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东莞库 > 大朗镇库 > 新闻报道

东莞大朗培育出首家纳税三千万企业 预计2015实现生产总值218.5亿元,同比增长9.5%

2021-06-09 08:59:03 来源:东莞日报

2016年1月12日东莞大朗召开2015年度工作总结大会。记者会上获悉,预计2015年东莞大朗可实现生产总值218.5亿元,增长9.5%,全市排名第五。同时,这一年大朗培育出第一家纳税超3000万元的工业企业,纳税超1000万元的工业企业也由去年10家增至17家,同比增长70%。

    国家级驰名商标破“零”

  会议指出,预计2015年大朗实现生产总值218.5亿元,增长9.5%,全市排第五。大朗全镇预计可支配财政收入12.5亿元,增长30.6%,全镇税收总额32.2亿元,增长17.4%;预计规上工业总产值501亿元,增长8.5%;规上工业增加值90亿元,增长7.5%。

  2015年是大朗的“产业提升年”。这一年,大朗共引进29宗外资项目,总投资共6838.56万美元。迄今为止大朗共有36家企业上榜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并有4家企业成功挂牌新三板,数量排名全市第二。大朗还实现单个工业企业税收超3000万元“零”的突破,纳税超1000万元的工业企业由去年的10家增加到17家,增长70%。

   同时,大朗还着力培育著名、驰名商标,大力发展“大朗”区域品牌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据统计,去年1—11月该镇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分别增长8.2%和16.7%;各类企业研发机构达169家,预计全年研发经费投入(R&D)达4.35亿元,占大朗GDP总量的2%。2015年,大朗新增艾尔发、信易等2件中国驰名商标,实现国家级驰名商标“零”的突破。

   获得6项年度“单打冠军”

   2015年,大朗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转型升级步伐。这一年,大朗获得了“社区网格化管理及‘微治理’模式”等6个年度“单打冠军”,数量列居全市前茅。

  在鼓励创业就业方面,大朗通过制定《大朗镇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行动计划(2015-2020)》,打造“双创”大朗生态系统,同时开展商改“多证联办”试点工作,市场主体超过3.4万户,平均一个工作日诞生30多个“老板”。

  在推动传统毛织产业转型升级方面,去年大朗设立200万元毛织电商专项扶持资金,全年培育了200多家毛织淘工厂,推动传统毛织企业上网接订单,对接内外市场。全年大朗毛织类电商交易额达61.3亿元,同比增长56.2%。一年里,该镇先后获得了“中国毛织服装电商品牌孵化基地”、“2015年度中国十佳品牌专业展会”等国字号荣誉。

   大朗镇委相关负责人表示,2016年是大朗的“环境优化年”,大朗将把握好经济转型、绿色发展、深化改革、改善民生、从严治党等五种新常态,力争在“十三五”规划的起跑线上争先创优。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