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东莞库 > 大朗镇库 > 新闻报道

“两抢”警情下降75%,扫黑除恶工作全市第一,平安东莞大朗是谁在守护

2021-06-23 09:17:10 来源:东莞日报

  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是对社会治安状况的直接感受和综合反映。紧紧围绕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总目标,今年以来,东莞大朗公安战线主动作为,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便衣伏击、打击“黄赌”等方面工作均取得了显著成效。

  据统计,2019年上半年,大朗镇“两抢”警情同比下降75%,扒窃警情同比下降50.7%,刑事拘留各类犯罪嫌疑人同比上升7.7%,治安拘留各类违法嫌疑人同比上升17.5%,盗窃车内财物案立案数同比下降66.7%,扫黑除恶工作排全市第1,禁毒工作排全市第2,打击“黄赌”工作排全市第2。

图片1.png

  靓丽成绩的背后,离不开大朗公安队伍的辛勤付出,他们背后有着不为人知的辛酸苦楚,他们敬业奉献,“十二时辰”都在服务群众,一直努力做到让大朗更平安、群众更满意。近日,记者走访了大朗公安分局相关部门、民警,深入了解他们的工作开展情况。

  部门:

  办证大厅推出一系列便民利民措施

  记者走访大朗公安分局指挥中心,在该中心,不断传来电话铃声:“您好,这里是东莞大朗110指挥中心”,而这句话已经成为大朗公安分局指挥中心民警的“口头禅”。电话一响,民警立刻接起,不耽误任何时间只为给需要帮助的群众提供最快救援。全天候服务,电话24小时不间断接听,一边接电话一边做记录,一个个忙碌的身影,这是属于接线民警的“战场”。白天黑夜,日月交替,他们始终坚守在电话这一端,为市民提供最快的救援,成为守护群众安全最坚实的后盾。

图片2.png

  在办证大厅,每天前来办理业务的群众数不胜数,2018年大朗公安分局推出一系列的便民利民措施,如每日提前半小时受理业务延后半小时下班、业务窗口节假日正常开放等,让群众的时间价值实现最大化,高效为群众服务。为了更好实现“最多跑一次”改革部署,大朗公安还不断完善复印机、充电宝、自助证件照机等设施设备,为办事群众提供便利。

  民警:

  解决的“琐事”却是百姓的大事

  提起警察,人们往往会想到智勇双全、嫉恶如仇、生擒犯罪嫌疑人的帅气模样。但实际上,公安警察并非都如此。与群众接触最多的,是基层派出所民警,他们常常面对的是鸡毛蒜皮的“琐事”,接到、侦破的案件大部分是“小案”,但这些“琐事”和“小案”,对百姓来说却是生活和工作中的大事。

  “我马上过去,帮忙查找走失的女孩”。7月18日晚上10时许,大朗镇富民北路附近有一个女孩走失近五个小时,大朗派出所副所长叶锡伦收到寻人任务,立马出警,前往现场了解情况。查看监控视频将近一个小时,终于发现了小女孩的身影,“找一个人说容易,大又不容易,看监控的时候一秒都不能有差池,我们要确定她走失的位置,她当时穿什么衣服。”叶锡伦说。

  一个多小时,叶锡伦查看了指挥中心提供的监控视频、社会监控视频、交通道路监控视频,确定了女孩走失的方向,立马截图发布在工作群里,请求各方人员共同寻找女孩。一番周折过后,叶锡伦和同事们终于找到了女孩,他开车带着女孩家属一起将其带回派出所,做好笔录之后,又将女孩一家送回了住所。“太晚了,他们也没有车,我要把他们平安地送回家去才觉得安心。”叶锡伦说。

  每天24小时,巡逻、出警、审讯、调解,基层民警不断重复着这些工作,面对形形色色的人,处理各种各样的案件,解决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琐事,他们把辛苦都埋藏在心底,默默地为当地群众服务。

  便衣:

  “隐身卫士”勇擒“双抢”歹徒

  近年来,为高效打击“双抢”案件,便衣警察穿梭在大朗各个角落。便衣警察这个“特殊警种”,可能在很多人的印象里都是神秘、低调的。他们在平日里低调地潜入人群,就算与我们擦肩而过,我们都不自知。一旦出手,画风突变,“收网”擒人,动静往往都不小。

  近年来,大朗公安分局便衣支队不断壮大,成绩突出,破案无数。2019上半年,大朗“两抢”警情同比下降75%,这一群守护大朗的“隐身卫士”功不可没。

  一大早,便衣警察收集大朗各社区派出所上报的警情案件,走访各报案人,勘察现场,跟踪犯罪嫌疑人,蹲守抓捕,便衣警察每天都经历着电影般惊心动魄的场景。“成为便衣警察是我从小的梦想,我想要成为一名具有正义感的人!”便衣警察招敏辉说。多年来从事便衣警察,招敏辉早已习惯了便衣的生活,常常外出、蹲守、跟踪,熬夜习以为常,“工作很辛苦,但是每次破案之后,看到嫌疑人落网,群众露出笑容,都会让我感觉一切都值得。”

