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东莞库 > 新闻报道

东莞市司法局: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法治保障

2021-06-22 11:42:49 来源:东莞日报

  日前,2020年市政府“一号文”正式发布,描绘了东莞市打造民生建设“东莞品质”和全面小康“东莞样本”的美好蓝图,东莞市司法局将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政府“一号文”的决策部署上来,重点从加快法治政府建设、优化公共法律服务供给、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三个方面落实好相关工作,为东莞市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实有力的法治保障。

  加强民生领域立法 推进政府依法行政

  东莞市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公园管理等一批和民生密切相关的项目优先纳入今年立法计划。2020年,在广泛征求各方意见、认真审查论证、充分统筹协调的基础上,市人大常委会和市政府分别印发了《东莞市人大常委会2020年度立法计划》《东莞市人民政府2020年规章立法计划》,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公园管理等一批和民生密切相关、具有较强立法必要性和紧迫性的项目优先纳入今年立法计划审议项目,将房屋租赁、机动车停车管理、扬尘污染防治、电动自行车管理等纳入预备项目。

  比如,近几年东莞市各类公园数量快速增长,极大地改善了人居环境,但公园规划、建设、保护和管理方面仍存在不少短板。为提高公园管理和城市管理的法治化水平,加强和完善东莞市公园的规划、建设与保护,市政府近期印发了《东莞市公园管理办法》立法工作方案,东莞市的立法工作已经启动,目前东莞市已成立了立法领导工作机构和起草工作小组,通过政府立法,对公园的规划和建设、管理和服务、法律责任等内容进行明确,提升公园精细化管理和服务水平,助力东莞创建宜居城市和生态文明示范市。

  此外,东莞市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加强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城市管理、交通、环境等重点领域的执法检查,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一是全面推进行政执法公示;二是推动各行政执法单位建立健全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相关制度;三是落实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2020年,市司法局将按照省统一部署,指导督促全市涉及民生领域,例如市场监管、城市管理等行政执法单位开展对接应用我省行政执法信息平台和行政执法监督网络平台的试点工作,推动这些行政执法单位进一步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要求,全面推进东莞市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有效贯彻实施。

  提升公共法律服务工作水平

  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便民化、普惠化

  近年来,东莞市紧紧围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日益增长的法律服务需求,加快建设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目前,已按省的标准建成1个市级、32个镇级、588个村(社区)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实现了纵向实体平台全覆盖、横向热线网络全贯通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网。

  2020年,东莞市将进一步健全完善公共法律实体平台建设,按照省司法厅关于示范性乡镇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的建设标准,深化拓展各镇街、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的功能布局,加大各类法律服务资源整合力度,优化各项法律服务供给。其中,为更好地满足基层人民群众的公证法律服务需求,在开设凤岗镇公证工作站基础上,计划分别在洪梅镇、长安镇设立公证工作站,对外办理各项公证业务,聚焦打通公共法律服务“最后一公里”,促进临深片区综合服务职能联动,进一步方便基层企业、群众享受多样化、个性化、多层次、高品质公证服务。同时,将不断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与省网络平台、12348热线的互融互通,促进法律服务平台融合,进一步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便民化、普惠化。

  此外,东莞市提出充分发挥律师参与公共法律服务专业优势。2020年,东莞市将进一步发挥好律师专业优势作用,为社会提供更优质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务。

  持续打造法律援助惠民工程。从今年1月1日起,市司法局严格执行《广东省申请法律援助经济困难公民认定办法》,采用新的法律援助经济困难标准,进一步扩大法律援助的覆盖范围,使更多困难群众受益。目前,东莞市有市法律援助处1家、镇街法律援助办事处32家,在工、青、妇、残、老龄委、驻莞部队、法院、检察院、看守所等设立的法律援助工作站27个,法律援助联络点(或联络员)962个,困难群众可就近获得法律咨询,申请法律援助,已经实现了“半小时法律援助圈”。

  今年,东莞市还将举办第三届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履职报告评议会。自2018年起,东莞市已组织开展了两届履职报告评议会,对市财政局、市人民检察院等10家单位的普法履职情况进行了评议。今年被列入评议的是市公安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中级人民法院和市总工会等5家单位。将通过自查自评、公告公示、实地考察、社会评议、履职报告、单位互评、现场评议、网络直播等八个环节,东莞市对这5家单位的履职报告进行评议。

  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

  推进市域社会治理

  东莞市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工作体系,依托东莞市调解协会搭建多元化解纠纷平台;持续打造“村、镇”两级个人品牌调解室,大力培育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通过政府采购形式,引入第三方法律专业力量,积极开展“阳光调解”服务活动,预防和化解外来人口矛盾纠纷。

  2019年,东莞市通过发挥调解能手的引领示范作用,提升人民调解工作质量水平,打造了祥叔、莫满水、张惠欢、潘旭毅、红姐等具有较强影响力、可推广复制的全省个人品牌调解室,并取得明显效果。今年东莞市继续加大力度,在示范引领下加强“村、镇”两级个人品牌调解室建设,为基层储备调解专家力量。

  针对东莞市外来人口多、劳动纠纷多的特点,进一步加强仲调对接,引用第三方法律专业力量,通过政府采购方式,大力培育劳动争议人民调解组织,推进非诉纠纷解决机制落实。另外,东莞市提出要有效发挥村居调委会和企业调委会等基层力量,积极探索企业和出租屋连片区外来人口矛盾化解问题,参照此次疫情防控中基层网格排查的有效做法,探索建立“阳光调解”纠纷信息员队伍,建立健全调解信息员到各级调解组织的衔接机制,打通“排查-分解-反馈-跟踪”各个环节,有效发挥调解在市域治理中的解纷和社会治理功能。


作者:李金健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