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19日,东莞大朗在深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补短板 促提升”整治提升行动,在之前工作的基础上进行再动员、再提升。
东莞大朗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媒体监督推进基层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实施方案》,明确要求28个社区(村)主任或党工委书记以及12个镇文明委部门单位负责人在镇内媒体上公开表态,按照“五整治五提升”十大行动要求逐项落实任务与目标,完成不力将公开道歉,并立下“军令状”落实整改,做到领导干部带头动真碰硬,以此强化完成文明创建工作的决心与担当。
40个负责人公开表态
“虽然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整治效果,但是也仍然存在一些不足,比如违规广告牌、城市‘牛皮癣’、环境卫生、城市‘六乱’等现象极易出现反弹,这些都是我们接下来要重点抓的环节。”10月13日,面对着镇内媒体的摄像机,大朗黄草朗社区党工委书记李浩良公开承诺。
“我们社区两委干部将团结一心,补齐“短板”,对城市“牛皮癣”等做到严防死守,达到清理“牛皮癣”全覆盖,确保无乱张贴现象。在此,我立下军令状,保证完成任务,如果没有做到,向镇委镇政府作出深刻检讨,向全镇人民公开道歉。”李浩良严肃地说。当晚,他的公开承诺就在大朗电视台《文明创建齐参与》栏目中播出,包括黄草朗在内的周边群众都成为社区文明创建工作的“检阅者”。
“这段时间每天都在电视上看到各个部门负责人地晒‘问题’,这么密集的频率,这充分反映了我们大朗在文明创建工作上是动真格、下功夫的。”大朗群众刘先生告诉记者。据了解,《文明创建齐参与》已经进展到第十九期。
敢于开展自我批评
敢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敢于碰文明创建工作“硬骨头”,成为大朗职能部门、社区(村)工作的“新常态”。自9月19日起,大朗要求28个社区(村)主任或党工委书记以及12个镇文明委部门单位负责人公开接受镇内媒体采访,每天1期,在电视上不光谈成绩,更重要的是晒“问题清单”,通过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把满是辣味和个性化的文明创建“问题清单”亮到群众面前。
一方面,“问题清单”来源于社区(村)或者部门对自身所存在的问题进行自查自纠;另一方面,还综合了镇文明办督导、媒体曝光、群众反映等渠道收集的意见,将这些意见与建议反映给相关责任方,明确要求其按照文明创建“五整治五提升”十大行动的精神以及电视上的“问题清单”逐项落实,动员更广泛的力量做到彻底整改,突出工作决心。
大朗全面进入整治“顽固”问题的阶段,集合社会力量共同为文明创建症结“把脉”,并责令相关部门和人员从根源上去整改,让媒体和民众来监督,真正从源头上杜绝问题的再出现,达到标本兼治。通过动员领导干部带头动真碰硬,认清问题表现,查清问题根源,重实际求实效。
落实不力将公开道歉
大朗镇文广中心吴先生说,针对文明创建中遇到较为棘手的问题,如环境卫生问题、牛皮癣、城市六乱、交通乱象等不文明现象,大朗文广中心每天安排工作人员轮流对28个社区(村)明察暗访,并结合镇督查组的检查内容,以“图片+文字”的形式在《大朗新闻》栏目《曝光台》中进行曝光。
“经过媒体的反映,我们社区都非常重视,做到迅速处理、彻底整治。”洋坑塘村负责人黄应堆说,洋坑塘村高度重视,积极迅速全面整治村容村貌,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针对仍存在的难点顽症,该村将采取强力而有效的方法补齐“短板”,实现全村环境整洁、优美、文明、有序。
根据《方案》,社区(村)、职能部门满足以下条件:根据每月镇文明创建督查组反馈排名情况,倒数前三名的;根据每月市文明创建督查组反馈情况,被点名批评的;被市级或以上媒体曝光的;被市民投诉至市“阳光热线”等问政平台后,整改不力,被再次投诉的,社区(村)、部门负责人将公开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