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东莞库 > 大朗镇库 > 新闻报道

来东莞大朗“织交会”买今秋最潮毛衣

2021-06-11 14:51:47 来源:东莞日报

毛织风情文化节同步登场,还将举办跨国采购专场  。2016年11月3 日上午,东莞大朗织交会开幕,吸引了很多外籍客商。

不产一根羊毛,却缔造了温暖世界的传奇。为期3天的第15届中国(大朗)国际毛织产品交易会(以下简称“织交会”)昨日正式开幕,展场面积高达12万平方米,举行国内品牌服装采购对接会的同时,还将举办跨国采购专场,和30多家外国采购商对接,并开展一系列毛织文化活动展示织城新韵。

展会人少了,含金量却高了

没有鲜花,只有掌声。作为海内外毛织行业风向标的东莞大朗“织交会”在毛织贸易中心低调拉开序幕。第十五届“织交会”设毛织贸易中心为主会场,设环球贸易广场为分会场,并在主会场西门广场设3000平方米纺织机械展馆,展品覆盖毛衣、机械、纱线、辅料及配件等全产业链,展会功能性全面体现。

走进展览区,没有了以往人挤人的盛况,给人的更多的只是一种“冷清”的感觉。对于出现的这种“冷清”场面,大朗镇巷头村的陈书记这样解释,看热闹的人少了,真正来做生意的人多了。可以说展会的含金量是高了。

事实上,从去年开始,大朗“织交会”开幕当天就没有了以往的“热闹”。但从大朗政府提供的数据看。2015年第十四届“织交会”,三天会期共吸引5万人次入场参观采购,意向成交额达35亿元,总体满意度高达90%以上。

为什么说2016年展会人少了含金量却高了?源于2016年打造的三个特色展馆(区)。位于主会场中庭位置的大朗毛织大数据展示馆在开幕式吸引了众多人围观,这个展馆以“时光隧道”的即视感,通过大数据分析,充分展示大朗毛织产业发展历程的同时,展示毛织纱线、研发设计、纺织机械、毛织服装及毛织电商等完善产业配套。

位于主会场右二街区的原创设计区吸引了不少服装设计爱好者和采购商。除了一些国家级著名设计师的大牌作品,也有大朗本土新锐设计师代表作。

还有毛织智造馆引起了广大参展商和各大毛织企业的广泛关注,这里展示的是引领国内的智能设计软件、智能吊挂系统、自动熨衣等一系列毛织业最先进的智能设备和软件,以及其所组成的智能生产线案例,为毛织企业提供“技改”方向,推动机器换人的进一步发展,提高毛织业的智能化水平。

涌现出多个知名自主品牌

“大朗毛织”从当初一个夕阳产业,蜕变为现在的支柱产业,成为一个区域品牌,这些成绩都不是偶然得之。在“机器换人”和“互联网+”时代,他们也曾阵痛过。如今的大朗,全镇数控织机使用总量超过5万台,节省劳动力近20万人,集聚了近20家数控织机生产企业和近100家数控织机销售企业,形成了一条长约1 .3公里的“数控织机专业街”,是全球使用数控织机最多的地方。成功编制发布全国首个“毛织价格指数”、十大毛织联盟标准,实现从“产品制造”向“标准制定”转变。

2016年,大朗精心组织企业抱团参加纽约服装展、巴黎服装展、雅加达国际纺织及服装机械展、中国国际纺织机械展览会等,着力强化大朗毛织产业集群的影响力。目前,大朗拥有省级以上名牌名标30个,其中毛织名牌名标14个,涌现了卷卷毛、印象草原、依菲拉等一大批知名自主品牌,大朗毛织市场影响力日益加深。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