  前不久,招敏辉就破获了一起“小案”,帮助失主起回毛衣600多件,毛料44条。这起案件调查过程中最难的,是嫌疑人逃到了监控死角,招敏辉和同事徒步走访各个小巷,挨家挨户的去找,询问邻里街坊,才最终锁定犯罪嫌疑人的住所,寻找适合时机对其进行抓获。

  “如果有机会让我重新选择职业,我还会再次选择做一名便衣民警,不负警察这个词!”招敏辉坚定地说。对便衣民警来说,“运动”不分时机,抓捕不分时辰,他们像城市之光,散落在各个角落,在群众最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

  “这么多年来,作为一名警察,让我最高兴的是东莞现在‘双抢’案件少了,整个社会治安好了,未来我将会想方设法去维护社会稳定,大朗治安稳定!”大朗派出所所长莫勇坚说,他希望群众对警察工作多多支持,共同营造群防群治的社会氛围,给大朗带来更多的正能量。

  铁骑:

  “一警多能”为群众排忧解难

  2018年6月,东莞街头多了一抹新绿——东莞公安铁骑。铁骑大队成立以来,大朗铁骑一直发挥着一警多能的职能,不断为群众排忧解难,他们总是以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时间赶到危急现场,化解一个个险情,解决一次次纠纷,他们始终在路上。

  天气风云变化无常,一抹绿色飞驰而过,给东莞的夏日带来了一抹清凉。一套荧光绿的铁骑制服,搭配头盔显得非常帅气,但是仅一身制服就有10多斤,加上其他装备,负重超过20斤。

  “很热!每次穿训练服时都会出一身汗,我们的制服主要是尼龙材质,手部、背部、膝盖位置都有防护软壳。”大朗铁骑队员李嘉聪说,每天巡逻、疏导交通、应急处置等,一警多能,做的事太多了,上演“生死时速”更是家常便饭。

  2019年5月18日17时18分,大朗公安分局铁骑一、二组队员在回单位交班的路上接报称:路上有一名中风人士,急需送院抢救。接报后,铁骑队员迅速找到目标人物和车辆,简单组织开路人员和开路计划后,立即出发前往康华医院。此时恰逢下班高峰期,途经路段十分拥堵甚至堵停。然而生死攸关,快一分钟就多一线希望。4名队员决定让其中两条线的车辆分别向两边让出生命绿色通道,紧急穿梭于如潮的车流中。18时02分,铁骑护送病人顺利抵达医院,迅速帮忙推来了担架床并护送至急诊室门口。4个高度紧张的铁骑队员这才松了口气,在落日余光下露出笑容,甩下一把把汗水。稍作休息后,他们开始返程……

  “维护大朗和谐稳定、服务群众是我该做的。”大朗铁骑队员李嘉聪一直坚定这份信念。据了解,成立以来,大朗铁骑发挥“一警多能”的职能,迅速反应,第一时间发现和处置各类路面治安和交通事件,为群众排忧解难:他们帮助老人捡拾果蔬并护其驶离主干道;遇群众打架,他们立刻赶往现场调解;残疾人士车辆故障,他们合力送至维修店;两车相碰,他们指导取证并进行协商调解;男子轻生,他们耐心劝说,助其解忧……

  烈日暴晒,他们汗流浃背,狂风暴雨肆虐,他们顶风冒雨前行。炫酷帅气的外表下,专业、机动、高效才是这支队伍的灵魂。他们会在群众需要帮助时第一时间赶到,他们会奔驰在大街小巷震慑和打击犯罪,他们每时每刻穿梭在大朗的每个角落,他们只有一个目的:守护大朗平安。

  特警:

  日以继夜训练处理突发紧急案件

  特警在人们眼中,常常是威严的、不可靠近的。然而现实生活中,特警24小时战备执勤,一有任务或突发情况,半个小时内他们就要集结待命。无论高温炙烤还是暴风骤雨,他们依旧进行日常武装巡逻和训练,坚毅忠诚保卫着大朗的安宁。

  五年的职业生涯,已经让大朗公安分局巡警大队特警队员刘建荣习惯了起早贪黑训练的日子。一早起来晨练跑步、武装巡逻、检查车辆部件,日复一日从不停歇。

  从事特警这个行业三年多,刘建荣遇到过形形色色的人、各式各样的突发事件。让刘建荣印象最深的,是一次遇到患有精神障碍的群众。“沟通困难,说什么也不听,不讲道理,我只能向上级报告,让民警来协助处理。”刘建荣说。而遇到不理解不配合的群众,刘建荣选择默默承受,始终坚持自己为人民服务的初心。

  或许很多人认为,特警队员特别能打,刘建荣笑称:“能打?都是下苦功夫练出来的!”无论刮风下雨,还是烈日如火,他们日以继夜训练擒拿、格斗、自卫、解脱等等项目,不断地增强自己的搏斗能力。甚至,他们要进行常人难以忍受、突破自身极限的训练。尽管大部分任务都需要在极端环境下进行,尽管每一次出警都要面临未知的恐惧和危险,但是,“要将犯罪嫌疑人绳之以法,必须对自己训练得狠,才能保证能保护群众的安全”。 刘建荣说。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