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东莞库 > 大朗镇库 > 志书年鉴

2011年大朗镇信息化建设

2021-06-17 08:38:36 来源:大朗年鉴

  【大朗镇信息化指标】

  2011年,大朗镇宽带用户6.7万门;固定电话11.7万门;移动电话62万门;光纤长度是22599皮长公里;互联网出口带宽超过50GB/S。城镇居民每百户电脑拥有数达125台。WIFI网络覆盖200多个热点区。有线高清电视覆盖率达98%。

  【信息安全管理】

  2011年,大朗镇数据中心新增城建综合管理系统、办公室资源共享系统、备份系统。落实信息办网管值班员每天监测数据中心的运行状态制度,内容包括电源、UPS、空调三大监控,网路、温湿度、消防、漏水、防雷、视频等六大监测。信息办各组责任人定期检查网关防火墙等硬件设备使用情况;定期对大朗网及子网站进行本机及异机备份;全年进行了3次网站安全大检查。4月,由信息办牵头,组织镇府保密专项检查工作,对镇主要部门开展地毡式的检查,要求彻底消除存在于电脑上的安全隐患。8月,举办信息系统安全培训,提高各单位工作人员网络安全保密意识和防范技能。在重要部门部分计算机中安装桌面终端管理系统,该系统对计算机起到安全、管理和维护的作用,该项保密工作的信息报送先后被市、省单位采纳。

  【电子政府建设】

  2011年4月基本完成开发大朗镇协同办公平台(OA),5月,由信息办内部测试使用,并在基础上完善扩展功能。8月,分发权限到各单位、社区(村)测试使用。更新34个单位的网上办事指南。9月,在全市镇街中率先开通手机短信问政平台,网络问政栏目月均访问人次5万,年度栏目累计接收群众来信3609封。2011年,大朗网共发布政务信息8212条,其中,大朗新闻2520条,政务公告、领导讲话、工程招标、招商快讯、城建动态等共5692条。在市政务信息公开平台上,2011年共发布信息1893条,各季度保持位居前列,其中第三季度在镇街中位居第一。各类数据发布平台。截止2011年12月,《大朗快讯》用户共1万户,以@dalang.gov.cn为域名的政务邮500户;《大朗党讯》与《党的常识问答》分别共发送56、57期,共发出短信14万条、14.3万条;各单位利用短信通系统进行业务联系的全年发送短信量126万条。

  【东莞·大朗网建设】

  2011年,大朗网各栏目累计访问人次900万,大朗网整站累计IP年访问量176.5万,比去年增加63万,其中国内IP访问量174万个,国外IP访问量1.73万个。全年全站共更新信息4万多条。人才网新增注册企业485家,累计2078家,注册求职人员新增2997户,累计18561户。房产网共发布房产信息5933条。市民讲场共发布16期,收到评论2555条。2011年,升级改版《大朗周刊》电子版,突出新闻深度报道;升级网络问政平台,增强问题搜索功能和简化提交问题步骤。改版“大朗档案馆网”。推出“数控织机网”、“质监频道”。推出《悦读大朗》、《大朗镇志》、《大朗年鉴》等电子杂志。设计推广大朗网卡通形象Logo,推出系列的动画广告宣传片。2011年,按照“一月一专题”的目标任务,适时推出毛织服装设计大赛、大朗花街展厅、大朗篮球、大朗红丝带、春节摄影比赛等10多个专题。

