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大计,教育为本。2018年6月27日,东莞召开教育扩容提质推进会,会议提出新建扩建一批义务教育学校和幼儿园,推动东莞义务教育、学前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预计到2020年,全市新建扩建中小学、幼儿园共267所,新增学位17.4万个,全市培育100所品牌学校。
会议解读了东莞教育扩容提质“1+N”政策,有关镇街(园区)与学校、单位签订了集团化办学协议,东城、松山湖作经验介绍。
到2020年全市新增学位17.4万个
过去五年,东莞初中、小学、幼儿园增长了25.3%,优质学校比例从29.7%提高至59.2%,中小学标准化比例达99%以上,幼儿园规范化比例达95%。
目前,东莞有800多万市民、110多万中小学生。据预测,2021年左右,东莞将迎来第一个户籍儿童入幼儿园小高峰,2023年本市户籍初中、小学在校生将达到32万多人,比如今多13万人。根据需求,到2020年全市需新增初中、小学、幼儿园学位17.4万个。学校建设滞后,使东莞学位供给面临更大压力和挑战。
会议指出,推动教育扩容提质,对提高人口素质、支撑城市发展、提升城市竞争力具有战略意义,镇街、部门要充分把握推进教育扩容提质的紧迫性、艰巨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破解制约教育扩容提质的瓶颈,全面提升全市教育服务水平,更好地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东莞至少建设三所“未来学校”
针对教育现状和未来趋势,东莞出台了“1+N”配套政策文件,为全市教育扩容提质明确目标、指明路径。其中,在“扩容”方面,至2020年全市新建扩建中小学、幼儿园共267所,新增学位17.4万个;“提质”目标,到2020年,全市规范化幼儿园比例达到97%,培育100所品牌学校,组建30个以上教育集团。
会议指出,要大力实施教育“扩容”工程,想方设法满足广大群众对学位的需求。既要做好科学规划,分阶段提前做好学位需求预测,落实好学位动态供需协调机制,确保供需平衡,更要强力推进学校建设,深入挖掘学位潜力,大力发展民办教育,努力把学校建成最安全、家长最放心的地方。
会议指出,东莞不仅要在教育“扩容”上下功夫,更要在“提质”上有所突破,接下来,将通过高标准打造标杆性学校、高质量推进集团化办学、高水平推动校外教育发展、高要求提升教师队伍素质等方面,大力实施教育“提质”工程,多措并举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倍增。
在推动优质特色办学方面,东莞提出力争到2020年培育出100所高水平品牌学校,抓好至少三所“未来学校”建设。这些面向未来的学校将拥有更多活动空间,让学生拥有更多接触大自然的机会,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名词解释
东莞教育扩容提质1+N政策:1+N文件是新形势下破解东莞教育供给侧结构性问题、推进教育扩容提质的政策体系。其中,总文件《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增加中小学幼儿园学位和优质教育资源供给的实施意见》从全局上对扩充教育资源、提升教育品质进行整体谋划,N是基于总文件框架下具体的实施办法或实施方案。目前已出台的有《东莞市园区、镇(街)公办中小学幼儿园规划建设指导意见》《东莞市推进中小学校集团化办学实施方案》等。