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至11日,以“时尚织城 美丽大朗”为主题的第13届中国(大朗)国际毛织产品交易会(以下简称“织交会”)在广东东莞市大朗镇隆重展开,届时迎来大批行业客商前来参会。
据悉,本届“织交会”在延续创新、续写时尚的同时,对办展模式进行了两项改革:一是举办时间由4天调整为6天。前3天为专业展,面向专业人士;后3天为毛衣购物节,面向社会各界。二是由政府办展向社会办展转变。本届展会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纺织行业分会和中国毛纺织行业协会联合主办,由东莞市毛纺织行业协会承办,政府部门不再作为主、承办单位。
一个“国际舞台”引领毛织产业新风尚
本届“织交会”上,诸如纪帆登、颖和祺、印象草原、宝迪莱丝、莉姿奥、英伟、QQ、卷卷毛、麦尔特、F1000等众多毛织明星品牌纷纷亮相,一起引领毛织产业新风尚。
回顾“织交会”发展史,第一届展会于2001年应运而生,成为展示大朗毛织、推动企业做大做强的重要平台。而伴随着大朗毛织产业的发展、提升, “织交会”也实现了从“展示会”到“交易会”,从“形象展”向“贸易展”的华丽蜕变,实现了从“地方性”走向“全国性”再到“国际性”的重大跨越,直接吸引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参展商和采购商,以及超过50万名来自海内外的专业买家到场参观采购,连续多年被评为最具影响力的专业展会和品牌展会,成为“2013年度中国十大优秀特色展会”。
“织交会”不仅是促进业界交流、商贸合作的桥梁,更是集中展示大朗毛织发展成果的时尚舞台。每一届“织交会”的开启都是一个新的起点,特别是第十三届“织交会”,将会是大朗毛织业史上绚丽璀璨的一笔。本届“织交会”紧紧围绕大朗镇委、镇政府全面推进“两城一区一体化”、“经济攻坚年”的战略部署,继续以“时尚织城 美丽大朗”为主题,沿袭一个主会场和四个分会场的格局,展位总数约2000个,展品覆盖毛衣、机械、纱线、辅料及配件等全产业链,办展规模空前盛大。此次展会还特意把举办时间由原来的4天调整为6天,首次策划举办大朗毛衣购物节,推广毛衣穿着文化,营造“到大朗 把时尚毛衣带回家”的氛围,促进“织交会”期间商贸交易和文化交流。
与此同时,展会期间还将举办“慈星杯”全国毛纺纱线与毛针织服装产业链发展研讨会、大朗毛织风情节、2014“省长杯”服装设计专项赛、第七届中国(大朗)毛织服装网上设计大赛,并静态展示“全国毛针织服装名优精品推荐”、2014年澳大利亚美丽诺“中国羊毛大奖”获奖产品等,力争以丰富饱满的内容来不断完善展会体系,促进毛织产业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不断提升大朗毛织产业核心竞争力,打响“大朗毛织”国际品牌。
一个“农业小镇”演绎毛织产业发展史
从1979年率先承接香港毛纺织产业转移时开始,“中国羊毛衫名镇”注定要在大朗扎根。勤劳智慧的大朗人,承天时、禀地利、聚人和,借助完备的产业基础和丰厚的商业资源,形成了独具特色又集成创新的产业集群,在我国毛织产业发展历程中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30多年来,大朗的毛织产业在大朗几代人的手里,不断创新,不断延伸,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分散到集群,从加工生产到自产自销,从贴牌加工到自有品牌,成为了大朗镇民营经济的主体,也是大朗镇的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
2002年大朗镇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授予“中国羊毛衫名镇”一称号;2003年被批准为“广东省专业镇科技创新试点单位”;2005年以来,分别被评为广东省创建区域国际品牌试点单位、广东省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广东省毛织专业镇技术创新试点(毛织专业镇)、广东省火炬计划毛纺织特色产业基地、全国唯一的中国毛衫流行趋势发布基地、全国纺织精神文明建设示范基地等。
目前,在以大朗为中心的产业集群内,有近万家毛织企业,仅大朗就有4000多家,形成了完善的产业配套,以大朗巷头社区为中心、以毛织贸易中心为龙头的10平方公里的大朗毛织商贸城,拥有2个毛织专业市场、6个毛织生产片区和12条毛织专业街。大朗毛衣75%出口意大利、美国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国际市场上赢得了良好的声誉。全镇集聚了近20家数控织机生产企业和近100个数控织机销售企业品牌,全镇使用数控织机总量超过4万台,形成了研发设计、生产加工、原料辅料、机械设备、物流贸易、人才培训、科技服务、信息咨询等一条龙产业配套。强大的生产加工能力吸引了众多国内外名牌在大朗生产,并培育了兴业、华轩、众圣、众达、裕和等一大批优质企业,创建了“纪帆登”、“印象草原”、“依菲拉”、“卷卷毛”等一批自主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