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被正式命名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是广东省目前唯一一个获此荣誉的地级市。截至目前,全国共有117个市(州、区)提交了创建申报材料,18个城市(区)获批命名。广东省仅有深圳、广州和东莞市获此称号。
自开展“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创建工作以来,东莞从“大质量”工作格局着眼,将创建工作和城市转型发展内涵高度融合。为了实施标准化战略,助推产业提质增效,东莞设立“质量发展专项资金”,投入7000多万元标准化专项资助资金,撬动企业技术标准科研经费近27亿元。
据市质监局提供的数据显示,全市企事业单位主导或参与10项国际标准、306项国家标准、317项行业标准、125个联盟标准的制修订。其中,由东莞主导发布的2项IEC国际标准,打破了欧、美、日对该领域的技术垄断局面;2项电商平台运营与评价国家标准,填补了国内电商平台评价应用标准领域的空白。
近年来,东莞把深化质量强市作为政府“一把手工程”,质量工作连续列入年度重点工作,2015和2016年市政府一号文件突出并加码质量主题内容,继续加强提升产品、服务、工程和环境质量。
接下来,我市将推进质量强市工作深入开展,推动产品、服务、工程、环境四大质量提升。继续加强公共检测平台建设,近期重点是加快五金模具国家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建设。积极建设质量品牌科研机构,市质监局正在积极和东莞理工学院共同研究,以建设高水平理工科大学为契机,联合共建质量品牌发展研究院,形成质量智库,更好地服务和支撑东莞质量工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