  【“荔香大朗”微博建设】

  为拓宽大朗对外宣传面,响应信息发展潮流,2011年3月30日,大朗镇信息办以官方名誉分别在新浪和腾讯正式开通和认证“荔香大朗”微博。截至2011年12月,“荔香大朗”微博在新浪微博平台的粉丝45367个,发表微博1928条,在腾讯微博平台的粉丝82万多个,在阳光网和移动139社区的微博平台分别有粉丝4.5万和12万。被中国信息化研究与促进网评为“2011年度中国优秀政务微博(群)(街道乡镇村及政务微博群)”。微博举行“青年集体婚礼”、“织交会”、“CBA”等20多场次的现场直播活动以及“《朗读》赠书”、“CBA球票抽奖”、“《大朗快讯》推广赠话费”等线上转发抽奖活动。目前大朗镇部门单位已开通微博的有:东莞第二法院大朗法庭、大朗镇团委、大朗美食、大朗织交会、大朗镇志愿服务中心、大朗档案馆、长富社区、大朗中学、书香大朗、求富路图书馆等。

  【教育信息化建设】

  2011年,大朗镇各学校现有校车243多辆,车载GPS系统的安装率100%,通过GPS系统,能了解校车行车状况,大大提高了行车的安全性。大朗14所公办学校率先安装“校园卫士”系统,系统由东莞移动、德生科技公司合作开发推广,“校园卫士”系统综合视频监控、二代身份证识别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可为中小学校提供学生刷卡进出学校信息发送、家长刷身份证接送、来访登记等安保服务。崇文小学、鸣凤小学、实验小学、三星小学、第一小学5所小学进行了学校电教设备更新。6月,三星小学校园网被省教育信息中心评选为“广东省中小学校优秀网站”。12月,对全镇各中小学及幼儿园校开展网络情况及电脑MAC地址备案登记与调查;同月,举行小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现场展示活动。

  【社区信息化建设】

  2011年,大朗镇各社区不同程度添置计算机、笔记本电脑、复印机、高清投影仪等硬件设备,促进工作更加方便化、高效化。求富路社区升级改版社区网站;建设求富路花园围墙红外线报防系统;中国电信光纤入户工程开始启动,部分用户宽带可升级至10M、12M、20M,最高提速可达100M。长富社区在区域内建三个LED屏,用于日常发布小区信息与紧急信息;建立窗口一站式服务平台,方便群众办事。7月,圣堂社区试点推广流动人口自助申报系统,身份证一刷就能完成租客信息采集,系统对摸清流动人口底数、掌握流动人口的动态情况、特别对一些重点人员的管控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至2011年底,已有950间出租屋与企业安装使用。

  【各项事业信息化建设】

  2011年,大朗镇大力推进各事业信息化“数字档案”建设。升级档案馆网站,增加现行文件全文信息公开,年满30年的档案网上公开。开通档案馆微博,网上推行档案知识。6月,档案馆三期建成投入使用,库房引入温湿度监控系统。市的政务容灾机房落户于大朗镇档案馆三期,7月竣工投入使用,机房可由市电子政务办实施远程监控。“数字图书馆”建设。社区(村)、学校的服务点统一使用东莞图书馆图书管理系统,图书资源书目数据纳入大朗图书馆管理,实行书刊借阅“一卡通”。12月,大朗首个图书馆24小时自助服务点(ATM)正式启用对外服务,实现每天24小时全天候图书自助服务。大朗图书馆的官方微博“书香大朗”,适时发布图书馆最新图书资讯、活动情况,传扬书香文化。“数字医院”建设。大朗医院放射科门诊实行电子申请;网点门诊与大朗医院实行数据共享,方便医生对病人的原始资料查阅;检验科血库信息系统建设,使血库与住院部系统互通。大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出联网电脑免费给就诊市民使用;建成LED显示屏,在进行市民医学知识宣传教育的同时,也对一些社保新政策进行宣传解答;在B超、放射科,该中心还引进了自动排队叫号系统,进一步优化就诊环境。城市管理信息化建设。加大对“信誉通”系统的推广力度,2011年,新增用户42个,共430个用户,范围涵盖商场、批发部、食杂店等。推广餐饮企业安装使用“餐饮通”,市民只要动动手指头,就可以把酒楼的食品与食品原料台账、添加剂进货台账等食品安全情况一览无遗。大朗镇现有4家餐饮店已安装使用。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