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新东莞。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东莞市镇村以往“村村点火”的放养式、多主体、低层次的传统模式,正逐步被“市镇统筹、三级分利”的新模式所替代,镇村集体经济也从以收租为主、存在债务风险的状况,朝着多元投资、增资减债的方向迈出坚实步伐。
集体经济在新常态下如何突破发展?村组如何更有效地增资减债?推行村组预算制度,村组干部如何适应?在昨天召开的市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上,这些关于镇村发展的话题引起了与会代表们的热议。代表们认为,集体经济转型发展,或优化物业引进低能耗高技术高产出企业,提升土地产值,或通过规划改善农村环境提升土地价值,或统筹土地、资金、厂房等资源,挖掘资源潜力,都能再造村组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和增长“发动机”。
推行村组预算,利弊几何?
近年来,农村债务逐渐成为了东莞经济发展的瓶颈。去年,全市100多个试点村先行先试,为科学发展村组经济积累了经验。2014年底今年初,市农资办向各镇、村提出了预算指导性意见,为今年的村经济预算制预热。
大朗镇委相关负责人认为,推行村组预算制度的红利集中在三个“有利于”:有利于减少债务,实行村经济预算制后,村官们无权透支经济,不会像以前那样把债务包袱留给下一任;有利于减少支出,促使社区(村)通过收入规模控制支出规模,各项支出做到有计划、有来源,避免盲目投资;有利于民主监督,村组预算制度有利于保障广大村民依规监管农村集体收支,帮助村民更好地履行民主决策、民主监督职责。
村组增资减债,今年有何措施?
大朗镇委相关负责人透露,去年大朗镇村组增资减债,纯收入增长10.63%,收不抵支村减幅达40%。
“今年我们要进一步加大村组债务管理力度。”大朗镇委相关负责人说,在规范集体借款方面,村(社)新增借款要报镇政府审查批准后方能实施,且必须进行可行性分析,以降低筹资风险;进一步盘活村组集体资产存量;通过统筹重建等方式,着力打造高端写字楼,更因地制宜发展酒店商务、餐饮娱乐、文体休闲、信息服务等配套服务项目;进一步抓好债权集体追收工作,对连续2个月收款率均位于全镇后三名且收款率在80%以下的社区(村)进行全镇通报,对追收措施不力,效果不明显的社区(村),由镇委镇政府对其负责人进行约谈。
今年“三重”建设有何新动作?
大朗镇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大朗镇在“三重”建设上力争实现新的更大的突破,落实镇、村两级重大项目利益分享机制,提高社区(村)统筹招商的积极性,在全镇掀起重大项目招商的新一轮高潮。坚持“宁缺毋滥”,力争年内引进或促成2宗税收超3000万元的优质重大项目,引进1家世界500强企业或商贸龙头企业。把握国家“一带一路”重大战略机遇,推动一批外贸新业态加快发展。
2025战略,镇街如何响应?
大朗镇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大朗作为拥有雄厚产业基础的东莞中心镇,将以“产业提升年”为契机,主动参与“东莞制造2025战略”,主要在“一置换、双提升、三融合”方面下功夫。
“‘一置换’就是以‘机器换人’做大做强装备制造业。”大朗镇委相关负责人说,大朗将加快制定工业机器人智能装备产业发展规划,筹建大朗镇装备制造业行业协会,推动企业抱团发展;“双提升”则是以“链条延伸”提升毛织产业核心竞争力,鼓励毛织企业在研发、设计、品牌上下功夫,加快建设纺织创意产业中心、环球贸易广场等配套项目,提升毛织贸易中心商贸水平,推动毛织产业集群化。同时,以“电子商务”提升毛织产业市场覆盖度,充分发挥大朗电商协会的作用,利用好“东莞市跨境电商产业园”的品牌效应,加快阿里巴巴大朗产业带发挥效能,推进全镇产业尤其是毛织产业的电商化;“三融合”即推进科技金融产业三融合,一方面,加快科技与产业融合。另一方面,完善金融信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