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东莞库 > 大朗镇库 > 新闻报道

把八百余年传统节日 弘扬敬老美德

2021-06-24 09:48:13 来源:东莞日报

每年农历正月十九到正月二十三,东莞市大朗镇沙步村都会锣鼓喧天、热闹非凡,本地村民和外出乡贤齐聚沙步,共同庆祝一年一度的“元帅公诞”。据介绍,“元帅公诞”也称“耆老节”,已延续了800多年,是沙步村维系乡情、促进发展的“大团圆”时光。

一年一度 全村“大团圆”

“元帅公诞”期间,粤剧、醒狮、舞蹈、魔术、太极拳、咏春拳表演等各类活动每天会轮番上演,其中,农历正月二十是庆典的高潮。200多名男性长者身穿耆老服,抬着祭品,欢欢喜喜地来到元帅宫前拜祭、祈福。

“咚咚咚,锵锵锵……”伴随着喧天的锣鼓声,一头威风凛凛的醒狮腾跃上一根6米高的梅花桩,摇头摆尾,仰视低顾。霎时,只见醒狮在高桩间腾跃翻飞、来回穿插,再加上几个帅气的翻跟斗和漂移,将威武勇猛、醉态酣然等神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2019年的“元帅公诞”恰逢周末,前来参加活动的本地村民,以及旅居港澳和海外的宗亲将近3000人,宗亲们共叙亲情,共享团圆。已经63岁的李发枝老人和宗亲们聊得热火朝天,他笑着告诉记者:“‘元帅公诞’是我们沙步村一年一度大团圆的日子,无论在外工作的村民还是‘外嫁女’都会赶回来过节,就连旅居海外的宗亲也都远道回乡参加。每个当年添丁的家庭都要到元帅宫前放上一串鞭炮,比过年还热闹。此外,连续五天晚上都有粤剧和歌舞看,我昨晚和宗亲们去看了《白兔会》,精彩得不得了。”

缅怀先辈 弘扬传统文化

“元帅宫在2016年初动工重修,并于2017年1月18日落成。所有的重修费用皆由村民募捐得来,其中外出乡贤共捐了上百万元,为元帅宫的重修出了大力。”沙步村的宣传委员李志河说,新宫的落成,给了村民们一个更优越的庆祝场地。该宫占地面积360平方米,建筑面积达498平方米,是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殿堂高大、雄伟宽敞,集石雕、木雕、瓷雕、彩画等工艺于一体的仿古建筑。

“‘乐于助人、孝敬父母,孝敬长辈’是‘元帅公诞’的精神所在,这个节日在我们村传承了800多年,是为了纪念历史上一位功绩显赫的元帅而设。”据村里的一位老者介绍,每年农历正月二十,在该村最年长者的带领下,村中60岁以上的男性长者身穿耆老服,按各人年岁大小排序,依次来到“元帅公”墓碑前祷告,一齐缅怀英勇抗敌的先辈元帅公,弘扬传统文化。按规矩,每年新加入的老人负责抬贡品,拜祭“元帅公”的主要贡品分别是生山羊一只、金猪一只、生猪一只。而今年新加入的老人有50余个,共200多名男性长者参加庆典。耆老们祷告后,就由本村及附近村庄的村民上香许愿,为来年的生活虔诚祈愿。

乡贤助推 家乡振兴发展

在沙步人看来,重修元帅宫是外出乡贤反哺故乡最好的展现,他们弘扬乡贤精神,为家乡发展添砖加瓦,成为了家乡振兴的助推器。

今年67岁的叶灿光是香港大朗沙步同乡会的主席。他自小离开家乡,移居香港,当他知道元帅宫要重修,当即捐赠了两万元。每年“元帅公诞”他都会回来参加庆祝活动,而且这一习惯已经坚持了数十年。在他看来,“元帅公诞”就是与乡亲畅叙乡情,畅享团聚的好时光。

叶灿光的热心在沙步村家喻户晓,他每年都会自己出钱宴请村里60岁以上的老人吃三、四次饭。就在庆典的前一天,他回来宴请了老人家们到酒店喝早茶。近年,他还回到沙步置业办厂,出钱出力促进家乡发展。

同样返乡办厂的叶柱球也是一位热心家乡公益事业的人士。逢年过节时,他会在喜庆堂宴请老人吃饭。遇到家乡搞活动,他都会积极出钱出力,元帅宫前两棵生机盎然、枝繁叶茂的菩提树就是他捐赠八万元种植的。叶柱球说:“我的身体里始终流淌着沙步村人的血液,我有义务反哺故乡。我做的并不算多,只要乡亲们高兴就好。”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