30日“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东莞大朗镇将在“一中心四组团”的新格局下,坚持“五大发展理念”,推进“两城一区一体化”,努力建成东莞中部核心城镇,实现经济、社会、生态“三个可持续发展”,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大朗镇以“环境优化年”为工作主题,主动适应新常态,优化经济环境,优化业态环境,优化群众生活环境,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平稳开局,顺利实现了一季度“开门红”。
一季度,大朗实现生产总值52.81亿元,同比增长8.3%,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了同比增长,发展势头超过预期。其中全镇税收总额同比增长37.3%;金融机构各项本外币存款余额增长9.6%;各项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1.7%。一季度良好开局,为顺利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创新驱动
打造三城实现“大朗智造”
“十三五”时期,东莞大朗将力争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上走在前列,推动“大朗制造”迈向“大朗智造”。今年一季度,大朗创新驱动发展交出了一份出色的成绩单:全镇一季度毛织类电商交易额8.9亿元,同比增长13%;一季度全镇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产值32.9亿元,同比增长5.4%。
今年初,大朗明确发展方向,提出依托散裂中子源打造“科学城”,依托支柱产业打造“制造城”,依托大环境打造“双创城”,以创新驱动为核心战略和总抓手,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
围绕“环境优化年”的工作主题,大朗致力于优化科技创新环境。大朗镇委相关负责人指出,大朗要用好散裂中子源这个世界级资源,做好“科技+规划”,在市委市政府打造“1+2+N”“创新轴—创新廊—创新网”体系的基础上,着力构建以“一园一群一中心四产业”为主导的东莞(大朗)科学城。即规划建设一个国家级的森林公园,引进更多国家级乃至世界级的重大科学装置和实验室群,建设云计算中心,推动大朗进入“大数据”时代,发展新材料、民用核技术、生物医药、科技服务四大配套产业。
在优化业态环境方面,大朗提出要把加快科技创新与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紧密结合起来,依托大朗毛织、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三大支柱产业,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创新型产业体系。其中毛织产业方面,大朗将围绕“大朗价格、大朗标准、大朗平台、大朗市场”等四个大朗元素做文章,引导企业创造品牌特色,提高毛织产品的附加值。深入实施“淘工厂”项目,加快建设东莞市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大朗产业中心,推动“毛织+电商+时尚”发展,让大朗毛衣行销全球、温暖时尚全世界。
今年大朗“机器换人”将提速。目前大朗出台了《工业机器人智能装备产业发展规划》,计划年内引进1家超亿元优质机器人企业,努力打造机器人产业集群。按照工作目标,“十三五”期间大朗力争全镇工业机器人智能装备产业产值年均增长15%左右,到2020年工业机器人智能装备产业产值达到100亿元,占全镇装备制造业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50%以上。同时,大朗还将力争在重点行业规模企业全面实现“机器换人”,劳动生产率提高到10万元/人以上。
在优化创业环境方面,大朗提出壮大人才队伍,建设服务平台,完善体制机制,努力打造创业之城、创新之都。大朗力争今年内新建成2个众创平台,为此大朗正在加快研究制定特色引才政策,推行“项目+人才+智力”引才机制,有针对性地引进高层次科技领军人才。同时,该镇还通过鼓励用人企业通过联合研发、产学研合作等形式,逐步构建政府引导、市场调节引进人才的新模式。
项目攻坚
优化产业结构建设“质量大朗”
抓项目、扩投资仍然是推动东莞大朗经济发展的关键举措。今年一季度,大朗镇围绕“环境优化年”工作主题,结合“镇委1号文”和政府工作报告,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着力做好招大引强,狠抓重大项目建设,提高项目“签约率”、“开工率”、“履约率”,力争各项目尽早落成投产。
据统计,1-3月,德津项目、信易增资扩产项目、环保产业中心项目、万科综合产业中心项目、市跨境贸易电商大朗产业中心项目进展顺利,5个市级重大项目累计完成投资8150万元,实际完成投资额是计划投资额的4倍多,建设进度全市第一。
德津项目一季度已完成投资700万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35%,累计完成投资约6.85亿元,超额完成总投资的103.9%,目前已完成所有建筑的封顶工程,正在进行基本装修,其中展示楼和宿舍已经基本完工。
信易机械项目1-3月已完成投资1900万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27.1%,累计完成投资8450万元,占总投资的42.3%,目前完成厂房基础工程60%。
环保产业中心1-3月已完成投资1800万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36%,累计完成投资3.68亿元,占总投资的61.3%。
与此同时,万科综合产业中心项目正在着手办理总规修编工作,市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大朗产业中心项目1-3月已完成投资3300万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33%,目前正在办理规划调整、编制环评报告和初步设计程序。
