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莞大朗建成东莞市第一个电子商务协会以来,该镇毛织产业紧紧围绕“电商”下足功夫,政府出资扶持符合大朗毛织产业的“淘工厂”,并形成政府、协会、学校、企业、相互联动的四维一体,共同发展。
据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5月底,东莞大朗镇共有电子商务企业(含个体户)5734家,其中毛织类3397家。1—5月电子商务销售额24.79亿元,增长21.16%,其中毛织类销售15.06亿元,增长21.76%;跨境电商销售额3.9亿元,其中毛织类销售额1.99亿元。 撰文:黄万全
引导企业借“互联网+”转型升级
笔者走访东莞大朗多个毛织电商企业见到,借助电商开拓销售渠道,这些企业业务发展良好。东莞市靓丽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洋说,去年,该公司上线淘工厂截至目前销售额近400万元,专门开通了“淘工厂”生产线。
靓丽公司联合大朗9家公司一起打造升级版“淘工厂”——联合工厂,借此平台整合工厂的优势资源一起做大做强。当前在大朗,不少工厂用电商渠道打开销路,而作为有电商经验的品牌企业却开始用互联网思维推广品牌发展,广东省皇仕鲨服饰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全类别女性服饰和饰品的公司,该公司是大朗早一批试水电商的公司。
近年,东莞大朗镇以毛织产业优势为基础,顺应“互联网+”的时势,推动大朗毛织企业“触电”。该镇政府设立200万元“淘工厂”专项扶持资金,对镇内毛织企业上线“淘工厂”给予入驻年费和验厂费补贴,企业上线一年后对上线活跃度给予资金奖励,减轻企业上线成本。在扶持资金的启动下,一些有电商基础的毛织企业率先上线并顺利运营,一些处于观望状态并且缺乏电商经验的企业也随之进驻。
此外,该镇专门赴杭州引进资深的“淘工厂”代运营机构,对进驻企业进行线上辅导和线下培训,提高进驻企业的上线接单响应能力。大朗镇商务局与大朗电子商务协会、第三方运营机构形成合力,各司其职,建立起一支精良的电商服务团队。加强与阿里巴巴项目负责人的沟通,成功争取三次阿里巴巴1688首页的推广资源,其中2015年5月29日大朗毛织“淘工厂”企业在1688首页“毛衫节”上开启上线接单的里程碑,企业当天总体接单量比平时飙升10多倍。
搭建研发平台助推毛织产业发展
大朗在“互联网+”基础上,同时加强研发平台建设。由该镇经信局毛织办牵头,东莞市毛织服装设计师协会负责具体运作,在大朗毛织贸易中心三楼建立大朗毛织服装创新服务中心,以此整合相关资源,发挥协会作用,全面提高该镇毛织业的研发和设计水平。
近年来,大朗还积极鼓励引导园区企业积极参与构建电子商务孵化中心,积极推动电子商务产学研用战略合作和建立产业创新联盟。建成启用2万平方米的大朗电商产业中心,设有人才培训、网商孵化、大学生创业、一站式服务、物流仓送“五大平台”,大力为电商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不断完善产业中心电商生态圈。
该中心的电商孵化区已引进近60家企业,物流仓送中心和77间商铺已全部出租。此外是强化人才培养。发挥大朗电子商务协会的作用,举办了“快捷找厂”“淘宝创业培训班”等接地气的培训活动、沙龙等共30期,累计参与人数2000多人。同时,与东莞理工学院、东莞市电子商贸学校、东莞市纺织服装学校(大朗校区)开展人才定向培训合作,目前全镇储备电商人才近1.5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