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11日,东莞大朗召开2015年度工作总结大会,记者从会上了解到,2015年该镇预计实现生产总值达218.5亿元,增长9.5%,全市排第五。另外,该镇实现单个工业企业税收超3000万元“零的突破”,纳税超1000万元的工业企业由2014年的10家增加到17家,增长70%。
国家级驰名商标实现突破
2015年,东莞大朗镇开展商改“多证联办”试点工作,全镇市场主体超过3.4万户。此外,该镇制定《大朗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行动计划(2015~2020)》,打造“双创”大朗生态系统。这一年,大朗新增艾尔发、信易等2件中国驰名商标,实现国家级驰名商标“零”的突破,拥有广东省名牌名标30个。2015年1~11月该镇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分别增长8.2%和16.7%;各类企业研发机构达169家,预计全年研发经费投入(R&D)达4.35亿元,占大朗GDP总量的2%。
据2015年11月数据显示,大朗自2012年商改至今,大朗新登记市场主体共22277户,总量由改革前全市排名第10位上升至现在的第7位,相比商改之前2011年的数量翻了一番。大朗企业目前超过10000家,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
在“毛织+电商”方面,大朗设立200万元毛织电商专项扶持资金,毛织类电商交易额达61.3亿元,增长56.2%,毛织大朗电子商务产业中心被认定为“东莞市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大朗产业园”,并获得“中国毛织服装电商品牌孵化基地”国字号荣誉。此外,创新“互联网+监管”,指导12家电商企业使用工商红盾电子标识,营造健康有序的电商发展环境。
一批税收型企业快速成长
2015年,大朗全镇预计可支配财政收入12.5亿元,增长30.6%;全镇税收总额32.2亿元,增长17.4%;预计规上工业总产值501亿元,增长8.5%;规上工业增加值90亿元,增长7.5%。
同时,该镇狠抓“三重”建设,全年引进29宗外资项目,总投资共6838.56万美元;共引进超亿元项目4个,总投资20.5亿元,预计全部投产后可增加税收1.45亿元,基本实现了2015年初制定的目标。
此外,大朗还实现了单个工业企业税收超3000万元“零”的突破,纳税超1000万元的工业企业由2014年的10家增加到17家,增长70%。通过扶持培育,一批税收型企业快速成长起来,16家企业上榜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全镇累计达36家。4家企业成功挂牌新三板,数量排名全市第二。信息时报记者 曾德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