同时大朗还做好“高大上”项目招商引资工作,今年重点引进电子终端产品类、高端电子元器件类、新材料类、生命科学类以及智能装备类企业,确保企业亩产税收达50万元。据统计,今年一季度大朗共接洽浙江香飘飘食品、瑞凌实业、思榕科技、韩国艾肯特、深圳北鼎晶辉等近20家集团及上市公司,积极跟进协调项目的投资。此外,大朗还成功推动广东龙昕科技有限公司增资扩产10亿元,项目预计今年产值超11亿元,税收超1亿元。
今年大朗还致力于优化产业结构建设“质量大朗”。今年大朗将继续实施骨干企业培育工程,扶持一批创新能力强、税收贡献大的大型骨干企业,力争年内实现税收超1亿元工业企业1家,超3000万元工业企业2家。同时,大朗还将力争年内培育高新企业10家以上,培育“小升规”企业50家,并推动3家企业上市“新三板”。
此外,大朗还努力抓好重点区域“三旧”改造工作,推进土地二次开发利用,加强城市内涝整治、省市绿道网、公共绿地等建设,营造靓丽的镇容村貌。采取政府主导、连片开发等方式,统筹30亩以上连片未利用土地,筑牢可持续发展载体。
产城融合
升级环境建设“亮丽大朗”
大朗为我市“中心组团”镇街之一,毗邻松山湖国家高新技术园区,拥有“松朗一体化”的区位优势及创新创业、强化服务业发展等政策倾斜,尤其是即将建成的东莞地铁R1线有3个站点经过大朗,将为大朗城市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借助这些新优势,“十三五”时期大朗将大力推进产城融合。
今年初,大朗提出以“环境优化年”工作主题为引领,加快对接散裂中子源、松山湖、深圳,扎实推进产城融合工作。
首先,大朗将对接好散裂中子源,发展新兴科技产业。按计划,散裂中子源项目将于2017年进入试运行阶段,对此大朗将积极开展点对点精准招商、科技招商、对口招商,引进和催生生物医药、纳米科学等一批上下游配套产业,加快散裂中子源科研成果产业化进程,推进形成新的产业集群。同时,大朗还将加强高科技人才引进工作,做好人才落户、子女上学、人才公寓等配套服务,将大朗打造成为科研人才集聚洼地。
其次,大朗做好对接好松山湖,提升现代服务业。未来几年,大朗将深入推进“松朗一体化”,高标准建设长盛二期地块碧桂园、万科、天麟三个项目,完善商贸金融、楼宇经济、百货餐饮、商务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加快松湖云谷、创意产业园等孵化基地的培育,实现与松山湖错位发展。同时,大朗还将积极承接松山湖人流物流,加快规划建设“四馆一园一中心”,即新图书馆、展览馆、中国毛织文化博物馆、文化馆、体育公园和青少年活动中心,建设松佛路文化创意走廊和长盛四期(塘社)特色街区,着力把大朗打造成松朗地区白领消费生活首选之地。
大朗还将做好对接好深圳文章,承接“高大上”项目。抓住新一轮深圳发展辐射和溢出效应,依托大朗独特产业基础,不断完善深朗“一小时生活圈”各项配套设施,主动接轨深圳、承接深圳的辐射带动和产业转移,尤其是承接好发展好科技含量高、投资强度大、产出上规模的企业,严守税收50万元/亩的落户底线,打造深圳优质企业转移示范区,逐步推进深朗同城化。
今年大朗还将致力城市环境升级,建设“亮丽大朗”。大朗将打造城市客厅,以纳入市中心组团为契机,实施“强心”工程,加快推进长盛二期地块碧桂园、万科、天麟等项目,完善商贸金融、楼宇经济、百货餐饮、商务旅游等业态,着力将长盛片区打造成为大朗CBD、松朗地区白领休闲消费集聚区、东莞中部的地标式商业综合体,推动城市升级向城市升值转变。
同时,大朗将加快规划建设“四馆一园一中心” ,着力将其打造成为集休闲、展映、艺术、文化、体育于一体的大朗文化新地标。大朗还将把松佛路打造成为通向松山湖的文化创意走廊,将长盛四期打造成为一个集休闲娱乐、艺术培训、文艺交流、特色餐饮于一体的文化创意特色街区,逐步建成大朗新文化中心区。
深化改革
做好加减法提升“大朗效率”
深化改革永不停步。继成为东莞商改试点镇之后,今年1月,大朗再次肩负起为全市探路改革的使命,成为我市两大基层公共服务综合平台建设试点镇之一。按照“一站式办公”“一网式覆盖”“一条龙服务”三位一体的工作思路,大朗在优化服务上做“加法”,在审批事项上做“减法”,打造便民、高效、廉洁、规范的基层公共服务综合平台。
目前大朗镇级综合服务中心已投入使用,该中心面积约2000平方米,设置了29个办事窗口,涵盖党务、信访、财政、交通、城建、房产、计生、通信、食品药品、有线电视等506项公共服务事项。该中心还配置了24小时自助终端服务区、咨询导办复印区、填表打印区、排队轮候区等功能区,还提供了免费WiFi网络,以及700多个停车位为群众办事打开“方便之门”。该镇还通过优化事项办理流程,压缩事项办理时限,让群众“多次跑”变为“一次跑”,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
在试点建设过程中,大朗着力突破时间和空间界限,打通基层公共服务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大朗大力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目前大朗网上办事站已连通省、市网上办事大厅,市民、企业办事可实现一账号全省通用。同时大朗还开辟了60平方米的24小时自助服务区,设置自助办事终端机及无障碍进出口通道,国税、交警、社保、房产等公共服务全天候向群众提供服务,让群众随时通过网站、手机微信等方式办理或查询事项。
此外,大朗还在28个村(社区)全面铺开村级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将党务服务、政务服务、公共法律服务、自治互助服务4个类别共128个事项全部纳入各村级综合服务管理中心窗口,让当地群众大事不出镇、小事不出村,在家门口就能把事办成。
接下来,大朗还将大力推进供给侧改革,推动“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各项任务,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在补短板方面,大朗将加快“两高一低”企业淘汰退出,依托散裂中子源项目,大力引进高投入、高税收、高科技的产业项目。在降成本方面,大朗提出要落实好“营改增”和国家、省、市降税减费政策,全面降低企业社保、物流、用工等成本。在去杆杠方面,大朗将切实防范社区(村)集体公司债务等金融风险,加强监管和引导。在去产能方面,大朗通过大力推动毛织产业向研发、销售“微笑两端”延伸,鼓励企业自创品牌,并引导毛织企业抱团打响“大朗毛织”区域品牌,提高大朗毛织产品的质量水平。在去库存方面,大朗将摸清全镇商品房和非住宅商品房的实际情况,分析供求趋势,科学管控地块的供应规模和时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