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东莞库 > 大朗镇库 > 新闻报道

东莞市大朗镇 发力产业提升年 一置换 双提升 三融合做保障

2021-06-04 15:22:19 来源:东莞日报

  作为中心镇,东莞市大朗镇产业基础雄厚,“产业提升年”将为大朗迎来新一轮发展契机。而多年来持续推动的三重建设也为大朗经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激发大朗发展新活力。此外,大朗蝉联“全国文明镇”,大朗工商分局等被授予“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把市民素质提升贯穿于文明创建的全过程,大朗工商分局更是在该镇商改试点工作中成为改革排头兵,激发了市场活力。

  多项举措保障产业提升

  大朗作为拥有雄厚产业基础的东莞中心镇,将以“产业提升年”为契机,主动参与“东莞制造2025战略”,主要在“一置换、双提升、三融合”方面下功夫:

  一置换是以“机器换人”做大做强装备制造业。加快制定大朗工业机器人智能装备产业发展规划,筹建大朗镇装备制造业行业协会,推动企业抱团发展。用好市每年2亿元机器换人专项资金,加强紧固件、模具、注塑机等行业扶持力度,不断提升行业的智能化、自动化水平。

  双提升是以“链条延伸”提升毛织产业核心竞争力。鼓励毛织企业在研发、设计、品牌上下功夫,促进毛织产业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加快建设纺织创意产业中心、环球贸易广场等配套项目,提升毛织贸易中心商贸水平,推动毛织产业集群化。加快建设毛织环保工业城二期,进一步促进毛织价格指数、联盟标准、公共服务平台发挥实效。以“电子商务”提升毛织产业市场覆盖度。充分发挥大朗电商协会的作用,利用好“东莞市跨境电商产业园”的品牌效应,加快阿里巴巴大朗产业带发挥效能,推进全镇产业尤其是毛织产业的电商化,加快形成大朗电子商务生态圈,引导企业通过电商尤其是跨境电商开拓市场,牢牢占据“销售”这一高附加值的产业链环节,打造属于大朗的“海上丝绸之路”。

  三融合是推进科技金融产业三融合。一方面,加快科技与产业融合。主动承接中国散裂中子源项目的辐射带动,积极配合省市加快建设东莞(大朗)科学城,在“一园一群四大产业”的基础上,探索与中子源项目数据分析进行同步发展,建设华南云计算中心,推动大朗进入“大数据”时代。另一方面,完善金融信贷体系。积极为企业搭建融资信贷平台,指导行业协会健全完善会员企业的信用体系建设,以毛织协会为试点,先试先行,用好用实大朗与民生银行等金融机构构建的战略合作平台资源,建立全镇毛织企业的信用体系,为银行评估企业的贷款额度和还款能力提供基础数据。加快研究设立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专项引导资金,按照产业规模、税收贡献、产业效益等指标对不同企业进行分类扶持,发挥好财政资金的“四两拨千斤”作用,撬动全镇280亿民间资本,破解融资难题,着力形成银行、信托、保险等共同发展的金融机构体系,推动创业投资,将大朗建设为“金融绿洲”。

  推动三重建设促经济发展

  近年来,大朗通过推动三重建设,经济建设也有了可喜的发展。

  2012年以来,大朗镇累计引进超亿元项目17宗,总投资54.8亿元,建成后总产值将超过120亿元。去年大朗德津等4个市重大项目完成投资8.06亿元,占年度计划115.1%,其中三星高新塑料项目从签约到投产仅用8个月,创造了东莞外商投资建设的最快速度,展现了“东莞速度”和“大朗效率”。

  2015年,大朗将以取得的成绩作为新的起点和动力,坚持把加快项目建设作为应对区域竞争的重要抓手,努力在“三重”建设上实现新的更大的突破。

  一方面,明确目标抓引进。落实镇、村两级重大项目利益分享机制,提高社区(村)统筹招商的积极性,在全镇掀起重大项目招商的新一轮高潮。坚持“宁缺毋滥”,对新引进项目要综合分析投资主体实力、投入产出率和税收贡献率,争取更多科技含量高、投资强度大、产出上规模的项目落户大朗,力争年内引进或促成2宗税收超3000万元的优质重大项目,引进1家世界500强企业或商贸龙头企业。把握国家“一带一路”重大战略机遇,扩大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往来、产业配套和招商对接,推动一批外贸新业态加快发展。

  另一方面,优化服务抓进度。建立完善“问题池”、“明白卡”等机制,加大镇领导挂钩督导重大项目制度,及时解决项目建设和项目投产中出现的问题,促进重大项目尽快开工、早日投产、早出成效。下来,大朗将以推进项目投资直接落地改革为契机,跟踪三星、康业、以诺等8个已投产超亿元项目的运营情况,重点加快德津、日清包装、美姬服饰、酷比等4个超亿元项目建成投产。

  提升市民素质推进城市文明

  全国文明镇,对于一个镇来说,是含金量最高的综合荣誉。近日,大朗蝉联“全国文明镇”,大朗工商分局等被授予“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据悉,2007年大朗创建成为“东莞市文明镇”,2009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广东省文明镇”称号。2011年,经过大朗人民的共同努力,在899个全国文明村镇中,大朗赢得了一席之地,成功荣膺“全国文明镇”。2015年,大朗蝉联“全国文明镇”。目前全镇有市级以上文明社区(村)15个、文明单位19个。

  大朗高标准顺利通过全国文明镇复评工作,蝉联“全国文明镇”荣誉称号,自2011年大朗荣膺“全国文明镇”称号后,该镇积极打造平台、创新机制、营造氛围,把市民素质提升贯穿于文明创建的全过程。

  同时,该镇优化城市配套。目前全镇有大小公园32个,全镇绿地养护面积达54万平方米,建城区绿地面积1524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高达41.46%。开展宜居社区(村)和市级名村建设,全镇有省、市宜居社区(村)8个,镇级名村1个。公共交通日益发达,全镇投入公的195辆、公交车140辆,实现村村通公交。

  同时,大朗工商分局被授予“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多年来,大朗工商分局以文明创建为主线,以建设服务型工商为载体,坚持不懈优服务、严监管、强素质,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绩,成为改革开放前沿阵地上一支优秀的红盾排头兵。

  2012年,大朗镇被定为全市商改试点后,大朗工商分局敢为人先,勇当商事改革排头兵。作为广东省4个商改试点之一,该局率先实施商事主体登记与经营项目审批相分离等11条改革措施,探索推行住所信息申报制,主动提出登记窗口"5115"服务承诺,为东莞商改走在全省、全国前列创造了先行经验。商改以来,该局累计办理登记业务10万多宗,现有市场主体近3万户,比2012年商改前翻了一番,充分激发了市场活力。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